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浅析高校社会实践与党员培养的关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高校社会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对于人才的认知能力还是社会实践能力,都有着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社会实践对于党员培养也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尤其是在党员党性的塑造、党员思想的提升、党员队伍的建设等方面,能够带来良好的积极影响。尤其近六年来,随着从中央到地方对党建工作的不断重视,我们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和管理过程中,也要能够把握其和党员培养之间的关系,并认真做好相关工作。
关键词:高校社会实践;党员培养;关系;对策
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对于人才的认知能力还是社会实践能力,都有着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当前随着高校“第二课堂”理念的不断重视,高校社会实践体系建设和社会实践的质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此背景下,我们应当深入思考如何不断创新高校社会实践开展的形式和内容,持续提升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输出。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社会实践对于党员培养也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尤其是在党员党性的塑造、党员思想的提升、党员队伍的建设等方面,能够带来良好的积极影响,如果能够把握好社会实践和党员培养之间的关系,并有序做好各项工作的提升,将使社会实践在党员培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一、高校社会实践和党员培养之间的关系
(一)社会能够有助于提高党员队伍综合素质在高校党建工作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通过持续开展培训教育,以及在党员的吸收、晋升中把好关,来确保党员队伍综合素质能够持续提升。而社会实践和党建管理中的这一目标之间又有着较为明显的关系。主要是由于在社会实践开展的过程中,会有明确的目标、方针和计划,同时也会对参与社会实践的成员的认知和能力提出一定的要求,因此,促进社会实践常态化,对党员思想认识的提升,对观念意识的引导,对实践能力的丰富等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在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很多时候因为客观需要,也往往会采用一些合适的方式,加强对党员的培训教育,以达到促进党员思想认识,提高实践效果的目的,从这一点看,社会实践工作和高校党员教育、培训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交集和联系。
(二)社会实践能够促进党员思想认识的提升在培养党员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党员的集体主义精神、服务精神和较高的政治觉悟。而我们在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其目标往往是为了能够在社会实践中促进参与成员对相关社会现象的认知,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以绵薄之力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在社会实践的内容设置中,也往往会围绕区域内的社会结构、发展实际情况等。同时,在社会实践组织开展的模式上,也会充分挖掘自身资源禀赋,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的并向发展。因此,作为高校,如果能够通过社会实践,组织党员积极研究并探索一系列社会问题的现状、解决方法,将更加有助于提升党员自身的知识体系和现实发展的衔接程度,增强党员在认识层面为社会发展助力的把握,这些对于党员思想认识的提升而言,至关重要。
(三)社会实践有助于激发党员队伍的活力党员队伍能否有活力,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价值能否提升、党员自身能否更好成长和进步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在高校党建过程中,比较习惯于采取的方法还是用一些党章党规来进行约束,或者是采取一些一成不变的培训活动来开展教育,在效果方面总体上较为乏善可陈,在党员队伍的活力激发方面更是难以产生较为明显的效果。尤其是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年轻党员在思想观念上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多元化的意识越来越明显。而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有共同目标、统一组织和集体参与的活动,在开展过程中,能够解决一些党员在思想认识上的困惑,不断统一党员目标认识,凝聚正向精神,促进党员在社会实践中,在日常行为中多作更多贡献,产出更多价值。
(四)社会实践有助于促进党员成果产出对于党组织来说,能否有具体的成果产出,往往是评价党组织运行质量,党员作用发挥的重要尺度,但是目前在很多高校,对于党员成果产出的相关推动还是比较缓慢,成果产出效能底下,制约了党组织的作用体现。针对这些情况,要切实提升思想认识,狠抓机制建设和执行。一方面,要正确认识成果产出的价值与意义,确保制度、工作、任务始终运行在规范的轨道上。另一方面,要充分借助机制提升党组织工作效能,兼顾要点工作任务推进的效率与质量,各级党组织成员要结合自身承担的要点工作任务,积极主动思考、想法设法破题,形成成果价值输出。在此过程中,如果能够将社会实践和党员培养关系相结合,实施实践活动的常态化管理,进一步聚拢力量,强化活动效果,同时以“真正选取最重要、最需要的实践活动”为原则,兼顾兼顾党组织自身的精力、能力,将能力提升、思想觉悟提升、政治意识提升、集体精神提升作为实践活动的核心任务,将有助于党组织产出更多的有价值的实践成果。
二、如何促进社会实践在党员培养中发挥正向价值
(一)加强党的领导要能够促进高校社会实践有效带动党员队伍建设,首先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要把党的要求和指示摆在我们平时在社会实践工作策划、组织、实施等一系列工作的首要位置。集中力量做好对党的相关要求和指示的贯彻工作,抓纲带目,让党的先进思想和理念渗透于我们社会实践工作的方方面面,促进我们社会实践工作站上新台阶,把党建工作有效融入到社会实践的管理工作和创新提升中,通过加强党建工作来统一思想,增进我们对社会实践工作的价值共识,凝聚推动社会实践质量提升的正能量。
(二)在社会实践中提升党员综合素质要把握好社会实践和党员综合素质提升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注重通过社会实践来不断提升党员综合素质。具体措施方面,一是要在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加强对党员争先进位意识的培养,营造“争做活动先行军”的良好活动氛围,并要求党员队伍中的骨干成员身体力行,引导和感召所属团队人员共同进步。二是要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加强对党员的学习培训,比如可以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思路,整合成相应的培训教育素材,向党员进行传导,不断提升党员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在社会实践中还要加强民主建设,不断优化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通过良好的党组织氛围来不断激发党员的创造力、责任心。三是要在社会实践开展过程中着力加强对党员的跟踪考察,观察党员的吃苦精神、奉献意识、服务意识以及能力水平,全面把握党员在素质能力上是否达标。
(三)在社会实践中重视党组织文化建设,全面提升文化内涵首先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要在全体参与社会实践的党员中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风气,办实事、求实效,要引导党员同志在解决社会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中展示真才实学,树立个人形象。其次,要汇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开展的过程中,要大力弘扬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活动精神和工作热情,要引导党员看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蕴含的深刻价值,要让党员能够深信自己工作能够产生的深刻意义,并通过不断的传导、交流,聚集强大的“正能量”,鼓舞并团结全体党员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群策群力,共同克服困难,为党员队伍的成长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总而言之,要本着继承与发扬的原则,不断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丰富党组织文化的内容,深化其内涵,真正发挥文化力量对党组织队伍建设发展的精神引领作用。
(四)积极邀请一些理论和经验兼具的实践辅导老师在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针对培养党员能力和思想方面的需要,并结合不同党员的具体实际情况,在征得相关领导同意的情况下,积极从他校或者是社会机构中一些在教育、引导、培训等方面有突出作为和能力的人士来校为党员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指导,帮助党员真正获得在实际情况下能够用到的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要能够紧密联系党员,采用合适的方式了解党员的能力提升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改善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方式。
(五)坚持开拓创新,提升实践知识储备在组织党员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坚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强化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到当今外部发展的态势,牢固树立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的思想,对不断冒出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敢于挑战,通过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不断摸索和总结有效的党员实践活动组织和管理方法。同时,作为高校党组织管理教师,要注重工作能力的培养,要加强知识储备的积累,上到党组织班子成员,下到普通的辅导员,共同学习,做到知行合一,从工作中拓宽学习的范围,针对当前大环境下的知识迭代,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以提高自身内动力,促进工作水平的提升。同时,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适应工作的需求,用新的思维去发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注意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党员培养工作的需求。
三、结论
社会实践活动是现代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建设“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社会实践的各项外在条件都得到有效补充的基础上,我们也应在党员的培养和提升上倾注更多精力,按照“以党建为目标、靠实践来补充”的目标要求,全力做好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为高校党员的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10-18.
[2]吴霞.浅谈新形势下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思考[J].青春岁月,2012(2).
[3]易建生.高校党建工作的水平提升和工作艺术[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
[4]王熹.新时期加强高校社会实践工作的思考――以科学发展开创高校“第二课堂”的新局面[J].中国集体经济,2011(5).
[5]魏培徵等.高校第二课堂与高校党员创新素质培养的关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99-102.
[6]王多明.整合一二三课堂教学资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昌吉学院学报,2008(4):54-56.
[7]魏培徵等.高校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关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99-102.
[8]李华.大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98-99.
作者:黄娴 单位:河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