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地方运河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地方运河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地方运河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摘要:运河航线对于国家经济以及地区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拟从大运河江苏段为例,分析大运河对江苏地区经济的影响,主要阐述大运河是江苏地区吸引外来投资,促进产业转移的关键因素,大运河是苏北地区和京津冀经济圈沟通的重要桥梁,大运河带动了苏南地区贸易港口建设直通长江三角洲。据此,提出进一步推动江苏运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大运河沿岸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经济基础,促成运河航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一体化,建成运河航线的集装箱模式形成现代化物流,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运河与商流的协同管理。

关键词:运河;江苏段;区域经济;物流运输方式

内河航运对于大宗货物交易具有载重量大、运输成本低、运输渠道畅通等一系列优势,因此一直与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1][2]。大运河作为我国重要的内河航线,千百年来一直在国家经济、地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4]。运河不仅是沟通南北水系的水路要道,而且是南北经济沟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自古以来,运河就是粮食、食盐以及军需物资的运输通道。近代以来,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工业经济的腾飞,运河更是成为煤炭、石油、钢铁运输的重要航线[5][6]。运河对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对于沿河两岸的区域经济建设更是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河北、山东、江苏段的运河,不仅是大宗货物运输的重要通道,更是维系商品流通、河运贸易的纽带[7][8]。可以说,运河通则经济兴,运河阻则百业萧。本文以江苏段运河为例,将深入探讨运河对于江苏区域经济的影响,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1大运河江苏段概况

自古道,千年运河,始于江苏。吴王夫差从邗城开始的运河修建,拉开了千年运河的序幕。所以,在绵延几千里的大运河体系中,江苏段运河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更有人将江苏段运河定义为中国大运河文化的制高点。在江苏段,大运河遗留了种类十分丰富的各种文化遗产,被世界遗产名录收录的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江苏独占50%,被世界文化组织命名为遗产运河的长度,江苏独占三分之一,从运河遗产的景点数量来看,江苏独占全国的40%。所有这些数据,都表明了江苏段运河在中国大运河上崇高的地位。从流经路线上看,江苏段运河由北向南流淌,将江苏的众多重要城市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条绵延千年的江苏文化长河。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苏州,都是点缀在这条长河上的灿烂明珠。运河不仅是江苏地区文化的血脉之河,更是近年来江苏经济腾飞的经济之河。正是因为这条运河的存在,江苏地区内的运输成本大幅度降低。内河运输是一种更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重要交通方式,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而且减少了废气排放。这是一条地地道道的流金淌银的大河。

2大运河对江苏区域经济的作用以及影响

近年来,江苏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之快,在东部沿海乃至全国都居于领先地位。在苏南,南京、苏州、常州、无锡等工业城市圈的飞速发展,成为江苏地区的重要经济名片。在苏北,快速发展的特色经济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的到来,而所有这一切,都与大运河的作用和影响密不可分。

2.1大运河是江苏地区吸引外来投资促进产业转移的关键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及其周边地区获得了最好的经济发展机遇,长三角地区快速的经济发展使得其投资规模、产业规模急剧膨胀,这也使得上海、长三角地区无法高效地消化这些投资和产业。于是,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趋势,就面临着投资、产业如何从长三角地区转移。苏南地区是毗邻长三角的一类地区,对于承接长三角多余的资金和产业分布,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而苏北地区与苏南地区只有一江之隔,对于投资的吸纳和产业的转移优势仅次于苏南地区。于是,苏南和苏北地区,就成为新一轮投资的目标点和产业转移的最佳标的。在这种情况下,大运河更是发挥了推波助澜的关键作用。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这就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交通的便利程度又与成本高低密切相关,因此大运河低碳低廉的运输成本,无疑使得苏南、苏北受到更多投资资本的青睐。产业转移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产业转移涉及了人才流动、资源流动、技术流动等众多复杂的环节,大运河的存在无疑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提供了最大的便捷性。在蜿蜒流淌的运河之上,一批又一批的资金、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一轮又一轮的新技术,正在奔涌而来,随之又渗入江苏各个城市,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2.2大运河是苏北地区和京津冀经济圈沟通的重要桥梁

相比于苏南地区,苏北地区一直是相对落后的地区,它与长三角地区的距离相对较远,无法在第一时间受到长三角地区经济成果的辐射。但是,苏北地区也有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苏北地区,运河的存在成为维系地区经济的重要渠道。从蔺家坝开始,一直到六圩口,长江、淮河、泗水、沂水被连接起来,沿线的4个城市形成了自己的运河经济圈。经济、文化、人口、产业都在这里融合,便捷的物流使得这里成为一个高度融合的经济体。更为可喜的是,国家设立雄安新区,开始大力发展京津冀地区,打造京津冀经济圈。这一重大经济政策,在大运河的助力下,直接利好苏北地区。大运河流经徐州后,就途经济宁,穿越山东,直奔京畿地区。运河的存在,使得苏北地区和京津冀经济圈的沟通变得十分便利。京津冀地区所需要的物资、原料,完全可以由苏北地区供应,而京津冀地区的各种经济成果,也可以反向回流苏北地区。今后,苏北地区北通京津冀经济圈,南连长三角经济区,其地位之得天独厚,无出其右者。

2.3大运河带动了苏南地区贸易港口建设直通长江三角洲

苏南地区是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重要的经济城市全部分布在苏南,如南京、常州、无锡、苏州,等等。这些城市,与上海交通非常便利,从广义的长三角地区容纳范围来看,这些城市甚至就属于长三角经济区。上海及长三角经济区的辐射,再加上运河的内外沟通,使得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十分雄厚。近年来,苏南地区沿运河两岸的城市,都开始了大力度地建设贸易港口,这是具有高度国际视野的重要经济举措。上海作为中国通往世界的最大港口城市,也是完成国际贸易对接的重要阵地。但是,随着上海的国际贸易量规模过大,其自身已经很难消化,于是,经由上海出发的国际贸易分散,就会汇集到苏南地区的各个重要城市。运河作为内河航运的重要渠道,尤其是与长江的连接,可以使得国际贸易更加便利地从上海转移到苏南沿岸的贸易港口,进而疏散到苏南的各个地区。从这个角度看,江苏段的运河发挥的作用已经不仅仅是一条内河,更将成为一条国际贸易之河。

3进一步推动大运河对于江苏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建议

对于江苏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言,大运河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是一条沟通南北的内河航线,以后更会发展成一条连同国内外的国际贸易航线。为了进一步增强大运河对于江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促进作用,我们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建设。

3.1加大运河沿岸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经济基础

既然已经明确了大运河的重要性,那依托大运河的经济航线建设就需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要打造高标准的内河航道,清理河底淤泥,加固河底,提升闸口安全标准,全方位促进大运河江苏段的航道等级升级。沿河的主要城市,都要推进港口建设工作。要按照高标准要求,去建设沿河的港口物资集散基地,包括各种相关的基础设施,同时兼顾技术的先进性和标准的国际通用性,为以后的国际贸易开展做好准备。除了航道和港口建设以外,要特别注重运河航线上允许同行的船只标准的提高。一方面,要确保船体本身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要在满足载重需求的前提下,确保船只的环保性,保证我们运河的绿色和清洁。这条运河,已经给江苏人民带来了千年福祉,那我们这一代人就更应该留下一条健康、绿色的运河给子孙后代。

3.2促成运河航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一体化

大运河的存在,沟通了横贯东西的几大主要江河,成为南北通调的重要保证。运河通,水路通,来自长三角的贸易,就会源源不断地分散到江苏各地,给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持久的动力。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内河航运仅仅是现代经贸流通渠道的一种方式,将经济发展完全依托于内河航运唯一的运输方式上,还是不够全面的。现今,我国的铁路运输、公路运输乃至航空运输,也都是非常发达的。所以,出于推动江苏地区经济更快发展的考虑,需要建成包括运河运输在内的、包含多种运输方式的一体化运输体系,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助力。为此,应该考虑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与运河航道的最佳结合点位,布置铁路运输站、公路运输站和机场,贯通多种运输方式的结合部位,畅通商贸经济往来的渠道。

3.3建成运河航线的集装箱模式形成现代化物流

运河运输和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实现无缝对接以后,苏南、苏北地区的商贸交通就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区域的便利运输网络。从其他运输方式而来的货物,就可以非常便捷地纳入运河航线。需要指出的是,在网络经济为主旋律的时代里,物流是经济运作的经脉,所以,运河航线的货运模式一定要充分考虑与现代化物流的契合。在现代物流运输方式中,无论是公路运输还是铁路运输,集装箱制都是十分常用的方式。用集装箱装载货物,不仅安全性高,而且货运容量大,货运效率高。所以,运河沿岸的港口、码头,处于现代物流经济的运作模式考虑,必须要具备集装箱的吞吐能力,可以使得来自其他运输方式的集装箱,顺利地转入运河航线上的船只;反之,来自运河航线船只上的集装箱,也可以便捷地转入其他运输方式,使得物流效率最大化。

3.4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运河与商流的协同管理

在现代经贸运转过程中,信息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流打通了从生产商到销售商到分销商的各个环节,同时也使得商贸活动可以有效溯源,提升了贸易活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要使运河更好地纳入到现代商贸经济体系中,就离不开信息化建设。我们需要将运河管理纳入到一个信息化平台之下,至少保证江苏地区内各段运河的信息畅通无阻。运河的等级、安全情况、运输能力、当日的商流活动,都应该在运河信息管理系统中得以体现,便利各地、各环节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只有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运河航线和商贸流通的协同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运河运输的经济贡献力。

参考文献

[1]何丹,金凤君,周璟.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以济宁市大运河生态经济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1,30(04):655-666.

[2]郑忠国,龚学琴,周敏,等.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相关问题研究——以大运河河北段为例[J].区域治理,2019,20(05):276-278.

[3]夏苏仪,蒋诗林.关于常州运河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以及运河文化的传承和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20,31(05):22-23.

[4]张卫,樊佩佩,马岚.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国际性传播发展状况及策略——以江苏段为例[J].艺术百家,2019,24(02):73-77.

[5]张晓东.论中国运河漕运的发展与地缘政治变迁:以陆权角度为中心的考察[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20,39(05):55-60.

[6]贺云翱,干有成.中国大运河江苏段的历史演变及其深远影响[J].江苏地方志,2020(03):20-24.

[7]郭博文.回溯文化之源找到生命之根——2019海外华裔菁英青少年大运河文化体验活动侧记[J].华人时刊,2019(08):401-403.

[8]沈山,魏中胤,蒋佳霓.基于CiteSpace的运河国际研究进展与知识图谱[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8(06):31-43.

作者:徐凤丹 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