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浅谈实体经济发展助推经济爬坡过坎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更是实体经济的血液。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正致力于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亟需金融业大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助推宁波实体经济爬坡过坎、行稳致远。金融机构要牢牢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导向,不断完善多元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培育优质规范的现代企业梯队,努力营造诚信和谐的金融生态,坚实地支撑宁波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关键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信贷保障;产融结合;风险化解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更是实体经济的血液。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正致力于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亟需金融业大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助推宁波实体经济爬坡过坎、行稳致远。为此,要求金融机构牢牢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导向,与实体经济和衷共济,携手并进,共同实现转型升级;不断完善多元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开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渠道、新路径、新生态;大力培育优质规范的现代企业梯队,使之获得一流的综合金融服务;努力营造诚信和谐的金融生态,持续提升金融抗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坚实地支撑宁波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牢牢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导向
要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就要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和本源,使得实体经济和金融的关系“如鱼得水”,互促共进。各地各部门和金融机构要提高认识,始终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导向。
(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上级有要求
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作为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从中央层面看,近年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都要求金融为实体经济发展做好服务,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和先进制造业。今年以来,多次强调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在2月底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指出,要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4月20日在广西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一定要有正确的战略选择,我囯是个大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不能脱实向虚。在4月底的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会上,就维护金融安全提出了6项任务,其中强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一定要把金融搞好;要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资金支持,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金融环境。总理也在多个场合指出,要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从省级层面看,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上级有要求,宁波必须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各地各部门和金融机构要深刻领会、全面把握上级的要求,增强大局意识,增强责任担当,不断创新服务产品,努力提升服务品质,以更新更实的举措支撑实体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宁波有需求
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实体经济起步,以实体经济见长。善用金融手段促进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是宁波创新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根基。去年,嘱咐宁波,要与杭州协同发展、错位发展,共同唱好“双城记”。省委、省政府希望宁波成为全省“一体两翼”的重要“一翼”。宁波靠什么来唱好“双城记”?靠什么来成为全省“一体两翼”的重要“一翼”?就是要靠实体经济,就是要提升发展实体经济。宁波要紧紧抓住获批“中囯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囯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囯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等机遇,大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大力激发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活力和质效,加快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宁波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市政府工作报告都花了很大的笔墨来部署推进实体经济发展。希望各地各部门和金融机构优化服务方向,牢牢聚焦实体实业,重点优先支持,重点给力服务,推动实体经济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升竞争力。
(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市场有诉求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增长速度、增长方式、增长结构、增长动力等不断演变,实体经济和金融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市场格局、内在特点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需要我们用更宽的视野来审视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这个问题。从实体企业看,随着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发展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开始显现,比如产业整体层次还不够高,新经济培育还不够充分,创新驱动尚未成为发展主动力,企业主体治理体系不规范,企业利用金融资源的手段方式还比较传统等等。这些都需要借力金融资源来推动实体企业加快转型。从金融企业看,这几年宁波金融业发展总体稳健,保险创新、普惠金融等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投融资服务的新兴主体、新型渠道快速增加。但金融业发展也面临不少挑战,比如金融资源配置不够合理、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对接不够紧密、金融持续盈利能力不强、局部领域金融风险显现等等。这些都迫切需要金融系统把好方向、守好正道,直面存在的问题,与实体经济和衷共济、携手并进,共同实现转型发展。
二、不断完善多元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业是服务业,服务实体经济责无旁贷。要坚持以服务为根本,视服务为生命,紧紧抓住当前实体经济发展的难点、重点问题,深化金融改革创新,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一)全力做好信贷保障
巩固提升金融信贷的主渠道作用,加大对实体经济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工程的支持力度。1.抓总量。在甬金融机构要围绕增加资金供给量,加强向上沟通、挖掘潜力,积极向总行争取信贷规模、总行直贷、单列信贷计划等,给予宁波差异化、最大化的政策支持,千方百计做大“信贷蛋糕”,特别是在重大项目建设方面给予重点保障。2.调结构。把好信贷投放的方向,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将有限的资金投放到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对“一圈三中心”建设,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明确的“3511产业”和八大细分行业,智能经济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要最大限度做好金融保障,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千亿级细分行业和产业集群。要加快全国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建设,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打造全面覆盖、重点渗透、满意度高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三农”加快发展。3.降成本。金融机构要严格执行“七不准”、“四公开”准则,完善服务定价管理机制,规范收费行为,进一步减少涉企收费项目,调低收费标准。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大对涉企金融收费情况的检查力度,推动降低企业隐形融资成本和债务负担。
(二)全力推进产融结合
抓住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机遇,大力推动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与金融产业互促共进、融合发展,迸发更强大的生机活力。1.加大倾斜力度。实施积极的支持政策,建立制造业贷款稳定增长机制,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个性化评价指标体系,坚决扭转制造业贷款下行趋势。今年银行机构支持制造业的贷款增速,要争取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今后要逐年提高,力争到2019年制造业贷款余额占贷款余额的比重达到30%以上。2.加快产品创新。强化实效导向,引导“银”、“证”、“保”、“投”、“租”等金融和投融资机构全面对接制造业,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在更好地均衡风险与收益的情况下,更有效地支持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要推进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大力推广装备首台套保险、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和产品研发保险,强化科技金融资源的集合集成服务。要推动发展融资租赁,满足制造业企业开展设备更新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需求。3.加强优质服务。充分利用慈溪国家产融合作示范城市、宁波科创金融服务产业园等平台,探索开展针对制造业的创新型金融服务。要推进跨境贷款、境外并购等改革试点,完善针对性金融服务,大力推动优势制造业企业“走出去”发展。
(三)全力扩大直接融资
近几年,直接融资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除银行间接融资外的重要融资渠道。但相对于银行信贷,相比较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直接融资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1.推动企业上市。要全面落实企业上市挂牌扶持政策,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主动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更多的优质企业在境内外上市,鼓励更多的成长型企业在“新三板”、宁波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支持上市挂牌企业开展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努力保持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的领先位置。企业上市不光是融资,更是让企业脱胎换骨,走上规范发展、跨越发展之路。2.发展债券融资。扩大债务融资规模,推动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和企业债券发行,扩大可交换债、可转换债等股债结合产品,争取试点发行创新型债券品种。3.引进保险资金。发挥保险资金期限长、额度大、成本合理、使用灵活等优点,改善宁波政府平台重大项目融资方式。今后,政府项目要优先通过直接融资来筹资,把宝贵的信贷资源腾出来支持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4.运用创新型渠道。加快发展天使、创投等私募股权投融资,促进各类基金集聚发展,把金融资本转化为实业资本,更好地服务实体企业发展。
(四)全力深化金融改革
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全面推动金融的机制、业态、模式、产品等创新,开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渠道、新路径、新生态。1.推进试点示范。加快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保险+产业”战略,推动保险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保险全产业链。要加快研发推广保险新产品、新模式,鼓励保险资金以股权、债权等方式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更好发挥保险在分散风险、支持融资、提高保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2.推动业态创新。大力培育新型投融资服务机构,支持小额贷款、融资租赁和商业保险发展,完善地方金融组织体系,丰富金融服务市场。同时,要积极搭建新型服务平台,创设推出各类共保体、统贷平台和区域性金融要素交易市场,努力提供综合金融服务。3.推广模式创新。积极推广“银政担”、“政银保”、PPP等新兴合作模式,优化风险分担机制,提高实体企业贷款的可得性。要稳步开展供应链融资、动产和无形资产等抵(质)押贷款业务,全力支持企业争取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为信誉良好的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减少担保类贷款,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三、大力培育优质规范的现代企业梯队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要尊重市场规律,既要构建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金融生态环境,也要鼓励企业练好内功、夯实根基,加快转型发展,努力做优做强。
(一)壮大市场主体
1.强化政策导向。发改、经信、科技等部门要主动作为,围绕“中囯制造2025”、小微企业“双创”、跨境电商等重大改革创新试点,聚焦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关键领域,研究完善产业政策体系,为各类企业创业创新提供更好更有力的政策支持。2.强化存量提升。引导广大企业专注主业、回归实业,把产业做强,把特色做优,把产品做精,推动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强化增量带动。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借助众创空间、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政府产业基金的作用,引入一批风险投资机构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筛选挖掘一批优质企业主体,建立一批优质产业项目资源库,培育形成更多符合发展需求、市场前景广阔的企业群体和特色产业。
(二)规范企业治理
规范是企业生存的命脉,也是有效获得金融服务的前提。企业的规范治理水平高,融资就相对容易。尽管当前宁波A股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全国各城市前十位,但总体上看,运作规范、能够被资本市场认可的企业还不多。下一步,要进行积极的努力。1.在完善企业管理上下功夫。针对企业治理不够规范、管理不够科学等问题,引导企业培养现代企业理念,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企业科学决策,控制各类市场风险,提升质量品牌水平,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2.在健全企业制度上下功夫。引导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和金融产业发展要求,通过内部高管持股、引进股权投资机构参股等方式,建立规范的股份制企业制度,扩大股权性融资,建立企业发展纠偏和约束机制,提升企业的信用水平和多渠道融资能力。3.在构建企业梯队上下功夫。因势利导、因企制宜,全面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工作,鼓励优质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做好规范化股改和挂牌上市工作,提高企业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打造更多的成长型企业和领军型企业群体。
(三)促进投融对接
引导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增强主动意识,加强沟通对接,切实破解“信息不对称”、“供需不衔接”、“联系不紧密”等问题。1.加强统筹。各地各部门要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投融资对接会,梳理排摸各行各业需要重点支持的企业名单和资金需求规模,统一投融资信息,为各类金融机构、融资中介服务机构提供项目资源,促进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的有效对接。2.借助外力。积极举办各类创业大赛、股权融资路演、私募基金峰会等活动,吸引各路资本进入宁波,投资宁波的好企业、好项目。3.构筑平台。发挥宁波股权交易中心的作用,加快推进市级路演中心、“新三板”培训基地、中小微企业孵化中心等平台建设,打造宁波成长型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努力让各类企业得到一流的综合金融服务。
四、努力营造诚信和谐的金融生态
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共生共荣,离不开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各地各部门要和广大企业一道,坚持底线思维,加强金融监管,科学防范金融风险,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提升金融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强化政策引导
将金融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完善金融政策体系,大力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政府已出台《关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激励引导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通知》,各地各部门和金融机构要抓好政策的细化和落实工作,形成正确的政策导向和工作导向,让实体经济得到实实在在的支持与发展。要完善督查考评和奖惩机制,通过财政奖励、贷款补偿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项目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对已签订的融资项目,市金融办和“一行三局”要加强项目跟踪,每季度开展融资落实情况督查,杜绝“走过场”,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二)抓好风险化解
各地各部门对存在的各类金融风险,要做到心中有数、密切监测、积极破解,不断提高金融安全发展水平。下步,要在推进不良资产处置、担保链风险化解、联合惩戒机制建设等工作的同时,扎实做好打击逃废债工作。要深入开展打击恶意逃废债专项行动,严格排查涉嫌逃废金融债务的相关线索,健全逃废债主体“黑名单”制度,加大对企业不诚信行为的曝光和惩戒力度,形成强大的震慑力。要健全逃废债联防机制,司法机关要对担保人的“贷款诈骗”“违法放贷”报案,依法从严审查认定,防止逃避担保责任。市场监管、住建、囯土等部门要对风险企业有关财产的过户、变卖、转移、变更、假租赁等手续办理进行严格监督,切实营造良好的诚信经营环境。
(三)提升信用水平
加快实施信用体系建设工程,推动区域性、行业性信用信息系统建设,逐步构建全社会信用基础数据统一平台。要完善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基础的融资担保体系,加快组建政府性担保公司,发挥市级再担保公司的作用,探索建立小微企业信保基金,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获得信贷融资。要完善符合实际的企业转贷应急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实体企业利用政府性转贷基金进行转贷,缓解短期资金周转问题。要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和投融资服务机构扩大企业的抵(质)押品范围,在权利设定和保护上提供各种便利,切实增强工作合力
作者:裘东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