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语文实践活动中融合教育浅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随班就读”学生大多在语言方面发展滞后,感觉统合失调现象比较普遍,学校通过“语文实践活动中的融合课程”,把语文实践活动与感觉统合训练结合起来,在语言发展的同时促进特殊儿童运动协调、空间感知以及视听能力的提升。
第一,课程安排注重针对性。单独辅导与团体辅导相结合,力求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单独辅导主要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和发展,要了解每一个特殊儿童的特点,制订个性化成长方案。比如脑瘫儿童,可以根据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障碍等情况,多安排动手操作的精细化训练促进手部小关节运动。对于听障儿童安排更多的一对一听说训练,刺激学生听力,学习观察口形,练习发音,锻炼表达能力。团体辅导更适用于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学生,对孤独症儿童有着良好的效果。
第二,课程内容降低难度,激发兴趣。这些特殊学生在语言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障碍,抽象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在理解上出现困难,与文字相比图画更直观生动。自古以来就有“书画同源”的说法,古代的象形文字、现代的看图识字和看图说话,以及图文并茂的绘本,都与美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学科与美术学科的整合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文字。
第三,课程重视快乐体验,积极评价。快乐是人们参与各种活动的本能趋向,孩子表现得尤为突出,对于这些特殊儿童来说更是如此,一定要让孩子在学习和训练中感受快乐。把学生喜爱的趣味性内容融入课堂,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比如组织学生参加喜爱的体育运动、动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活动交流感受,分享成功的体验。在快乐体验的同时获得积极的肯定。让孩子们在一些球类运动、手工制作等活动中提升运动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在互动交流中,从简单的一个字、一个词到一句话、几句话,从说到写,努力提高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对孩子作出积极的反馈,鼓励孩子取得成功的同时再提出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达到渐进发展的目的。
作者:张艳 单位:北京市崇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