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理论课程与社会化实践契合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理论课程与社会化实践契合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理论课程与社会化实践契合浅析

摘要:当学生升入大学学习时,在理论课程学习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社会实践能力的重点培养,为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做准备。调查发现,具备社会实践能力的学生能更好、更快速地融入社会,胜任工作。因此,作为高校教育,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化的教育,只有具备一定社会实践能力的高校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高校教育;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改革

在高校教育中,不仅要加强理论课程的教授,还要注重社会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管理。理论知识终究只是书本上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与意义,但是运用到社会实践中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即把理论知识实践化、应用化。社会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就需要高校结合理论课程的设计,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可以实现的实践计划,组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毕业后能更好地步入社会、融入社会,增加工作的自信心,提高用人单位的满意度[1]。

一、社会化实践教学的概述

在高校教育中,社会化实践教学理念在1992年产生,最初,社会化实践教学主要是表现在对社会教育推广,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以此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的社会人才。但是,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中,这一理论还未被广泛地提及,因此在传统的教学教育中未被广泛地运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教育教学的改革,新课改的提出,在现阶段高校教育过程中,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已无法适应现阶段社会人才需要的发展。因此,在当前一些高校教育中,将社会化实践教学纳入教育计划中,学生通过在社会环境中的熏陶和实践,对适应社会以及理论课程实践的能力将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当前高校教学教育中,不但要教育出有一定理论知识能力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社会化环境的实践,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2]。

二、高校社会化实践的必要性

(一)是大学生理论学习的必要条件

高校教育中,社会化实践的教学是理论学习的必要条件,也是对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高校学生适应社会工作、社会环境、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理论教学主要是针对课本理论知识、业务能力等方面的理论培养,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但是,在高校教育中,不同于小学以及中学的学习,只是注重理论知识,以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到了大学,特别是针对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理论课程来说,不但要注重对理论课程的学习,还要针对学生的社会实践动手能力加以培养和训练。

(二)是高校教育理念创新的必然条件

在我国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中,中学教育主要注重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但是进入了高等教育教学中,高等教育主要是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一个启发和培养。在高等教育教学计划中,要以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专业素养进行进一步启发,正确引导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同时提升自己社会工作实践的能力。因此,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变革,是当前高等教学教育改革的必然,也是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高高等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必然条件。

三、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育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国家特别提倡和注重

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可是,纵观当前一些高校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在实际的教学中,对教育教学计划的创新改革还不够,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还处于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在学生个人能力的评价中,还是停留在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而忽略了真正的实践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过于忽略,使学生的社会实践适应能力得不到有效地提升,在毕业后进入社会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适应社会环境的障碍,无法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工作中,特别是针对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学生只是注重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经过更社会化的实践动手培训,从而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将有一段时间的适应期[3]。

(二)教育管理模式缺乏创新性

在当前的高校教育管理中,一些高校还运用比较严格的制度化管理学生,限制了学生的自由,特别是一些高校习惯于中学式集中化的教育管理,但是忽略了集中化制度教育管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个人特长方面的培养将会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因此,过于严格的制度化教育管理模式对当前课改高校教育中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已不适应于高校教学教育中。

(三)社会化教育实践资金投入不够

对于社会化的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都需要有一定的经费支持,但是不同于中学学生的部分开支,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需要在社会中去实践,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但是在当前的一些高校教育中,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资金投入还存在一定的缺口,无法更好地满足现代化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因此,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无法更好地适用于高校教学教育活动,对高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产生了一定阻碍作用。

四、在高校教育中社会化的具体实践应用

(一)高校社团管理的社会化

在当前的高校教育和学生实践活动中,社团活动也是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组织能力和适应工作的能力。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加强社会化的实践,其含义也就是在高校教育中,将社会化和社会实践融入到高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4]。高校的社团管理,也就是在学校活动中要经常有组织性地开展一些比较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丰富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都具有比较有意义的推动作用。高校社团活动的开展,要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生,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进行更加精确化的分类,学生也可以结合自身的能力以及学习任务的计划和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比较擅长且比较感兴趣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学习、生活积极性。高校社团活动社会化,不但要结合学生学习的情况以及社会环境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化的设置,更要加强与理论知识的接轨,提高活动的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参加活动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进一步营造一个具有较好氛围的高校社团活动氛围。

(二)体现实践活动的社会化

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除了要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还应该结合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增设一些比较有意义的社会化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重视校外课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利用学校的资源,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一些比较有意义的活动,例如,利用假期进行顶岗实习、去厂区参加实训,不但可以锻炼学生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的优良品质,还可以有效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融入社会环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高校教育社会化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仅只是注重活动的组织实施,在学生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后,还应该结合学生实习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估,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作出更加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对学生毕业后融入社会工作具有一定的引导和指导作用,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在毕业后工作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

(三)实现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社会化

在高校学生的教学教育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思想教育也非常重要。高校学生的思想思维模式更趋于成人化,不能等同于中学学生的思想思维模式,因此,为了促进学生在毕业后能快速地融入社会,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活动的组织也非常的重要。高校教育在进行学生思想活动教育时,应结合学生自身的思想情况,实现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社会化,首先比较重要的就是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学生阶段,大多还处于独立思考能力较差的阶段,对于社会的认识也比较少,更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如果不进行良好的社会思想意识的引导与教育,将会产生不良影响。要逐步引导学生在面对社会问题时,首先要经过比较冷静的思考,不断提升自身主动承担的责任意识,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五、高校社会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措施

在当前的高校社会化实践课程的设计实施中,要以现实情况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以及社会实践的需要,社会化的实践还应该以高校教学相辅相成,将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教学模式创新实施。实现高校社会化的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一)整合高校教学资源、适应社会实践需要

在当前的高校教育教学中,理论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作为学习考察的重点,社会实践能力的考察也是当前学习的一个主要内容,社会实践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所不能忽视的重点。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为了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更好地提高学生步入社会后的责任感以及工作能力,在校学习课程中,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理论课程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有效提高高校教学质量[5]。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生活和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学习主动性,以此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创新高校课程社会化教学模式,拓展教

学资源的合理利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先进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这在另一方面对高校的社会教育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当前高校教学社会化教育模式构建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高校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6]。

(三)创新高校教育社会化教学模式,增强高校教育的实用性在当前的高校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过程中,想要得到更多的突破,达到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目的,在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上,必须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需要,积极组建更加有实效性的社会化实践活动[7]。

(四)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增强高校教

育社会化实效高校教育中教师的素养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教学质量的效果,在现阶段的高校教育中,对教师的高校素养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当前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效果比较重视。高校社会化教学必须立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生自身能力的实际,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学校要积极组织相关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教学社会化效果质量。对于高校教育教学来说,高校社会化的实践课程以及实践活动的社会化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高校社会化实践活动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同时社会化教育变革也非常重要。但是在传统的高校教育中,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以学生为中心,只是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进行社会化的实践活动。因此,在现阶段高校教育模式中,要结合实际需要,联系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更好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社会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8]。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现阶段的高校教育模式中,为了有效实现高校教育理论课程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相互配合,共同进步,在当前新型的高校教育模式中,践行“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将理论知识课程的学习与专业社会化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模式改革创新,可有效提高高校教育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作者:李蕾 单位:河南城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