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老年住宅室内设计实践与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老年住宅室内设计实践与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老年住宅室内设计实践与思考

摘要:随着中国进入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如何养老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广大民众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实际项目为切入点,分析总结了老年住宅室内设计的要点,阐述了项目设计和实施内容。通过研究与实践,分析得出居家养老现存的问题和需要改进之处。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住宅;室内设计

1室内空间布局改善

(1)客厅多功能化。首先将原客厅与其紧邻的卧室打通,与走道一起形成了更大的家庭核心空间。然后通过吊顶和灯具划分出空间性质,最后布置沙发、电视墙、边柜、榻榻米、折叠式餐桌等家具设施,形成多功能家庭活动区。此区域包含一个固定的传统客厅,一个多功能厅(平时作为业主练太极、缝补、熨烫等活动的区域,聚餐时可变为餐厅),和一个可变空间(即平时为开放式书房,若外孙到访,拉出藏在立柜中的卷帘门即可变成趣味迷你卧室)。此家庭活动区内由于无视线阻隔,房屋显得通透敞亮,在其中还可直接观察玄关、厨房、卧室等各功能房间,以便老年人互相交谈呼唤和视线关注。另外榻榻米、电视墙等设施也照顾老年人的储物需求。(2)中西厨合并。老年人多有在家烹饪的习惯,喜欢储存食物。所以将厨房适当地扩大,增加了橱柜操作台面的同时提供了轮椅回转空间。考虑到老年人害怕孤独,厨房与客厅之间的隔墙改为上轨道钢化玻璃折叠门,达到了视线无阻并且推拉轻便的目的。同时靠近厨房设置用餐吧台,使厨房更加开放和便于交流。(3)卫生间改造及无障碍设计。卫生间是老年人跌倒概率最大的地方。由于该住宅通常只有业主夫妇二人居住,卫生间使用人数少,于是设计时只留下了主卫,并将其扩大向多功能厅开门。内部设计首先是采取了干湿分离的布局,其次进行了无障碍设计,比如在淋浴房、浴缸、智能马桶旁都按照无障碍设计规范安装了扶手。湿区玻璃门采用推拉式,以避免内开门可能发生的老人在内摔倒外部施救困难的问题。(4)卧室改造。次卧空间狭小,若按传统卧室布置,则床必须靠墙。而老年人需要床周围有足够的空间方便上下。于是将其紧临的卫生间改为次卧的衣帽储藏间,增加了储物空间的同时,放大了次卧空间,床更易于摆放。

2色彩运用

(1)色彩比例。由于老年人视力退化,颜色混淆容易带来不适感和摔倒的危险。所以色彩的选择应注意不同功能面色彩要有区分度,比如墙面和地面,色彩搭配上应尽量温馨。按照室内设计的通用原则将室内的配色比例控制为6∶3∶1,即墙面白色60%,地面和部分家具为胡桃木色30%,软装为饱和度较高的颜色10%。让人感觉空间颜色有主有次,不过分复杂也不单调。(2)灯光设计。老年人需要充足舒适的照明。在灯光设计上注意照度足够,且不应有过多的直射光。色温应尽量统一,除厨卫外所有空间宜选用3000K,卫生间厨房宜选用4600K。

3细节处理

细节的处理决定了空间的品质,更是保证了老年人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比如为防止摔倒,卫生间厨房与其他房间的高差应进行地面找坡。卧室与卫生间的门都应向外开启,当老人在房门背后摔倒时,能及时施救。门槛石应与地面瓷砖或者木地板颜色一致,以避免老人误以为台阶摔倒。家具设计方面应简洁实用,避免藏灰带来家务压力。在床到卫生间马桶间应适当设置离地30cm左右高的小夜灯,防止老人起夜时眼睛昏花而摔倒。为提高生活品质还可以使用电动晾衣架、暖气、智能安防系统等等。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目前绝大多数老人仍然倾向于居家养老。但通过研究与实践,发现老年住宅领域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与发展。首先,建筑设计领域,虽然设计者已经意识到面对老龄化社会迫切需要提出相应策略和设计标准,但目前很多住宅设计仍然没有针对住户全生命周期的考虑。而在此项目中即使对空间做了改善,仍存在个别问题不能达到养老的实际需求。其次,市面上非常缺乏为老年人设计的室内设施和家具,甚至专业定制品牌也很少有老年设计的概念。最后,政府针对解决人口老龄化或者养老问题的政策还相对缺乏和不明确。

4结束语

总之,近些年社会上已经掀起的老龄化议论热潮,如何支持养老其实已经成为非常迫切的需求。对居家养老的老年业主而言,他们在进入半自理阶段或者因摔倒生病而需要护理之前,需要了解什么样的房屋和设计有利于他们的老年生活。作为设计者,老年设计应始于需求之前,而不是等到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才觉悟。而对国家而言,针对老年住房、设计标准、老年设施的支持政策急需出台,因为完善的政策,合理的养老环境可以减轻由老龄化带来的医疗压力和财政支出,可以减少和延迟老年护理的需求,也更是为即将老去的人们提供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周燕珉,秦岭.老龄化背景下城市新旧住宅的适老化转型[J].时代建筑,2016(6):22-28.

作者:邹亚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