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学生专业社会实践活动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学生专业社会实践活动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学生专业社会实践活动探究

摘要:由于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任重道远。构建完善的学生社会实践安全保障体制成为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提高并完善学生综合能力同时也离不开校企合作。在此背景下,文章将结合校企合作过程中的专业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学校、专任教师、企业管理人员、学生等多方联动下的社会实践保障路径,在积极发挥各方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机制提供范式。

关键词:校企联动;社会实践;安全保障

众所周知,社会实践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责任意识和动手能力,更是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及提升的有效途径。因此,全国高校均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层面组织综合类社会实践服务活动,而各个专业也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也可以称其为专业社会实践活动[1]。在以增强学生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的高职院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开办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现状分析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开办的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致力于打造政、校、行、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行业中已具有较高影响力。学校定位准确,发展明确,专业开办具有前瞻性,有着较为丰富的家政专门人才培养经验。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和健康服务产业发展需要,具备必需的家政服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家政服务专业核心职业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可持续能力,可胜任家政服务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家政服务专门人才。并在此目标下探索建设现代标准家政服务综合实验室,以适应现代家政服务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具备一定行业应用背景的现代家政服务技术人才。为了夯实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家政服务专门人才,综合性的专业实训项目建设迫在眉睫。为顺应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成为必然,而如何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安全保障体制又成为实践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开展学生专业社会实践工作能够通过开展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质疑、自主应用等自主学习活动,使得学生的情感、智力、能力等诸多方面得到有效的“自主发展”;同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离不开与企业合作,其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需要依托于企业内的实践操作,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也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来强化校企协同育人[2]。在校企联动下,秉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对家政服务专业在校生专业社会实践的技能培养,实践教学安全保障体系创新路径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高职专门人才培养,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供保障。

二、校企联动下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社会实践的开展及其安全保障体制研究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注重社会实践的开展,其中各专业更是不断开拓以本专业特色为主打的社会实践专业社团,以专业为背景、全体学生为成员、专业教师全员参与的形式,涌现出非常多的专业社会实践典型,其中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成立“馨语心家”专业社团,为专业实践夯实基础,并以此为依托提升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专业素养。同时,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更是依托多家家政企业,以校企联动为契机,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构建学生专业社会实践教学安全保障体制,进行校企联动下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

(一)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发展路径

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经过科学论证将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分为三个方向。方向1:养老服务方向,主要任务是老年照护、养老机构运行管理、老年社会工作;方向2:母婴服务方向,主要任务是母婴照顾、家政服务企业管理、妇女儿童社会工作;方向3:病患服务方向,主要任务是病患照护、家政服务企业管理、医务社会工作。三个专业方向均设置有相关实践类课程及活动。下面将主要从养老方向出发探讨、分析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养老服务方向岗位胜任力。首先,可以将养老服务方向的老年照护和管理的基准性胜任力归纳为:具备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和职业技能;具备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能力;具备开展老年人日常照护的能力;具备开展老年人的健康指导、疾病照护的能力;具备开展心理咨询、疏导等维护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能力;具备开展老年社会工作的能力。而鉴别性胜任力为对现代健康服务业的发展要求和前景有较全面的理解,可以归纳为:能用心思考职业发展规划,有较明晰的职业目标和思想准备;热爱健康服务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在工作中体现“人之健康、吾之健康”的职业观,并有为之奋斗的工作热情;具有良好的人际理解和沟通协调能力,工作严谨细致,有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和岗位工作开拓性思维;结合本职工作具备开展社会调研,并对老年人群开展健康指导和社会工作的能力;老年服务技术的开发能力;老年服务机构日常管理的能力;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协调管理的能力。在进行人才培养目标时,将其能力结构归纳为具有老年照护服务、老年心理咨询与服务等能力;具有掌握老年人营养配餐的能力;具有养老服务机构经营管理能力;具有组织开展老年人社会活动的能力。在人才培养方案的驱动,以及高职院校对学生高技能、高素质的要求下,希望学生能够做到:第一,具有正确的专业思想,对本专业的性质、作用和价值有明确的认识,愿意以本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服务,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第二,具有务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工作负责,有计划、有条理,精益求精,对人对事正直、诚实,对解决养老服务中的各类技术难题能不断钻研、创新。第三,具有团结合作精神,能与同事互助合作,在养老服务团队中起到组织协调作用。第四,工作有计划、有条理,懂得有序地安排养老服务活动,并在其他相关的管理工作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第五,有一定的组织教学培训的能力。懂得如何示范技术操作和进行讲解,懂得养老服务培训的基本教学方法等。人才培养方案要能够顺利达标,除了要科学合理地制定课程及课程理论内容外,实践内容必不可少。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发展路径需要高职院校重视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专业社会实践能力。

(二)校企联动下专业实践教学探索及安全保障体系分析

1.以课程为依托,校企联动下的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安全保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与多家家政企业签订实践教学基地协议,有着丰富的校企合作资源,双方主要是在专业课程建设、学生专业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在课程开发、学生自主学习方面进行教学创新。首先,查阅相关文献,掌握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动态,做好前期理论知识准备工作。其次,深入企业调研,掌握企业发展现状,与企业共同商定学生实践教学创新路径内容。具体如下:以专业核心课程“家庭管理实务”“老年社会工作”“老年活动组织策划”等课程为依托,合理规划校企联动下实践教学创新路径,需要将学校、企业两方面承担的教学、实践内容沟通讨论清楚,将可在学校实训室上课的实践课程项目和可在企业实践场所上课的实践课程项目进行项目化分类,以便设计实践教学创新路径。(1)校企双方任务科学分配。与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课程建设讨论,确定学生专业社会实践教学中双方承担的具体教学内容,进一步明确学校、企业在实践教学创新路径中扮演的角色,为该路径顺利实施夯实基础[3]。校方主要是在学校理论知识学习及学校实验实训中的技能提升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也会积极配合社会实践的开展,宣传社会实践安全知识,确保学生树立起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安全意识;与此同时,企业将会在学生开展专业社会实践过程中与校方一起保障学生的安全,通过学生数量核对、信息核对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反复确认学生安全问题等,多渠道、多途径地保障学生安全。在此过程中,校企双方不仅科学分配教学实践任务,更是共同承担并合理分配社会实践安全工作。(2)校企联动下的实训室安全教学实践。家政实训室完成所有理论课及部分实训课的教授工作(互动、自主思考增多),主要由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完成。目前,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家政实训室设施齐全,能够开展学校小班化课题教学,使得在实训室开展学生“自主发展”实践教学探索成为可能。运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实践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其自主发展,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实操内容项目化教学设计,让学生在项目模块中循序渐进地学习专业技能,同时在教授专业技能过程中注意情景模拟和学生实操练习,并对其进行专门项目考核,增强学生对技能操作的重视程度,夯实专业社会实践基础。安全保障方案:此环节主要是在学校家政实训室展开,从意识提升和硬件改善两大方面来保障安全。首先,必须加强对实训室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树立起实训室安全意识,要求学校、专业、任课教师等多方共同协同完成;其次,硬件方面应从学校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在安全前提下保障学生实践项目顺利开展,由学校层面完成;最后,实训室管理人员要做好管理工作(实验员教师安全意识强化、课程课代表全程协助实验员教师开展安全检查、宣传工作),不仅落实夯实实训室安全责任制度,更要做好实训室的定期安全巡查和督促工作,使学生校内基础实训得到保障。2.以项目为依托,校企联动下的社会实践中的安全保障(1)校企联动下的企业实践中的安全专业社会实践。企业课程教学任务是如何安全地把学生放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依托场景进行项目化练习和实地练习,对学生安全顺利地开展专业社会实践提供良好的空间。安全保障方案:首先,做好校外社会实践的安全预案和安全教育工作,主要从学校层面展开。目前,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外社会实践方面有着严格的程序,需要在教师反复强调安全问题并制定安全预案的基础上,由学校提供统一的外出申请单,再次明确出行的具体时间、地点、安全预案内容;其次,所有外出学生均需手写须知说明并签字,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最后,相关指导教师与学生活动负责人全程跟随,并通过微信、QQ、电话保持联系,不仅实时掌握大学生社会实践动态,同时也能够及时解决他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校企联动下的社区实践中的安全专业社会实践。由于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社会实践主要依托本专业养老方向开展,因此势必会在开展过程中,跟随企业或社会组织前往社区进行社会服务工作,养老院、社区均为养老方向学生专业社会实践开展的重要场所。在社区内开展专业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会与更多的社区内老人接触,并开展服务,在此过程中更需要注意的是老人在参与专业社会实践活动时的安全问题。安全保障方案:第一,学生需要做好相关的专业社会实践方案,主要针对活动方面,同时作为教师需要对其方案的可行性及安全预案做指导(包括活动类型是否适合老人等方面),保证在能够正常开展活动的同时,安全有保障;第二,开展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通过安全教育讲座让学生在服务的同时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第三,在社区活动开展前进行安全温馨提示,让参与专业社会服务的老人同样具备安全意识;第四,与企业及社区负责人共同开展活动,打消老人的疑虑,更安全、顺利地开展专业社会实践活动。(3)专业社会实践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为方案开展保驾护航。在进行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的班级内,教师及时与学生沟通,做好学生对相关实践教学新路径的满意度调查,并在问卷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及时修改教学方式方法,向依托单位进行实时反馈,以便更好地进行校企联动下的专业社会实践活动。校企联动下高职学生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及其安全保障体制的研究为家政实践教学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并能够进一步完善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高职院校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及家政公司培养技术全面、娴熟,专业素养高的高级管理人才提供了实践教学参考。

参考文献:

[1]陈智茹.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教学模式研究与实验[J].学周刊,2012(1):114-115.

[2]东升,高长江.高职院校与家政企业打造高质量家政人才的创新思路[J].继续教育,2012,26(3):29-31.

[3]皮洪琴.论高职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J].职教论坛,2012(21):58-61.

作者:唐小茜 葛盼盼 单位: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