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与乡村振兴战略关联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与乡村振兴战略关联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与乡村振兴战略关联

摘要:现阶段,大力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为可以全面推动我国乡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为我国乡村振兴建设工作输送充足的优秀人才是当前乡村建设工作中的关键构成部分。而高校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首要阵地,只有将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方能有效实现我国乡村的大力发展。为此,文章主要围绕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关联展开研究,以此为充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乡村振兴战略

1乡村振兴的价值

1.1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在新时代中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较为明显,从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逐渐转化为人们的生活需要与不平衡发展间的矛盾,其阶段性特征较为明显,而解决“三农”问题与我国的国计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人民本身的生存需求应该处在均衡的发展之中。农村复兴战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三农”问题作出缓解。目前,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居于薄弱环节的依然是农村,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协调性产生着制约,而农业乡村振兴战略重点以破解当前的农业乡村问题为主要指向,其本质就是对“三农”问题进行充分解决,实现农业与工业的高度融合,促进国民经济的均衡性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将国家战略维度当作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乡村战略发展目标进行了优化、重构,并结合“三农”问题对破解路径进行了延伸,进而为农业乡村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基石。

1.2有利于改变城乡发展不平衡

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促进了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大力发展,提升了我国农村的幸福生活指数,但城市二元结构的问题却一直不能得到完全缓解,因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结构差异比较突出,农业设施也相对落后,同时农村广大农户也没有分享到现代社会的建设成果,从而妨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尽管对我国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农村却无法获得和城市人口同等待遇的社会保障和基本医疗服务,同时让只依靠农业人口贡献最大的农村城镇化,从而形成了城市二元结合的现状。一个大国要想繁荣昌盛,还必须积极发展贫瘠农村,并通过制定农村振兴策略提高农村的大力发展,进而推动城市经济和小康社会的深入融合。而随着农村复兴策略的逐步实施,将有效改善农村城市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必须大力推行以工业反哺农村、通过城市拉动农业的新发展模式,并运用城市融合的方法进行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城市的均衡发展。

2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结构的不断转变,导致城市二元结构形成的各种矛盾问题越来越突出,造成我国城乡经济的失调,甚至妨碍我国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所以,通过大力推行农村振兴战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目前已是我国当前农村社会发展建设工作中的重点,并且这也是时代不断更迭进步对经济建设工作所提的要求。自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乡村建设得到一定的成功,如今已经进入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内既要为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建设工作提供充足的物力资源,还要在乡村振兴建设中融入充足的青年人才,以此来为实现乡村振兴输送优秀人才。将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与乡村振兴战略予以深度结合,既能充分解决我国乡村建设工作中缺少青年人才的问题,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健全高校教育,使其形成良好的育人体系。通过将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嵌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可以深化高校实践育人的意蕴,同时可以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实践水平,让高校学生更为深刻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促使大学生对我国国情的全面掌握。另外,高校社会实践能够为乡村输入充足的血液,有效缓解农村青年到城市中务工,使得乡村人口偏老龄化等问题,同时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大学生将先进的思想与技术融入到我国乡村地区,这将成为促进我国乡村发展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1]。

3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融合策略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是实现我国乡村全面振兴,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引擎,更是推动我国城市与乡村一体化协调发展、构建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关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3.1引领乡风文明,增强乡村精神文明

我国共产党的报告明确指出,要想满足我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应该为其提供充足的精神粮食。我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既是乡村振兴的魂魄,也是让乡风文明保持自身魅力的核心。高校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来引领乡风文明,一方面借助我国新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念带领乡村新风尚,通过农村村民较为常见的方式,将社会主义价值观植入村民心中。就比如说可以通过组建文艺小队进行文艺汇演的方式向农村村民弘扬党的精神,这不仅能让村民理解党的精神蕴含的涵义,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村民的文化生活予以丰富。另一方面开展送教下乡的实践活动,利用寒暑假时期为我国农村的留守儿童进行作业辅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捐书,积极构建农村书屋,进而使我国乡村村民的文化素养得到本质上的提升。不仅如此,还应该开展有群众性精神文明的实践活动,重点培养乡村村民周围的优秀榜样,如乡村发展带头人、环境卫生模范户等,让其利用自身品德和行为带动村民,从根本上增强我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3.2提高乡村管理,促进乡村有效治理

现阶段,我国农村管理工作存在着一系列挑战,包括民众需求的多元化导致管理难度增加;农村优秀人才流失导致村干部招聘困难加大;受各界负面消息的巨大打击等问题。高校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则能够最大限度地推动我国农村有效管理。首先,针对农村大多数村干部思想观念陈旧、服务意识孱弱等对当前农村振兴的负面影响,高校学生首先可利用积极开放的政治思维、极高的文化素质等各种有利因素提高当前乡村村干部学习的紧迫感,进而提高当前乡村的干部综合素质。其次,有效帮助当前农村组织干部明确问题。比如规范乡镇的办公流程,开展政府管理培训等工作,使农村档案管理信息体系进一步健全等。再者,也有效支持了当前我国农村正在建立的“三治”融合体系,也就是法治、德治以及自治。目前大部分乡村的“两委”主要领导都有属于自身的主业,通常也没有更好地处理乡政管理工作,而这时高校大学生们能够利用组建老年协会、百姓议事会等对农村常规管理工作中的缺失加以填补,从而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农村社会管理格局[2]。

3.3加强政治学习,保证社会实践的有效性

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能力,对于促进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提高实践能力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高校教师不仅要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教授专业知识,还应该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充分结合,鼓励学生对我国的时事热点予以关注,掌握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形势以及所使用的各项政策战略等内容,以此来增强学生思想政治的理论能力。通过加强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让高校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融合颇为重视,进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仅如此,高校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应积极做好各项组织工作,尤其是长期的规划,同时应加强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全面促进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力发展,进而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贡献绵薄之力[3]。

3.4构建宣传机制,调动高校学生服务热情

服务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本质上是服务经济方面发展较慢的农村,为了可以调动高校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就应构建完善的宣传机制,为大学生营造参与我国乡村振兴的实践活动氛围,以此让大学生热情服务。首先,高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宣告栏等诸多形式向学生展开宣传。不仅要宣传实践活动的优秀个人、团队的照片,还应该大力宣传我国有关高校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乡村振兴战略活动的鼓励政策,并在全校内为学生营造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氛围[4]。其次,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应借助新闻媒体、互联网技术宣传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与乡村振兴活动能够为当地发展带来怎样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应该在第一时间报道已经获得良好效果的做法,以便于鼓励高校学生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3.5构建校地互通机制,实现高校与乡村共赢

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提供服务,应结合高校与当地地区的优势,构建较为完善的校地互通机制,进一步实现高校与乡村的共同发展。高校需要以多种不同的渠道争取到当地相关部门对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并让当地政府正确认识到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后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以此来制定有关政策,大力支持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充分融合。不仅如此,高校还应该利用当地乡村辽阔的资源,与政府之间加强合作,并建立出相对较为稳定的服务乡村振兴的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最大程度的发挥出高校学生自身的人才优势,充分实现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扶智与扶志的推进工作,并且将高校学生短期的志愿者服务逐渐转变为长期合作者。

3.6创新社会实践方式,促进社会实践与乡村振兴的融合

高校应积极开展以乡村振兴发展为核心思想的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这也是进一步把社会实践工作纳入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程中的有效举措。因此,高校首先需要做到的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工作方法进行革新,把实践活动指导工作教学理论与实际进行全面融合,并始终坚持教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变革高校以往扁平型的指导方法,同时高校还需要为大学生投身农村活动提供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辅导素材。不仅如此,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可以结合当地农村的定点帮扶活动、暑期社会活动等鼓励学生积极深入到农村基层,借助农村活动平台来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实践工作,从而让学生在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自身实践水平,以便于从根本上增强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促进社会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密切融合。

3.7开设专项经费投入制度,为乡村振兴提供服务保障

要将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融合纳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中,并开设专项经费的投入制度,以此来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服务保障。对于专项经费投入制度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首先,结合上级文件,在高校年初经费预算中,详细列出高校学生进行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的专项经费,最大程度的实现专款专用。其次,制定有关社会实践活动服务乡村振兴经费的使用计划,并公布给全校教师与学生,进而将资金应用到关键部分。再者,高校应设立专项经费的审查制度与结算制度,促使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率有所增强。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高校实践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青年优秀人才不足的困境。但是我国大多数高校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普遍存在诸多问题,如实践活动的时长被严重压缩、实践活动内容过于虚化以及实践活动无法持续开展等方面皆阻碍了社会实践活动价值的进步。所以,高校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社会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加强政治学习,保证社会实践的有效性,构建宣传机制以及调动高校学生服务热情等多个方面,真正实现我国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奴呼沙热.基于乡村振兴的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服务模式设计与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52):52-53.

[2]华亭玉.大学生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探索———基于胶东华家周疃村调研[J].山西农经,2021(23):99-101.

[3]王秀萍.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3):77-78.

[4]陈瑜,李茂平,潘宇峰.大学生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逻辑审视、现实考察与发展建议[J].丽水学院学报,2021,43(3):104-109.

作者:张众钦 单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