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的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的思考

【摘要】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2018年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学科的发展趋势不仅仅立足于课堂教学,更需要拓展教学活动空间。要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思想政治学科的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的思想政治学科知识融会贯通,逐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青年一代。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学科核心素养

一、进一步把握新课程标准视角下的思想政治学科发展趋势

(一)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

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对未来教育发展做全面部署,即始终坚持以德为先,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4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开展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着力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促进高中人才培养模式转变。①《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对该意见予以具体细化和落实,明确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板块,主要关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创新素养,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2017年10月教育部出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强调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选择并确定活动主题,引导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中得到延伸、综合。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能发现问题,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深入分析,逐步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增进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上海市教委出台的《上海市高中7门学科课程标准调整意见》也明确,思想政治学科社会生活综合模块增加社会调查专题,要求学生结合社会热点,选择一个主题开展社会调查,运用所学的经济、哲学、政治常识分析、评价、撰写研究报告,②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生通过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习体验和感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获取知识价值,不断提升学术研究能力和社会调查能力,是新高考改革对学生关键能力提升的必备要求。

(二)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是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③其中,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此次修订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最显著亮点,也是思想政治课程聚焦核心素养的关键抓手。新课标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需要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和生活关切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关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必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一过程不能仅仅归结为学科逻辑的演绎,更要关注学习主体亲历亲为的思考和行动。把特定过程的体验作为课程目标来规定,把课程内容安放在活动过程铺就的轨道上运行,这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重点的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是成就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是提升学科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必然途径。

二、新课标视角下思想政治学科推进社会实践的现状分析

我们对上海市各类高中近200名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进行抽样调查,有54.55%的老师来自于上海市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13.64%来自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这对我们开展研究提供了一定样本的支持。接受调查的老师所任教的年级、职称的比例比较均衡,其中54.55%的老师为副高级职称,27.27%为中级职称。对“您觉得思想政治学科开展社会实践是否有必要”的问题,86.36%的教师认为思想政治学科开展社会实践非常必要。对“您认为开展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与国家出台的新课标是否紧密”的问题,68.18%的教师认为开展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与国家出台的新课标非常紧密。对“您认为开展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在什么板块的内容授课中进行比较适切”的问题,81.82%老师认为高一经济常识合格考的内容开展社会实践比较合适,相比之下,63.64%的老师认为高二政治常识合格考的内容较适切。如图所示:对“您认为基于新课标,思想政治学科推进社会实践最应聚焦的是哪方面的核心素养”问题,59.09%的教师认为最应聚焦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如图所示:对“您认为结合教材内容方面,应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的问题,90.91%的教师认为跨单元、多框题整合的开展更适合。对“您所在学校开展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的频率是多少”的问题,72.73%的教师认为自己所在学校开展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的频率为每学期一次。调查显示思想政治学科开展社会实践的活动次数,每个学校不均,但大多数认为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是需要坚持推进的。基于调查和分析,大多数政治教师认为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开展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新课标指出要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为政治教师深刻领会学科内涵,拓展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外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操作的建议。

三、探索思想政治学科推进社会实践的有效做法

(一)基于课程标准,设计单元教学活动

以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税收的基本特征及作用”为学习内容,上海的课程标准修改意见对“税收的要素、主要税种和基本特征”、“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设置学习水平为A,对“税收的主要作用”设置学习水平为B,对“依法诚信纳税”设置学习水平为C。我们以此为指导,将税收作为单元教学主题,设计了“学做税务人、体验职场路”的学科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分为前期准备、活动实施、后期跟进、总结展示四个环节。前期准备时,指导学生学习税收概念、基本特征、作用、诚信纳税等相关知识,联系当地税务部门,落实活动体验的时间、地点和工作岗位。活动过程主要是学生在税务所职业体验,从税务登记、办证、发票领用、发票认证、税单开具、税务稽查等岗位实践入手,学习了解税务机关的工作流程。在后期跟进环节,学生结合所学的政治学科知识,对体验活动进行文字梳理总结。在总结展示环节,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电子小报,交流分享体验感悟。学生通过走进税务所,与不同人群打交道,体验税务所不同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性质,在活动中清晰认识税收的要素、主要税种和基本特征,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税收的主要作用和依法诚信纳税的重要性。通过单元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对单元的知识逻辑联系把握更紧密了,也提升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观察分析问题、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切实做到政治学科理论联系实际。

(二)基于核心素养,整合教学内容,提升关键能力

以高中政治常识“政党制度”的教学内容为例,我们在讲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相关内容时,用整体的、全面的、联系的观点整合教材内容,将人民政协的概念、性质、职能、意义等知识加以统整,从理论逻辑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优化,以“模拟政协”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拓展学习《中国民主政治和政协知识》《政协提案及调研撰写知识》《协商、沟通、谈判技巧》等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的学科理论逻辑思维能力,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强大生命力和我国政治制度具有的独特优势,通过指导学生查找一年来国家和社会的重大热点新闻,特别是人民所关注的民生话题,甄别筛选归类,确定研究调研的方向;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有效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归纳提炼观点,撰写调研报告。我们坚持科学性和客观性的统一,指导学生从案由起因、现状与问题、对策与建议三个方面,从调研报告出发,形成提案。学生带着调研报告和提案参加模拟政协活动,亲身经历模拟政协新闻会,体验新闻发言人准确简练的陈述和随机应变的反应,体验模拟记者犀利独到的提问;学生以不同界别身份参加模拟政协界别小组讨论,探讨大家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为模拟政协委员完善提案出谋划策;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调研过程的视频展示和陈述,并快速回应评委专家的问题。学生全程角色模拟,充分体验了人民政协的运行机制,感受协商民主的优越性。学生通过对调研信息的采集、汇总梳理,学生的描述信息、概括归纳信息的能力得以提升。通过调研论证,辩证地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行性,从而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四、推进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的若干思考

(一)逐步理清课堂教学与学科社会实践活动的关系

课堂教学基于学科的逻辑,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间接经验,学科社会实践活动关注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而我们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应当是通过学习者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交互学习来实现的。④新课程标准要求思想政治学科的课堂教学要拓展教学资源和空间,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通过师生互动,在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中开展教学;还要与学科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中,将学科知识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中,在问题情境中理解把握学科知识。政治教师要关注课堂教学与学科社会实践活动的统一,关注活动设计的有效性、活动组织的开展、活动资源的合理运用、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等问题。要以学科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社会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成长。中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轨迹,始终是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变化以及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⑤,要使学生在学科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逐步在政治上成熟起来,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认同并坚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二)逐步形成关键能力与培育必备品格之间的逻辑关联

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发展的,学生在学科活动中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通过经验的获得重构知识。教师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应充分挖掘和整合各种资源,关联分析学生发展中的相互关系,科学合理地思考和架构学科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把握学科知识维度,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形成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体系。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建立自己与民族、国家之间的关联,通过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创设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在对信息进行筛选整理汇总统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清晰的逻辑思维过程,在活动中建构核心知识、提升关键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培育学生的必备品格,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进而培育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有担当的人,学生的思维能力、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得以提升。

(三)逐步完善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的综合评价体系

开展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依据2017年版的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要建立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发展性评价机制,重点关注学生在学科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和参与度,运用不同维度的评价方式,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采用依据统一标准、无标准答案的评价方法,通过学科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学科知识,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不同的观点,提出不同的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路径,综合评价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政治认同度、价值判断力、法制素养和社会参与能力,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⑥综合评价体系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多元评价,既对学生参与学科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做出评价,又对学生在活动中最终的表现质量做出终结性评价,全面、客观、科学地给予评价。我们不仅要看到学生在学科社会实践中的显效果,即学生在行为表现上所发生的变化;而且更要看到学生在学科社会实践活动后的隐效果,即学生在思想认识、道德情操、意志信念等心理上的无形变化。⑦新课程标准的出台,进一步推动新高考改革,赋予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新的评价指标与依据。思想政治学科应紧紧抓住这样的发展机遇,把握学科育人的规律,拓展学科的内涵与外延,进一步探索改革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新模式和新途径,让学生融入社会、关注社会,开展调查研究,掌握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和辩证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这正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思想政治学科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核心素养所表现的独特价值。

【参考文献】

①..张敏..中学生社会调查[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1):1

②..上海市高中7门学科课程标准调整意见[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1):11.

③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1-3.

④.杨九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55.

⑤⑦.方培君..析疑集.中学政治课信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1):21-22

作者:谈俊 单位: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