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探求公共建筑室内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本真性的概念来源于本真性的形容词“authentic”原本的意思是“确实的”、“纯正的”或“真的”,在西方哲学中“本真性”有更为特殊的含义:人忠实于自己的内心,而不盲从于外在的压力和影响。当本真性放之于建筑则意为对建筑的“真正”、“真实”、“完整”的追求,即忠实于建筑本体,简化过多的缀饰而使其呈现出一个完整原始的建筑空间,通过适度装饰得到一个纯粹的建筑美感的室内设计手法。本真性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将建筑装饰回归建筑本身,让使用者更真切的体会到建筑师要呈现出的空间感受,从而体会到具有建筑特色的空间之美;而装饰材料回归建筑材料本体的原始质感也给使用者与众不同的材料质感的展现。建筑空间上与建筑本体一体化,做到适度装饰,减少了不必要的装饰浪费。建筑装饰本真性这一理念的产生经历了历史的洗礼与历练。它的最初灵感来源于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先驱者,奥地利建筑师阿道夫•路斯于1908年发表的他最著名的论文《装饰和罪恶》,在这篇文章中他对装饰的过分使用与社会的衰败联系在一起,主张建筑以实用与舒适为主,认为建筑“不是依靠装饰而是以形体自身之美而美”。紧随其后的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于1928年提出了“少即是多”的理念。“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密斯的建筑艺术依赖于结构,他的简约是简化了过多的缀饰,用简洁、节约的态度来对待事物。密斯对他的学生如是说“我希望你们能明白,建筑与形式的创造无关”。来到21世纪,我们可以从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建筑奖历届得主的作品中找到对于建筑装饰本真性的体现。例如第32界获奖人,日本建筑师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他们的建筑作品剥去了修饰夸张,而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简单直接,表现着建筑的纯粹美感。而我国唯一一位获得此奖项的建筑师王澍的作品更是建筑装饰本真性思想体现的代表,他的建筑没有华丽的装饰而是循环利用人们眼中的废旧材料和优美的建筑形体造出了一个独特纯粹的建筑。如同意大利画家安吉得科所说“真正的财富包括怎样用很少的东西来获得快乐”一样,我们在“少”中体会了简约的美学价值,也同时以逃离堆砌的束缚与宁缺勿滥的精神倡导简约之美。
二公共建筑本真性室内设计的特点
1适度装饰
本真性室内设计中的适度装饰并不意味该安装的设施都不装,而是要一切都从简。在应用本真性室内设计的公共场所,一应设施均应齐全,特别是安全设施,照明设施,清洁卫生设施,供旅客使用的一切服务设施,快速捷运设施(竖向和水平方向的电梯或滚梯设施),供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表示道路的方向和路径的指示设施,商服设施,应急设施等等均不可少。但是建筑中纯粹是为了美观的装修设施能减的都应减少或简化才是建筑装饰的本真性体现;适度装饰的建筑可以节约成本,缩短工期,减少维修的工作量和难度。笔者按照一般公共建筑室内设计费用统计计算,建筑室内装修造价一般为土建费用的一倍以上,且耗时耗力并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而使用周期一般只有5-10年,所以多次重复装修会造成能耗浪费的恶性循环。当采用本真性室内设计形式适度装饰的设计手法在既满足了使用者的舒适度需求同时室内设计的低碳、环保问题得到改善。同时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改善了重新装修时原有装饰材料的重复利用率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2展现建筑特色空间美
建筑装饰一体化的简约风格将设计元素、原材料、色彩等简化到最少程度,这种简约、极简的设计模式迎合了现代都市快节奏生活下人们对轻松、舒适、直接的生活方式和审美的需求,清楚的线条、简洁的色彩、实用的功能和不加多余的缚缀等等要素在建筑空间中完美交融,将建筑本身之美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而室内装饰材料回归建筑本体的设计手法发挥了建筑构筑材料的特性与表现力,展现出例如砖、混凝土、木材、金属等构筑材料散发的质朴原始的空间美感与张力。
3安全系数提升
本真性设计中室内空间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手法尽量保留建筑本体构造使之形成室内空间组成部分,减少了不必要的结构改动,避免了一些装饰装修中私拆乱建行为对建筑本身的承重结构等进行的破坏。而适度装饰在满足使用者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无用的纯装饰化设计,装饰材料大多以建筑本体不易燃的构筑材料为主,减小了由于一些装饰材料的易燃而引起的火灾中火势蔓延及散发出有毒有害的浓烟和气体而对使用者造成更大伤害的可能性。同时,本真性设计手法中不加敷缀的装饰也降低了地震等灾害发生时类似装饰用豪华吊顶或壁挂坠落伤人的事故发生的几率。
三结语
本真性的公共建筑室内设计是低碳、环保有着节约简朴之美的设计;是根据当代建筑的审美需求,将简约美与建筑材料原始美相结合的美学表现;更是可以给予使用者防灾、安全之美的放心建筑的设计手法。对于室内空间的要求是以功能为前提,设计形式要追随功能的设计思想。由此可见建筑室内设计的本真性表达在为人们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同时也表达了可持续发展观的设计理念。
作者:周立军 雷婷婷 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