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心得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当前,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还存在认识不清、师资力量不强、制度建设不全等问题。对此,廓清认识、从构建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等方面来探索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的实效机制对高职高专院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实效机制
一、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的概念
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是根据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走出校园,面向社会,将课堂中所学理论运用于现实生活实践,并在现实生活实践中检验并深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认识的教学活动。与一般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同,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是具有独立性、完整性、计划性、正式性和思想政治性的一门课程。其具有单独的课程大纲、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考核和成绩评定等,并紧密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和逻辑框架内,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来设计和实施社会实践教学;相比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形式较为多样,更侧重实践性、应用性与现实性。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依赖社会资源,以社会为课堂,并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如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社会调研、基地参观等。学生在自身的参与过程中不断塑造和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从高职高专的学生角度看,当前高职高专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兴趣不高甚至略感枯燥,但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恰好符合他们活泼开朗、善于动手的特点,因此也受到他们的广泛欢迎与认可。根据笔者对五所高职高专院校部分学生的调查,有91.39%的同学选择愿意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活动,有86.1%的学生更加认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并且有62.9%的学生认为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教学对对理论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和认识,64.67%的同学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分工与协作精神的培养。
二、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的不足
(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认识不足
首先体现为对社会实践教学在思政理论课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根据笔者对五所高职高专院校部分学生的调查,在教师对社会实践教学的态度中“非常赞同的占19.8%,赞同的占57.5%,无所谓的占19.8%,反对的占2%,非常反对的占0.6%。这表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有20%左右的人对社会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1]这是因为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多的被认为是理论讲授的说教课,其包含的运用理论、验证理论部分常被不同程度的忽视。其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认识不足表现为对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的界定不清。人们往往把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等同于一般实践活动,对二者不加以区分,以至于在理论和实践中混用。再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认识不足表现为将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割裂开。当前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开展社会实践教学,不注重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的联系与衔接,二者甚至处于割裂状态。具体表现为:一是在社会实践教学中不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二是在社会实践教学中不去运用、理解及检验理论知识。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因缺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良性互动,就表现为较大随意性和盲目性。如一些院校在固定的月份或时间,不分课程、不区别专业、不论年级以前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的学习,采取一刀切的模式来统一安排社会实践教学活动,最终使得社会实践教学形同虚设,也难以实现应有的教学实效。
(二)师资力量不强
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需要教师有较强教学指导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长期以来习惯于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道受业解惑,面对大规模的社会实践教学,教师能力、精力都受到极大的挑战,常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一方面教师对此项工作不擅长,缺少对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的指导经验。一些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形式的选择上不注重学生自身的偏好、不注重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对学生采取统一的做法和要求,或相同的社会实践主题、相同的调研报告等,导致社会实践教学形式的单一,社会实践教学的效果也难以保证;另一方面社会实践教学无法实行课堂教学那样以大班或中班方式进行,上百的学生往往分成若干小组。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大都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并需要完成一定的科研和院系分配的其他工作,当面对诸如社会实践教学的选题、调查方案的制作、调查报告的审评以及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中的跟队指导等工作,教师大都处于超负荷承担状态。长此以往,在超负荷的工作运转中,再加上物质回报较少或者没有回报的社会实践教学,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难免会受到影响,最终也难以执着专一地投入到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指导中。
(三)制度建设不健全
在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的内容、计划、经费、监督、考评及经费等方面,不少高职高专院校缺少明确的制度规定。制度层面的不健全,造成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的诸多障碍。具体表现在:其一,社会实践教学内容和计划实施方面除零散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大纲等附带提及外,鲜有明确制度性规范,这就导致社会实践教学开展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其二,在经费制度方面,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上明确规定:“本科每生每年不低于20元、专科不低于15元的标准”[2],但经费的具体落实确有待监督与保障。一些高职高专院校教师指导百人以上大班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却因没有制度性的对工作量的核算二得不到任何物质回报,有的仅有当地出差一天几十元的补贴。经费制度性的缺失导致社会实践教学开展时显得捉襟见肘,也严重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其三,社会实践教学实施结果上缺少制度性、科学性的考核与奖惩,导致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起来有形式、无内容。在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具体指导了什么,学生在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中态度如何、怎么考核等这些问题没有相应的规定。缺少对师生的奖惩考评机制,一些师生在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中表现为人虽到、心已远。这即偏离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的初衷,也削弱教学效果。
三、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课程的实效机制探索
(一)廓清对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的认识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加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3]。社会实践教学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课堂教学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一起,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将知识、理论运用到生产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最终让学生通过切身实践经历,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懂、真信、真行,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不注重以社会实践教学为基础去运用和检验理论教学的成果,理论也终将表现为抽象与空洞。广大师生应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注重新时展呼唤新要求,培养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帮助学生不断了解社会、逐渐适应社会,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二)全面、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
首先,考核评价应详尽、全面。目前教师评定学生社会实践教学成绩多偏重学生的实践报告等书面材料。这种评价单一、乏味,仍属于知识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其对社会实践教学过程性中的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如意志品质的磨炼、组织能力的训练、团队精神的养成等方面存在忽视。对此,教师可规定过程化考核标准,考评的内容尽可能详尽,可包括社会实践主题的确立、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分工、实践过程中的点滴、实践结果的呈现等。学生可通过微视频、图片、照片、随笔等方式呈现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点滴与收获;其次,考评方法应客观、科学。在现有师资条件下每位老师常常要为几十甚至上百的学生实践教学成绩做出与其付出相匹配的客观公正的考评,实属不易。[4]对此,可实行多元评价主体参与评价,如学生、教师、用人单位、社会等。并将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考评工作纳入学校和院系教学督导范畴;最后,做好社会实践教学工作总结与表彰。对弄虚作假,糊弄过关等不良现象,教师通过评定出不合格等级,让学生意识到社会实践教学的严肃性。对积极参与,表现优良的学生,院系或班级及时给予表彰,并作为学生评选先进的必要条件,从而形成正向激励。
(三)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1.搭建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组织管理系统
首先,成立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的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包括校宣传部、教务处、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为组员,主要负责“明确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内容方式、教师职责、考核评定和资金拨付等,为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提供政策和方向”[5]。教务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对社会实践教学做整体规划,制定社会实践教学工作方案,审定社会实践教学大纲,下达社会实践教学任务、督查社会实践教学开展情况;其次确立以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团委为主体的工作小组,全方位开展与实施社会实践教学,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课程的管理,如编写社会实践教学大纲、制定社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规定社会实践教师的工作要求和基本职责、对学生社会实践成绩考核与认定等。
2.确保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数量与质量
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是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各高校应严格根据专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的师生比例规定予以配备外,还要充分发挥和运用各方面教育力量,如“发动党政管理干部为主体的管理队伍,以专家学者为主体的导师队伍,以教师为主体的指导队伍,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体的参与队伍”[6]。这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完成社会实践教学任务的主要力量。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就需多途径、多方式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社会实践教学指导能力。一是组织教师亲自参加社会实践,包括外出学习考察和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等;二是增加教师在社会实践教学指导能力方面的培训,坚持先培训再上岗的原则,并增加社会实践教学指导能力方面的内容,教师不能仅参加理论研修和新教材解读方面的培训;三是开展教师同行之间关于社会实践教学研讨活动。同一高校之间、不同高校之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就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中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对策,并就社会实践教学中一些好的做法、经验等彼此分享。教师之间信息的良性互动,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提前准备和防范,也能将别的学校一些好的方式方法结合自身实际加以改进和利用。
3.确保经费投入,加强经费管理
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经费主要用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辅助性费用、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教师自身参加培训以及各类社会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等方面。确保经费投入,高校首先应严格按照中央文件要求,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并切实用在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中;其次高校应争取经费的开源,多渠道争取地方政府及社会多方力量的支持,争取政策的支持,以增加经费投入。同时也应注意节流,使每一笔社会实践经费都用到实处,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价值和实际效益;最后,建立和完善经费管理和使用制度。学校须设立社会实践教学专门的账户,制定经费管理办法,界定社会实践教学经费使用范围,严格经费审批程序,并将社会实践经费纳入学校预算当中,实现社会实践教学经费规范化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黄蓉生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77.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的通知[EB/OL].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4]陈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51-152.
[5]孙丽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课程的实效机制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6):66.
[6]郭甸.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61.
作者:李炀 孟翠艳 单位: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