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漏窗符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漏窗符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漏窗符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在室内设计日趋多元化的当下,设计师渐渐发掘出中国古典园林的漏窗构件的精美之处,并将其应用于室内设计中。在室内设计中应运漏窗符号,既能发挥漏窗的空间功能,又能传承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文化,在中国设计中体现更多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漏窗;园林;室内设计

现代人们的住房面积偏小,但精神需求逐渐增加,原有的居住环境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室内设计师开始借鉴古代匠人造园的技法“以有限的面积造无限的空间”泄漏窗的渗透性丰富了空间的高度,增强了空间的深度和乐趣,并为人们带来了更好的宜居环境体验。

一、漏窗的概念

漏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园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漏窗由窗框和窗芯组成,窗框的形状各异,窗芯的图案多。漏窗的高度在1.3~1.5m左右,接近于人的观赏视线,这也正是古人造园的巧妙之处,让游园者感受移步易景的妙曼多姿,为园林增添了许多意境。

1.窗的类型

漏窗在园林中很常见,造型丰富多变,在形式上,我们将漏窗分为三大类:花窗、空窗、景窗:花窗,其形状由窗框的形状决定,并且通常具有各种形状,例如矩形,圆形,六边形,八边形和扇形。花窗精彩之处在于窗芯的图案,它们来源于传统的纹样、线条、吉祥的器皿等。据统计,在苏州园林中的漏窗图案就有数百种。空窗就是窗芯的窗口。空窗简洁明了,在功能上相比较于花窗而言,能够更好的连接相邻两侧的空间,使园景更加通透;同时,空窗也有着框景的功能,所框之景便是一幅幅宛若天成的山水画,给园林平增了一分意境。景窗,它是花窗与空窗的结合体,也是古人在造园中的智慧体现。景窗在形式上有了花窗丰富的窗芯图案,在功能上也具备了空窗连接空间以及框景的作用。

2.漏窗的特点

漏窗的透空性是其主要特征之一,它可以使实心墙具有虚与实的关系,并且还可以显示园林两侧的相邻空间。窗内和窗外的景色相互借用,层次感十分丰富,也平添了一份神秘感;另外,漏窗所产生的迷离斑驳的光影也是其一大亮点,由于漏窗的图案极其丰富,产生的光影也尽不相同。

二、漏窗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功能分析

“在西方,窗户便是窗户。他们放入阳光和清新的空气,但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相框,花园永远在外面。”原本,窗的功能仅仅只是通风和采光;但是对于我国古代的造园者来说,更多的是古人闲情雅致的一种寄托,品味的更是那园林中的一分情趣与意境。(1)基本功能实体的墙面不仅厚重,而且也阻碍了光线与空气,鉴此,采光与通风就是漏窗的基本功能。在园林中,光线透过形式各样漏窗,在墙面或地面形成的斑斑光影,为室内增添了几分灵动韵律。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可以沿袭漏窗的基本功能,但不作为其主要功能使用。(2)景观功能中国古典园林由于面积的局限,园林的各个景区之间都会以漏窗相互连接贯穿,连成整体。长廊上的一排排漏窗不仅可以欣赏到漏窗本身的美丽图案,还可以体验一步一景的视觉盛宴。透过漏窗,把窗外的美景半遮半掩的展现在游园者面前,若隐若现。漏窗遮挡了游园者的观赏视野,但是又给游园者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我们可以从古典园林的景观功能中学习借鉴。在寸土寸金的现代,室内空间的局限与绿色自然的缺失,都是人们对居住环境的不满,但是在居住环境中,“人是主体,室内是客体”,设计是为人服务的。鉴此,一方面设计师利用漏窗对空间的分隔作用,连接了两个相连的空间,既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性,又实现了虚实空间的转换;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在资源有限的室内空间中,以自然的砂石水土为素材,再经过设计师巧妙地点缀,将自然景色引入室内空间,丰富了室内空间景观的可视性,满足了人们对于自然的渴望。

三、漏窗的价值分析

1.漏窗装饰的文化内涵

中国园林中的漏窗图案非常丰富,古人常使用花卉、动物和吉祥器皿等图案,并且运用隐喻、谐音等其他设计方法,将图案附于漏窗上。这些图案都寄予着人们对的美好生活的期望,如石榴纹花窗,在传统民间文化里,石榴有着“千房同膜,千子如一”的特点,寄予着百姓们对多子多福,家族兴旺昌盛的期盼,深受平民百姓的喜爱。苏州园林漏窗,有时也是园林主人自身修养爱好的体现,例如书条纹、四艺纹、折扇纹就是文人雅士喜好的最好反映。苏州狮子林仍然保留了“四艺纹”漏窗。“四艺”指的是抚琴、下棋、读书、作画这四种技能,通常用琴棋书画这四种器具来进行表现。古琴在古代就有九种美德的说法,深受文人的喜爱。狮子林的古琴嵌在冰梅花纹中,冰梅纹和古琴的结合,清新而古雅。棋也是古代文人们之间的博弈的一种方式,在园林中运用体现的主人智慧的体现。苏州园林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吟诗作画的雅趣之地,自然少不了书函纹与蔓草纹,它们的搭配寓意书香传递,既寄予了主人的厚望,又彰显着园林主人的文人气息。

2.漏窗反映的审美理想

意境的营造也是我国园林享誉中外的原因之一。意境自古就是我国古代文人墨客所追求的境界,在古代的诗词、画作中都有体现,其中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园林在意境的营造上相辅相成,在园林的营造中融会了诗情画意与理想。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对漏窗的意境的营造,最突出的当属清代的李渔。他说“开窗莫妙于借景”,以漏窗借自然之景,点明了漏窗在园林中的作用,实则漏窗也是园林之眼。不管是漏窗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还是审美理想,都是古人对传统文化的提炼与总结,都是古人对子孙后代的馈赠,也正是现代中国设计文化缺失的需要。漏窗体现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以及自身的修养爱好,这两个方面的文化内涵在现代室内设计中都可以借鉴。我们要继承这种文化繁衍,并利用漏窗符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新的含义,既可以增加现代室内空间的装饰,还可以增加室内空间的意境和内涵,为整个设计注入灵魂,不再是空洞的设计。

四、漏窗符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1.现代室内设计对漏窗符号的借鉴

在室内设计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应用漏窗形式。在形式上,我们可以从漏窗的设计和施工方法中学习,对传统漏窗进行简化,使其符合现代室内空间构造;材质上可以结合玻璃、不锈钢等现代工业材料,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使漏窗符号更加符合现代人的使用需要。漏窗符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不一定是用作漏窗形式,也可以对传统的漏窗图案进行提炼或重组,设计成隔断、墙面装饰、家具,或者与灯具的结合,这些都可以很好的与现代室内空间相结合,营造出古风古韵的意境。

2.经典案例分析

(1)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的新馆,由建筑师贝律铭设计,是集现代建筑、古建筑和创新园林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新馆在设计原则上本着“中而新,苏而新”的理念,让白墙成为新馆的主色调,能很好的与苏州传统园林相呼应;新馆在能体现苏州园林整体建筑特色的前提下,也结合使用了现代新材料,又能很好的展现了现代建筑之美。新馆的漏窗,在形式上选用了简洁明了的空窗,如园林中常用的六边形空窗,并对其材料、比例更新,硬朗的线条与简约的形式都很符合现代建筑的需要,这也是贝律铭先生设计的巧妙之处。新馆在意境的营造上,借用古人“移竹当窗”的意境,在新馆外面种植翠竹,游客透过漏窗向外看,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幅生动的翠竹图,阳光照射翠竹,把影子投射在白墙上,翠竹为实,影为虚,这样虚实相间的景象岂不妙哉。在新馆的布局规划上,漏窗也运用了“移景”、“取景”、“借景”等苏州园林惯用的设计手法,将室内空间融入自然空间,既美化了室内环境,让空间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又能让游客感受着漏窗带来的步移景异的视觉盛宴。(2)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中国美术学院的象山校区是由我国著名建筑大师王澍设计。在象山新校区的建造中,王澍将地域文化与现代城市相结合,将中国传统的山水共存的建筑应用于现代建筑,他探索出了一种中国本土的新的城市建造模式。象山学院的风景秀丽,校区的建筑形式多样,且每个建筑形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以自然与城市为考量的新建筑形式,犹如古典园林在当代中国的新应用。这里的每一个单体建筑都极具个性化,但与整个建筑群体之间又存在着相通性与相似性。校区内每个当体建筑立面各不相同的漏窗造型,而这些漏窗又把传统建筑的封闭性变成了通透性,每一处漏窗所框之景都各不相同,漏窗仿佛成了建筑的眼睛,正如古典园林之眼的漏窗,同时也体现了王澍对古代匠人造园技法的灵活应运。王澍的设计手法与古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典型之作是纺织学院的建筑,它的外立面漏窗造型正是纺织常用工具的变形,仿佛一下子就使漏窗有了语言能力,建筑的功能也不言而喻了。

五、总结

漏窗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很具特色的符号,是古人造园智慧的结晶,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当今传统文化逐渐消弭的社会中,我们的设计师必须擅长以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为基础,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室内设计,赋予新的文化内涵,设计出有内涵、有特色的作品。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我们也要积极的寻找符合中国大众审美的设计,提高大众的审美水平,使人们生活在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中,真正做到“设计为人服务”。

参考文献:

[1]刘雯.苏州私家园林中的窗[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6):109+111.

[2]陈良梅.漏窗在现代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新演绎——以南京紫园景观设计为例[J].大众文艺,2014(23):81.

[3]付长丽.苏州园林漏窗造型艺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1.

[4]周玲,梁晶,张乘风.自然辩证法思想在绿色生态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04):18-19.

[5]杨云峰,熊瑶.意在笔先、情境交融——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营造[J].中国园林,2014,30(04):82-85.

[6]张妍.新中国风在室内设计领域的探索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7]邵杰.现代室内庭园中的文化表现及创新设计[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01):111-115.

作者:王珍珍 耿涛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