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托管机制中服务实体经济发挥的积极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托管机制中服务实体经济发挥的积极作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托管机制中服务实体经济发挥的积极作用

摘要:随着金融脱媒形势下大资管时代的繁荣发展,资产托管业务作为一种降低交易成本、增进委托信任、保障合同履行的制度安排,呈现出跨越式快速发展态势。资产托管业务从传统地服务于资本市场投资领域正逐步向服务于实体经济融资领域延伸。本文旨在通过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探讨资产托管机制在保障金融安全和服务实经济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资产托管;发展;金融安全;实体经济

随着金融脱媒形势下大资管时代的繁荣发展,资产托管行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呈现出跨越式快速发展态势,托管机制亦不断渗透到金融生活的方方面面。资产托管业务从传统地服务于资本市场投资领域正逐步向服务于实体经济融资领域延伸,已经成为各家商业银行战略转型主要发力点和中间业务新兴增长点。截至2016年底,中国银行业资产托管规模达121.92万亿元,和去年同期的87.7万亿元相比,增长39.03%;较2009年初托管委员会成立时4.1万亿元的行业规模,增长近30倍;2010-2016年托管规模平均复合增长率达53.06%,托管媒介社会融资总量的能力日渐提升。随着境内各项托管资产规模的迅猛发展,QDII资产的海外投资,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必将在各项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提升空间广阔。

一、托管机制成为保障经济金融安全的重要防线

托管机制的建立要追溯于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结构的完善。随着资管行业发展不断壮大,托管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托管机制在完善资产管理治理结构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实现了“三权分离”,即委托资产的所有权、管理权与保管监督权相互独立。托管机制不仅保障管理人利益,更优先保护投资人利益,成为促进经济发展、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防线。一是托管资产独立,业务风险隔离。托管机制的建立,有效保证了托管人固有资产与其托管的资产相互独立,不仅保障了所托管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托管人固有资产风险的交叉感染,有效隔离了业务风险。另外,在托管资产运作中,托管人将根据法律法规及相关合同约定处理划款指令,间接保障了托管资产的安全。二是信息公开透明,资产有效监督。作为独立第三方,托管人按照法律法规及相关合同约定对受托资产运作进行全面监督和核查,包括但不限于投资对象、范围、比例、限制等,促使管理人严格按照规定管理运作资产,间接保护了投资人利益。三是运营专业规范,营运成本节约。根据相关规定,托管人必须取得相应的托管资质,如证券投资资金托管资格、社保基金托管资格,且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系统安全、风险控制等方面均有严格要求,这就为托管人充分履职提供了专业保障。同时,托管人专业从事托管服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有着丰富的托管运营经验和规范操作流程,大大提高了委托资产的运作效率,且有效节约营运成本。

二、托管业务与互联网竞合共荣已成必然趋势

互联网革命降低了银行市场进入壁垒,余额宝、P2P网络借贷、众筹等不断冲击着银行业务,传统银行的业务优势不断减弱甚至成为阻碍。然而,资产托管业务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中反而觅得良机,成为受益者。有危必有机,由于资产托管业务紧跟大资管形势,相比传统银行业务响应迅速,在互联网冲击中仅仅抓住新生业务机会,积极与基金管理公司、P2P机构合作,开展各类创新货币基金托管和网贷资金存管,不仅实现了自身业务规模迅速扩张,也带动整个资产托管行业跨越式发展。互联网有全新的理念和思维,有先进高效的信息技术;传统金融有深厚的发展历史和优秀的金融逻辑、经验,二者有效结合,优势互补,相容共生,竞合共荣,共同催生了托管行业难得的发展机遇。托管银行应把握跨界竞合趋势,在现有客户、产品、平台等基础上,充分借鉴互联网理念思维,搭载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丰富托管产品线研发,强化风险控制体系,壮大平台支持,深度挖掘业务机会,积极参与扩大市场份额。

三、资产托管业务成为商业银行转型必选之路

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具备着强大综合收益的资产托管业务,更加从容地面对改革带来的冲击。作为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互通互融的桥梁,资产托管业务不仅能创造托管中收、汇划费等非利息收入,派生同业及对公存款,还能扩充客户基础、提供撮合平台、促进交叉销售,是银行业战略转型的重要抓手。人才和团队是托管业务发展的基础和核心要素。大资管市场瞬息万变,各项监管制度内容多、更新快,这就要求从业人员不仅全面熟悉资管市场新规,并且具备对各项创新技术规则的理解及运用能力。托管行应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法,建立分层次及领域的人力资源结构,培养的队伍既有基金、信托、保险等基础业务知识储备,又能深度挖掘客户资源,还能熟练掌握资产托管业务估值清算等运营全流程处理。

四、资产托管将呈现多元化、健康发展的态势

托管机制可以提升交易效率,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信息不对称。随着资本市场功能不断强化、金融体制创新不断深化、金融理财转型不断推进,未来我国托管业务将呈现多元、持续、健康发展态势。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是日积月累、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的过程,要充分依托商业银行先进的科技系统,全面调动银行整体资源,产品设计理念和意识推陈出新,从传统的估值、核算、投资监督等服务向资产管理、信息咨询、业绩评估、撮合交易等创新领域延伸,通过不断拓宽托管业务内涵,切实提高托管业务对于商业银行整体发展的综合效益。可以预见,资产托管业务作为国内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重要抓手,加速发展的趋势方兴未艾。经济新常态下,资产托管行业势必持续探索,为传统商业银行业务转型、为实体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参考文献:

[1]张鑫.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风险管理的建议[J/OL].中国商论,2016,(24):87+89.(2016-09-13)[2017-08-28].

[2]中国银行业协会托管业务专业委员会.2017中国资产托管行业发展报告.中国金融出版社.

[3]刀悦华.资产托管找谁家?[J].国际融资,2007,(06):14-15.[2017-08-28].

作者:彭宇 单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