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社会实践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路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社会实践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路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社会实践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路径

[摘要]系列重要讲话多次论述了社会实践对于青年教师、学生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社会实践作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从办好社会实践的三向维度着眼,提升社会实践的高度,扩展社会实践的广度,挖掘社会实践的深度。在开展社会实践主题教育活动探索过程中,应从创新主题内容、创新工作形式、创新宣传推广三方面发力,做好方案设计、普及科学方法、提升实践效果、建设长效机制等,实现实践育人的实时化、全程化、纵深化,确保社会实践的育人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社会实践;思想政治工作;宣传推广;现实路径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长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充分发挥社会实践作用,在实地调研、志愿服务中提高教师立德树人水平、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意识,营造理论联系实际、师生服务社会的良好氛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

一、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变革的加速期、经济转型的关键期,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环境日益复杂,面临不少新的情况:一方面,社会问题复杂化,主流思想文化面临的挑战愈发复杂;另一方面,网络技术迅猛发展,改变了社会交往和生活方式。这都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社会实践主题教育活动组织高校师生直接接触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进而提升思想政治认识的作用和优势愈发凸显。多次论述了社会实践对于青年教师、学生的重要意义。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寄语广大青年,“要坚持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2]。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有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都必须躬身实践。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3]。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教导“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以及校内各类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对拓展学生眼界和能力、充实学生社会体验和丰富学生生活十分有益”[4]。深入研读关于社会实践、青年发展、学生成长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可以总结出社会实践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道路和基本特色。开展社会实践,有助于高校师生磨炼专业技术、提升人文素养、培育精神品质、拓宽思路视野,最重要的是有助于高校师生了解新时代中国的国情实际,更加自觉地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开展好社会实践的三个维度

开展社会实践,就是要抓住当前大学生和青年教师的思想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把党和国家对他们价值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要求转化为其自身的思想观念和政治品质,并在此基础上转化为相应的行为和行为习惯,实现从“外化-内化-外化”的思想转变过程。以社会实践为抓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着眼以下“三个维度”。

(一)社会实践的高度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师生思想认识的作用,其前提是提高活动高度,不断学习、吸收、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社会实践。北京团市委于2016年首创“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主题教育活动。2016—2019年四年来分别结合“十三五”规划、党的胜利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历史事件,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精神等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每年设置一大主题、引领十大专题,如2018年结合党的胜利闭幕、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召开在即等历史契机,实践主题为“青年服务国家———学习践行青春奋进新时代”,并结合实事要点设置“精神学习宣讲行动”“乡村振兴青年作为行动”“绿色北京世园助力行动”等十大专题行动,引导师生自觉学习、宣传、践行党的理论和政策,坚定教师政治立场、提升教师育人水平,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社会实践的广度传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面向本科学生,在活动宣传和推广方面存在不足。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育人作用,必须着力提升社会实践的广度。一是扩大覆盖面,结合不同年龄、学历、特长的师生实际,修订传统上主要面向高校本科生的实践活动方案为面向涵盖大专学生、高等院校本科学生、高等院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相关教师的专项方案,提高师生参与度;二是做好宣传推广,结合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优势,充分统筹运用电视、报纸、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宣传媒介,运用融媒体平台对实践活动内容和成果进行宣传推广,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

(三)社会实践的深度开展社会实践不是简单的发起活动倡议,动员师生选择主题参与其中、走马观花、撰写流水账。而是精心策划、多方调研、深入学习研讨,制定逻辑清晰、条理清楚、结构合理的社会实践主题教育活动方案,指导师生从课题方案、队伍建设、物资保障三方面进行充分实践准备,在吸引力、实效性、影响力上下功夫,深化实践过程和实践成果两方面的效用,真正以实践为载体,统筹社会资源、坚定理想信念、深化育人效果。实践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设置主题、自拟课题、5—10人小规模组队乃至20人以上大规模组团;在宣传动员、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开展评奖评优,做好宣讲示范。在设置实践主题准备实践方案的过程中、在实地调查研究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在总结实践成果撰写调研报告的过程中、在进行评奖评优宣传推广的过程中,多层次、全方位地贯彻思想政治育人工作,做深做实社会实践。

三、发挥社会实践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现实路径

社会实践可以引导广大青年了解国情、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可以充分统筹、调动社会资源,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辐射效果,建立长效育人机制。在充分认识社会实践重大意义的基础上保证实践活动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从而充分促进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创新主题内容,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精准对接需求要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学习贯彻对北京重要讲话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下设置社会实践主题。同时研究并结合当代青年思想特点,结合社会发展时事热点设置各类实践专题和具体实践方向。要特别注意结合当代青年教师的思想意识和工作生活特点,鼓励青年教师带着课题投入社会实践之中,切实实现教学相长,推动青年师生共同提升思想政治意识。

(二)创新工作形式,有效对接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要保证实践育人取得良好效果,广泛吸引青年师生和社会各界参与其中,就必须创新工作形式,结合高校师生特长和社会需求,结合上级指示精神和社会资源现状,系统谋划、精准对接、全面互动,保障实践活动取得良好效果。“青年服务国家”暑期社会实践主题教育活动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学校首创“双众筹双中创”的实践模式。“双众筹”指的是面向高校师生众筹实践项目,面向社会企业众筹实践支持;“双众创”是指动员相关高校团委牵头专题行动,协调对接相关国家部委团组织(或业务司局)、对口部门支持对应的专题行动。“双众筹双众创”的实践模式,充分调动、有效对接各方资源和需求,为实践活动把好方向、做好指导、用好成果。

(三)扩大宣传推广,结合传统媒体平台和新媒体技术提升宣传效果一是对实践过程和成果中出现的先进事迹进行深度挖掘,做好总结推广;二是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注重创新性、时效性、灵活性,在网络上即时有效传播社会实践各项主题内容和实践实况;三是着重掌握网络舆情,在注重实践活动效果的同时把握青年学生思想导向,多层次、多方面做好思想引领工作。“青年服务国家”暑期社会实践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和新载体主动作为,布局全新宣传渠道,寻求与新闻媒体和互联网企业的深度合作。2016—2019年,新华社、北京卫视、新浪微博、网易新闻、百度明星号、《北京青年报》等新闻媒体对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给予了专题关注。在充分运用传统媒体的同时,引入新媒体前沿技术,重视个性定制产品的开发,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设立相关账户,通过这些平台实时全网直播实践过程和内容,第一时间满足家长、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关注和期待。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载体,社会实践需要党政机关、高校部门、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共同投入、共同关注,从办好社会实践的三向维度着眼,做好方案设计、普及科学方法、提升实践效果、建设长效机制,实现实践育人的实时化、全程化、纵深化,确保社会实践的思政育人效应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4].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0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279.

[3].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4-26).

作者:崔洋 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