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视觉训练教材化体育课程模式构建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研究目的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已成为危及当代人口素质、影响我国社会经济乃至国防安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学校作为防控近视的主战场,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防控措施来保护青少年视力。视觉训练作为在医学领域改善视力的高效手段,在体医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应该受到学校的重视并引入学校体育课程中。本文意图通过视觉训练教材化,将视觉训练引入体育教学过程中,用运动手段干预青少年视力,打赢防控青少年近视的阻击战。研究方法:本文主要利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基于视觉训练教材化的体育课程模式进行理论探索。
研究结果
1.视觉训练教材化价值分析:(1)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多年来一直居高不下,我国近视大国的现状始终没有改变,与世界平均视力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我国青少年从小学至高中,不良视力检出率节节攀升;2014年之后我国各学段学生近视率增长趋势被有效控制,但整体不良率依旧较高;最近统计的2018年青少年近视率距2030年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有研究表明,要达到2030年的预期目标,小学阶段的学生要在当前发病率基础上至少每年相对降低30%,初中和高中至少每年相对降低50%。2020年疫情爆发,在线上教学期间,中小学生没有学校督促的眼保健操和体育课,几乎全天在与电子产品相伴。后疫情时代下,中小学生开学返校,防控视力问题的重任又回到了学校的身上。在此严峻形势下,视觉训练应该受到学校的重视,而体育课可以成为视觉训练的载体和学生保护视力的平台。(2)视觉训练教材化是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依据防控学生不良视力的需要,结合现有的体育教学条件,将视觉训练的训练方法与手段加工成为体育教学内容的过程。视觉训练是医学领域治疗视觉障碍的训练手段,20世纪后半期经过视光医师和教育学者的研究逐渐将其用来改善视功能以提高体育运动成绩和缓解视力疲劳。总的来说,视觉训练变得更加大众化,为其引入学校体育创造了契机。视觉训练虽产生于医学领域,但在学校教育中仅靠视觉训练中的医学练习手段满足不了学生防控不良视力的需要,大部分学校也没条件购买相应的训练工具与设备(如反转拍、同视机、直线机等),所以要使视觉训练教材化,必须要结合体育领域的教学与训练内容,做到体医结合与医教协同。2.视觉训练课程的框架设计:(1)理论基础:以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杜威的“从做中学”和经验活动论、青少年动作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课程体系。(2)目标体系: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确定视觉训练课程的教学目标。运动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视力保健知识、视觉训练技能和视力保护方法,自我缓解视觉疲劳,减缓视力下降速度;能够独立或合作制作出视觉训练计划,并对训练效果有合理的评价。健康行为目标: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视力自我保护;学会自我健康管理,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用眼习惯,远离不良嗜好;掌握视觉训练调控情绪和缓解压力的方法,保持良好的心态,具备适应环境的能力。体育品德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克服困难、追求卓越的精神,树立学生健康第一的思想和终身体育的意识,打造学生持之以恒的视觉训练意志品质。(3)课程内容:视觉训练教学内容并不是独创的,而是一些有利于改善视力的体育教材的集合,它主要来源于卫生健康知识、保健气功、球类运动、武术、体育游戏等,并兼具教育性、科学性与系统性。分为理论性视觉训练教学内容与技术性视觉训练教学内容。理论性教学内容依托室内体育理论课进行,包括生理学知识、卫生用眼知识、运动处方和室内视觉训练方法,例如晶体操、铅笔俯卧撑、眼呼吸凝神法(保健气功原理);技术性教学内容依照外部刺激的利用程度分为开放性运动技能与闭锁性运动技能。开放性运动技能内容包括:乒乓球、羽毛球、嗒嗒球、体育视力游戏等;闭锁性运动技能包括:晶体操、八段锦、太极拳以及运用专业工具对眼部肌肉进行专门化训练,例如脱抑制训练、集合功能训练、调节功能训练。(4)教学评价:打造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教师评价为辅,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视觉训练课程评价体系。
研究结论
通过对视觉训练教材化的价值分析,证明了视觉训练引入学校体育课程的必要性,并设计了视觉训练课程模式的框架体系,提出视觉训练教材化体育课程模式的实践路径:(1)继续加强顶层设计(2)注重融合借鉴(3)注重传播推广。一项课程从理论设计到实践的推广过程,一般要分为宣传、采纳、实施和机制化四个阶段。宣传阶段包括激发学校管理层面的意识,纳入更多的利益相关方,形成对视觉训练教材化的共识;采纳阶段为政府与学校领导层做出决策,认可并引进视觉训练课程模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实施阶段为允许教师采用视觉训练教材进行体育教学,并由部分试用到整体教学;机制化阶段是指通过长期采用这一课程模式,形成教学常态,成为学校体育教学计划的组成部分。
作者:林嗣童 刘豪杰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