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现代室内设计中木结构装饰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现代室内设计中木结构装饰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现代室内设计中木结构装饰的应用

【摘要】木结构作为中国建筑的代名词,在历史和文化中不断延续,随之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木结构装饰。对木结构装饰的研究并不是重复历史,而是通过对木结构装饰的探索为当代的室内设计发展提供更好的借鉴。文章以木结构装饰的传承发展为切入点,结合了现代室内设计原理及其相关理论,寻找一种既具有木结构装饰特点又符合现代社会特点的室内设计方法,更好地继承和保护木结构装饰。通过木结构装饰在室内设计中的有效利用,为打造出更具艺术性、文化性和创新性的室内设计作品提供理性参考。

【关键词】木结构装饰;室内设计;应用

在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木结构的继承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如何保持木结构的延续性以及如何对我国的木结构装饰进行合理运用和保护,并找出更适合木结构装饰的现代室内设计,成为当前国内设计师们的一项任务。木结构装饰是人们在历史演变和发展中形成的智慧结晶,将其结构功能和装饰功能更好地结合,并赋予高技术和高情感的特征,成为当下木结构装饰发展的大趋势。

一、现代木结构装饰正快速发展

木结构装饰对人们的居住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初多是为建筑承重服务,后经现代设计师改造,逐渐形成了“重装饰而轻承重”的局面,有效促进了木结构装饰的发展。为把握木结构装饰在发展中的方向和趋势,证明木结构装饰在现代社会中仍有相当顽强的生命力,可以从功能和造型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功能即是装饰木结构装饰的功能分为装饰和结构两部分。在装饰功能上,木材本身就拥有光泽和肌理两方面优势,在不经过任何修饰加工的情况下,其本身就是一种变化丰富且无法复制的装饰物。现代社会对木结构装饰的要求并不像传统木结构一样,拥有大量的彩画、雕刻,而是转向追求木材本身的纹理和色泽。随着轻型木构架、重型木结构以及桁架体系的盛行,木结构梁柱体系的承重功能不断被削弱,更加侧重于装饰形式上的表达。不再仅有方形和圆形的木结构形式,还出现了条形、块状、曲线状、编织状等一系列装饰形式,并将其运用点线面的构成主义有机结合,将木结构装饰情感传达给世人。另外早先起到传递负荷、抗震作用的斗拱也融入了结构的穿插序列中,将繁杂的结构单一化,取而代之的是具有几何性质的构建,进一步降低了实用功能并扩大其装饰性。例如日本的现代斗拱结构(见图1)。通过底端的柱子做支撑,上部只保留了传统斗拱纵横交叠的结构形式,逐步延伸到整个室内空间,这一木结构灵感来源于“树”,设计师有意识地将低碳理念带入室内,虽然这种现代斗拱结构与传统木结构做法大相径庭,但同样能感受到木结构所带来的装饰氛围。就结构功能来说,传统木结构的构造体系繁琐复杂,周期耗时长并且材料消耗量大,而现代木结构能够做到在符合基本结构功能的前提下,删繁就简。根据对木结构材料模数化、规格化的控制,从而衍生出多种不同类型的框架体系。这主要体现在梁柱形态的转变上,通过增加屋面下方木质格栅的密度,代替传统木结构中梁的作用,同时兼具着传递负荷、改变受力方向的能力,使结构与结构之间穿插进行,重新构成了一个更加稳定的框架式装饰。

(二)造型日趋丰富现代室内设计中的木结构造型是在传统木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依附于先进的工业技术,以现有的思维方式对传统木结构的造型进行提取、打散、重组,重新创造出一个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室内设计风格。由于现代木结构造型的跨度相对较大,对木结构构件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使得木结构形态变幻不一。多表现为连续的曲线型、多结构支撑以及不规则梁的使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室内空间的装饰技法。例如百融云创总部的室内设计(见图2),其内部是由多层曲面板材叠加而成的围合空间,每层曲面板之间都有垂直方向的檩条进行穿插,将木结构巧妙合理地组合在空间中使其与外界形成对景。木结构的曲线造型能够给空间增添韵律,这也为观者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由此可见,现代木结构的装饰造型已经完全摆脱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更多的是为使用者的审美考虑,也更加偏向于装饰本身。在空间造型中,传统室内空间注重对木结构体系的围合,而现代室内设计则更加注重人的活动空间和动线分布,并无绝对的四面围合。对平面而言,现代室内设计为扩大空间面积不断减少柱子数量,甚至是不设柱子,从而产生了以发挥木结构柔韧性为主的大跨度屋顶建筑,逐渐突出木结构外露造型装饰的美感,并通过物理化学等手段对木结构的表面肌理进行研发,严格控制了木结构本身的材料性质,以增强其适用性。另外,现代设计中也不再强调柱子分割空间的主力作用,而是融入虚空间、灰空间的理念,增加了空间使用功能的不确定性,使室内空间的使用率越来越大。

二、木结构装饰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木结构装饰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具有丰富可行的创新潜力,如何找到木结构与室内设计的连接点去创新木结构装饰?以及通过怎样的设计方法在设计层面实施对木结构装饰的保护?文章依据室内设计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特征,提出融入构成艺术的理念,通过组合、转换、隐喻、反向等创新方法建立构成艺术下的现代木结构设计,为创新木结构装饰形式指明了方向。

(一)组合创新法组合创新法是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实际物象相结合的方法,使木结构装饰形成多个层次的几何构成规律,再通过组合、叠加的形式创造出来,极大地凸显了这一装饰的功能结构和文化作用。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木结构装饰可通过多种构成主义元素打散、重组再加以利用的方式,形成一系列包含新结构的装饰设计,还可以利用木结构排列的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方式进行掌握。例如隈研吾在日本设计的“微热山丘”,整个木结构装饰的拼接过程采用楯接原理,将单个交叉元素重新进行组合,在每层平铺的基础上进行疏密形式的叠加,最后构成一个整体。设计中为凸显木结构的装饰作用,忽略空间中梁和柱的具体位置,仅用窄木条以斜撑的方式进行排列组合,使原本的固化转变为自带韵律的室内空间。

(二)转换创新法转换创新法是将木结构装饰原理、建构、材料以及相关元素的变异形式运用到室内设计中的一种方法,主要通过对平面形式的立体化、立体形式的平面化、无限扩大或者简化来实现的,以此能够进行多维度空间的转换。比如日本山鹿小学的大跨梁设计,就是将“南京玉帘①”的结构通过变异手段转换到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该方案直接运用相同直径的细木料进行搭接,每根木料呈放射状相互交错,由此支撑起整个室内空间。这种大跨梁的形式不仅起到了承重和柔化空间硬度的作用,而且也使室内装饰更具特色,给观者以视觉上的享受。

(三)隐喻创新法隐喻代表了人们实践思维的一种方式,它以现实事物为依据并通过回忆、联想、心理暗示等途径来表现其理念的抽象性,受主观意识的影响较大。隐喻创新法的使用是整理了意识中对事物相关、相连、相通的地方,并结合所选择的共同符号和构成元素进行暗示。使这种既强调结构又注重装饰的木结构,拥有了更多方面的诠释和表达。借助隐喻创新法将具有构成形式的木结构装饰运用到室内设计中,首先要把握好木结构装饰所传播的文化内涵,再以构成主义形式为引导,把多种木结构装饰节点进行演变,使其能够在人与木结构的表达上取得联系,提高现代室内设计的美学价值。例如北京MANZO21世纪餐厅极具流线感的室内装饰设计,整个流线是以竖向木条拼接的方式构成,其中不同斜度切割的木方被附在格栅上,所形成的流水感隐喻了酿酒过程中溢释酒水的状态,再加上灯光的使用就如同清流而下的瀑布,给人以丰富的想象。

(四)反向创新法反向创新法属于是一种发散性质的反向思维方式,它主张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在木结构装饰中,通过对木结构模型的制作与分析,得到事物最终所呈现的模拟形态,并对木结构制作过程中所要面临的问题进行预测,以达到木结构设计的完善。由于木结构造型趋于流线型且模数化要求较高,所以在木结构装饰上结合反向法也是为了去掉繁琐的修改过程,使现代先进技术尽可能将木结构造型做到精准、简化。例如美国BanQ餐厅的天花板装饰设计,整个结构的材料是以桦木胶合板材为主,采用波浪形布置呈放射状向两边延伸,这一设计巧妙地将天花板和地面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整体,使得餐厅的柱子结构类似于天花板上所形成的“钟乳石”。棚面每个木板的波动在前期模型制作的过程中明确了浮动上限,这样既柔化了屋面和墙壁交接的边界,又增加了空间的观赏度。像这种高标准的流线造型也只有通过反向创新法来实现,对解决前期模型和后期实践这一类问题具有前瞻性。

三、木结构装饰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广泛前景

木结构装饰是以创新原则为前提进行规律性总结的,它既要反映现有的生活方式,又要提倡新的居住精神,引导健康的室内环境,其根本是在材料、结构和工艺三方面的创新实践上。

(一)材料创新材料是木结构装饰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最直接的展现。依托现代科技,以复合材、胶合木和结构板为主的工程木材,逐渐显露出在现代木结构设计中的优势。工程木材拥有传统木材很难超越的特性,这主要表现在力学性能高、结构强度高、不易腐蚀等方面。这些特性也决定了与之相匹配的、多样的结构形制,换句话说,就是打破了传统木结构中拘谨的结构形式(抬梁式和穿斗式),使木结构装饰往高度和大跨度上发展,从而表现出新时代的设计审美。在生产中工程木材料结合了不同等级的木屑、木纤维、实木材等原料,产生了不同密度和不同颜色的复合材料。设计师可通过这些材料之间的搭配组合,将材料的色彩、质感和肌理呈现给人们。就材料而言,新型工程木材料的出现是向人们展示了大跨度、大面积以及大弯曲装饰的可能性,这也必然成为设计师们的研究方向。

(二)结构创新现代室内设计中木结构装饰往往能表现出较大的高度和跨度,以增加空间的趣味性。这要得益于新型的结构连接方式——钢节点处理。钢节点处理有效改变了木结构装饰与不规则平面之间的关系,使其不再受技术加工的局限而能呈现出多样化、高精度的形态。与传统木结构相比,钢节点处理下的木结构样式打破了直梁直柱的界限,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木结构装饰既可以水平垂直布置,又可以斜撑布置,使木结构装饰变得更加自由。钢节点的应用也有效传递了木结构框架的各种负荷,为创新木结构大跨度形式提供了技术支撑。另外,利用钢节点这种简洁的结构处理方式也可把人们的视线转移到木结构装饰的节点上,使设计师在结构处理上可大胆将木结构装饰构件外露,进一步扩大了木结构装饰的延续性。

(三)工艺创新传统工艺中,编织技术历史悠久。依托于材料和结构的创新,木结构装饰与编织工艺的结合成为可能。木材是最适合编织的材料,通过加工出来的榫、卯便可拼接,或直接使用钢节点连接件。木构编织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拼接处韧性大、可塑性强,就像衣服能跟随我们运动一样,而且木材材质轻且强度较高。例如十字纹、人字纹、菱格纹、砌砖纹以及自由编织等都可以通过木结构编织来实现。由于木结构编织拥有多样性的结构形式和材质组合,在不同需求的室内空间中可呈现出不同形式的点线面组合。在功能上,木结构编织装饰是作为室内界面的墙面、隔断、棚面而存在的,一方面可对墙体进行贴面处理,随室内空间变化而展现不同的肌理效果,另一方面,木结构编织具有通透性,配合光线的使用可形成丰富的光影层次,这样既满足了实用功能,又模糊了空间界限,以达到美观效果。

四、结语

从设计师的角度来看,木结构装饰的发展不仅仅是社会需求的改变,同时也是设计方式上的改变。文章在保护和发展传统木结构的同时,对其进行材料、结构和工艺上的再次改造,形成更具有艺术感的设计风格,相信设计师们对于木结构装饰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创新也必然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洁.榫卯结构的创新性研究[J].美术与设计,2018(5):165-168.

[2]徐萃曦.斗拱在现代建筑装饰中的应用研究[J].美与时代,2018(2):50-51.

[3]高静.现代木结构屋顶空间形态设计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8.

[4]王婷.装饰木构件在室内设计中的流变与创新应用[D].吉林建筑大学,2017.

作者:薛娟 钱龙 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