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生物化学实验是连接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枢纽和桥梁。根据新修订的培养方案,更注重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因此对于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从课程模式、实验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医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综合性实验
生物化学是一门采用物理学、生物学以及化学等的原理和方法,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的学科,是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之一。生物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必需。通过实验教学,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同时为今后其他医学课程的学习以及科研的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和理论课相比较,实验课更具直观性、创新性以及实践性,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但是长期以来,生物化学实验教学通常会被认为是理论教学内容的验证和补充,并未基于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根据我校新修订的培养方案,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和研究,旨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
1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生物化学实验是以实践操作以及生化技术为基础的一门课程。课程所应用的实验技术涵盖了生物化学研究领域最常用,同时也是最基本的实验技术,比如分光光度技术、电泳技术、离心技术、层析技术,同时还包括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技术等。生化实验教学内容就是围绕着这些实验技术设立的。以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为例,生物化学实验一共安排了36学时,其中验证性实验8个,16学时;综合性实验1个,8学时;设计性实验1个,12学时。验证性实验所占的比例将近占到实验总学时的50%。同时,由于课程安排的时间相对比较固定且片段化,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都不能一次课完成,需要两到三次课才能实施完成,没有形成整体性、连续性,大部分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也只是简单的按照步骤进行操作,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体,部分学生在接受基本理论知识后,简单的、机械地按照实验讲义中的操作步骤进行,以期达到预期的实验结果。整个过程中,部分学生只是熟练的“操作者”。这种“教与做”的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及批判性的思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很难被调动起来。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也相对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考勤、书写实验报告等方面作为依据,无法有效地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学习效果。再者,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案例无关联,很容易导致学生对于实验进行的临床价值认识不够,为此也容易产生懈怠情绪,学习兴趣和热情不高。因此,从课程模式、实验内容安排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已经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创新型、科研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生物化学实验的改革势在必行。
2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建议
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限制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也限制了学生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的方式而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空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被调动[3]。因此,根据学校新的培养方案的要求,适应当前对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我们在保留原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优点的前提下,将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下面从课程模式、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这两年以来生物化学实验所进行的改革进行研究和讨论。
2.1课程模式的改革
根据不同医学专业新的培养方案的要求,对生物化学实验的课程模式进行调整和整合,以适应不同专业的需求。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将原有的生物化学实验分为了两门课程,分别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生物化学实验部分和医学机能学拓展性集中实践生物化学部分。新的培养方案修订后,增加了24学时,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综合性实验的内容和比例。医学机能学拓展性集中实践生物化学部分安排在教学周第17或者18周进行,学生集中完成。这样的课程体系的安排,一方面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生物化学实验常用的实验技术和基本操作,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2实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修订
根据新的培养方案,将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同时也依据不同的专业的培养要求,适当增加和删除了一些实验内容,减少了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增加了综合性实验的内容。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将实验教学内容分为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两大模块,建立了一门不仅突出学生医学专业特点,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综合性创新能力的实验课程。实验的内容选择操作性强并且实用性也强的实验项目,包括血清蛋白含量的测定、血清γ-球蛋白的分离与纯化、碱性磷酸酶的提取、比活性和Km值的测定以及分子克隆技术的综合性大实验,涉及到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多种不同的实验技术;涵盖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糖代谢和脂代谢、分子克隆等生物化学理论内容;同时也涵盖到了前沿的分子生物学常用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贴近临床和日常生活。在实验项目中,开设了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葡萄糖和案例分析。这个实验项目的设定,一方面使学生掌握血糖测定的各种方法以及测定原理;另一方面,以糖尿病案例为基础,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学会自主设计相应的检测项目,解释设计依据、临床意义以及可能出现的结果,并对患者的生活给予恰当的指导,培养学生分析、总结以及查阅文献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让学生更近距离地接触到科研,培养学生地科研思维,医学检验本科专业开设的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程,涵盖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临床检验、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等多门学科。可以说这门课程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部分是生物化学实验的进一步延伸,具体的实验内容是在教师科研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来,涉及到了分子生物学的常用技术,如基因组DNA的提取、PCR技术、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序技术等等,实现了科研与教学之间的有机结合和互动,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培养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并且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思维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3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实验考核方式主要通过实验报告的批阅,最终直接导致学生只重视实验报告的撰写,而忽视了其他的实验环节。因此建立全面、科学的考核方式和标准有利于客观评价实验教学的效果,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4]。新的考核方式从操作环节、实验报告、课堂提问以及实验操作考核等多方面对学生实验情况进行综合、持续性、全面的量化评定,加强学生对实验操作等环节的重视程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实验教学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
新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经过将近两年的实施,学生对实验教学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改变,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明显较前几届的学生有所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有较大的改观,从以前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现在主动去探索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幅度提高。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个别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不够重视,存在倦怠心理;实验考核方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医学机能学拓展性集中实践生物化学部分安排在教学周的第17周或者第18周,学生的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期末复习上,所以从精力、时间和学习态度上,都不利于实验的进行,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等等。面对存在诸多的问题,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和调整,以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是连接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枢纽。在今后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今后从事医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宋瑶,薛昕,邓凤等.医药类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2):20-21.
[2]余文静,邵军,肖斌,等.基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医学生”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文汇(下旬刊),2013(24):57,72.
[3]杨旭东,蒋晓刚,闫小飞,等.素质教育背景下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5):380-383.
[4]李欣,赵玉红,周浩.等.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3):161-164.
作者:宋桂芹 张效云 侯丽娟 常晓彤 董明纲 徐志伟 单位:河北北方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