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问题与改进的路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电子商务专业建设问题与改进的路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问题与改进的路径

摘要:当前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存在生源质量差、专业定位模糊、师资短缺等方面的问题,中职学校要在创新学生管理、加强师资建设、深化校企合作等方面下功夫,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

一、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中职教育是国家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要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强力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中职院校瞄准了电子商务这一社会热度高、招生相对容易的专业。对于多数学校而言,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共性问题。

(一)生源质量相对较差,专业建设权重下降

当前我国中东部地区义务教育已近乎达到了100%普及,高中教育也正在逐渐普及。与此同时,受到人口出生率下降,高等院校增设、扩招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已经不再难考,“初中毕业读高中考大学”成为多数学生及家长的选择。潜在生源的减少对多数中职学校带来了生存危机,为了生存招生录取标准不得不一降再降,“中职录取分数线”名存实亡。生源质量严重下滑,学生基础普遍薄弱、学习兴趣不足。如此一类学生汇聚到了一个班一个学校,为了稳定,多数学校被迫将大部分精力转入到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当中,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则退为次要工作。

(二)专业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不合理

电子商务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专业,涉及经济、管理、营销、计算机技术等领域,开设课程多而杂。也正是因为其“杂”,导致大量学生对于多数课程学习基本停留在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层面,难以深入。学校对于为哪些企业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以及如何培养等方面模棱两可,又进一步加剧了专业前景的不确定性。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学制大多为三年,除去各种名义的实习(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真正在校学习时间约为两年。学生基础薄弱,时间短任务重,能够精通其中一门课程已实属不易。在课程开设方面,往往是相关知识的灌输,缺乏统一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难以平衡,顾此失彼。

(三)师资短缺,结构不合理现象普遍

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最好是既具备经济管理方面知识,又具备电子商务专业技能,更能指导学生实践的“双师型”教师为主。据教育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省约有65%的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低于30%。电子商务“双师型”教师在中职校更是少之又少,多数承担专业课程的教师要么是从经济管理相关专业转型而来,要么是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师经过一定理论培训而来。这些教师尽管参加了一些专业速成培训,但由于无法完成系统性深入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进行专业知识体系的有机整合,造成部分学校将电子商务专业事实上办成了计算机专业的升级版。

(四)产教脱节严重,实训教学相对不足

产教结合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也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多年来,虽然国家层面做出了大量顶层设计和安排,但是重课堂教学轻实践能力培养问题依然存在。电子商务作为一个紧跟时代前沿的专业,理论更新、技术升级频繁,然而限于教材更新较慢等多种因素,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在理论教学方面内容往往比较陈旧,技术技能教学停留在“一般过去时”,学生走向就业岗位连“现在进行时”的技术技能都需要从头再来,又何谈“一般将来时”?

二、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改进路径

(一)创新管理,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针对中职学校在教学管理中面临的诸多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如学生底子薄,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部分教师工作懈怠等,主动创新改革考核体系,从注重结果性考核过渡为实施过程性考核,将传统的用一次考试确定成绩的考核方式细化为多次考核,由重结果过渡到重学习过程[2]。避免学生平时不学考前突击学,课堂不学考前重点学,切实通过加强对过程的管理来提升教学质量。教育部长陈宝生曾指出,“建设教育强国职业教育非常重要,和普通教育一样,是我们国家实现现代化最重要的智力保障,我们既需要培养爱因斯坦,也需要培养爱迪生,也需要培养鲁班。”[3]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灵活性更高,传授的知识与技能也更加贴近社会实际需求,因此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在教学计划的制订方面,要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注重学生通用能力、核心能力和拓展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毕业能够实现有效就业甚至是自主创业。不仅要将最新的技术教授给学生,更要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能力。

(二)精准定位,深化人才培养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始终强调阿里巴巴是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的,因为与实力雄厚人才济济的大企业相比,占比最大的中小企业是最需要电子商务的主体。正是因为准确的定位才成就了阿里巴巴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事实证明,精准定位同样也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精准定位既要实现与行业企业发展趋势的精准对接,又要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精准培养,努力做到“双精准”。当前多数中职院校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定位较为模糊,造成了大部分学生不清楚自己将来可以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至于就业前景同样也是一片迷惘。从人才需求角度而言,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可以分为技术型人才、商务型人才和综合管理型人才。面对知识更新频率越来越快,一味追求将学生培养成为“大而全”的专业人才显然不现实,因此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要针对学生基础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实施精准定位深化培养的模式,注重于某一领域某一环节的培养,使学生真正在某一方面学通学强学精。

(三)逐步提升师资质量,建立系统化的实训体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打造一个专业首先要打造的是一批强大的师资阵容,为此在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引进与培养方面要有统筹谋划,逐步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专业教研室为载体,以进修培训等途径,通过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教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能力、企业实践能力,努力打造出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当前我国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电子商务为供给侧提质增效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推动上下游企业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之路。其中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是电子商务不可或缺的三大流,也是最需要先进技术支撑的环节。电子商务相关的各个环节是一个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将导致整个商务活动受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果不能建立起系统化的实训体系将必然导致学生为了完成实训而实训,不能从宏观层面更好认识电子商务的整个流程,更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不利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学校要科学构建一套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并与真实生产情境相吻合的实训教学体系;配合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充实课程内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深度整合,形成一套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实训课程体系。电子商务跨学科性强,在实训体系建设方面亦可本着资源共享、整体推进的原则,以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为核心同时辐射带动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专业,构建形成电子商务专业群,从而实现“1+1>2”的效果。

(四)深化校企合作,引进企业真实商务环境

长期以来,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的认可度要远远低于普通教育,认为接受职业教育就是“混日子”,“毕业之时即是失业之日”。这其中既有社会公众认识层面的原因,也需要中职学校从自身抓起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培养出一大批拥有一技之长的顶梁柱人才来改变社会公众的错误认知。与其它学历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非常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来源于理论教学,另一方面也来源于现场学徒式教学。无论是来源于哪一种,知识总是来源于实践,同时也必将应用于指导实践。实训贵在真实,仅凭一套模拟软件或某个平台甚至是参观某家企业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显然是不够的,只有让学生的手真正动起来,才能让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提升。与“学之枯燥,弃之不能”的理论教学相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现代学徒式教学则充满了乐趣,学生易于接受。因此要想真正将职业教育办成是“企业手中的教育”,就必须借助于“企业的手”来指导“学生的手”,让其参与到学生的日常教学中来。学校要将企业引进课堂,通过全面深化校企合作,打造“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学习环境,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树立起应有的“工匠精神”,进而激发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勇于创新以改进和提升工作方法的积极性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闵敏,姚琪.基于《悉尼协议》的数据化运营及管理电商人才培养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2):78-81

[2]卢新杰.关于职业学校实施过程性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1):43-44

作者:郎益文 戴欢 单位:江西省妇女干部学校 江西省计算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