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探析如何促进社会工作人才投入农村建设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第二,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建设是农民能力建设的重要条件。农民能力的提升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属性,也是改变我国农村面貌,树立文明新风的必然要求。目前,外在市场压力较大,农民自信心受损,出现身份认同危机。社会工作极为重视资源的提供,更强调能力的提升,注重发展深层次援助。社会工作者通过深入了解农民的困境,正确评估他们的需求,培育和增强农民的觉醒能力;通过专业方法的运用,让农民认识到自我价值,有效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农民同行,鼓励农民广泛参与,促使其实践能力的提升;激发农民的潜力,赋予其改善自我生活的力量。可见,推进农村社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社会工作人才在能力建设方面的专业优势,对增进农民能力的提升和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第三,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建设是农村社区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的社区发展强调社区居民自下而上的合作参与,争取外部资源,自主决定资源的开发利用,其目标是注重社区居民的能力建设,以及在社区能力建设基础上的经济、社会、资源和人口的可持续发展,焦点为社区居民的合作组织建设、能力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种社区发展模式,其核心是培育社区居民的参与合作精神和建立合作化的多元村民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合作精神的培育和合作化的多元村民组织的建立不是靠简单的外部培训和行政动员就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长期的扶持、培育和在行动中学习,这就需要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者,而非行政化的社区工作干部。
二、农村社会工人才队伍的现状及其建设的困境
(一)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现状
1.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缺乏
缺乏专业性人才是我国农村社会工作队伍的基本现状。自我国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到现在,每年有相当数量的受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毕业生,但由于社会工作在社会和公众的认知度不高、就业岗位的有限性和就业需求的相对封闭性等原因,使得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困难,从事与专业相关职业的并不多,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流失非常严重。再加上我国农村社会正处于急速的转型期,乡村社会的空心化,农村经济的发展迟缓,农村收入不高等原因,留城工作成为农村生源地大学生的首要选择,专业社会工作人才进入农村、服务农村、扎根农村的少之又少。近年来,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高农村干部素质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所实施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吸引了相当多的大学生从事农村社会工作,但这些大学生村官中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几乎没有。
2.现实社会工作者职业素养不高
农村现实社会工作者主要是政府或准政府组织中实际从事农村工作的人员,目前主要是由乡镇干部和村干部构成。乡镇干部对农村、农民有所了解、有一定的农村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但他们的工作方法是行政化的,“官”味很浓,“上情下达”是主要的工作内容,执行上级下达的任务是其主要的工作目标。村干部是农村社会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但作为乡镇政府和村民的双重人,其工作内容主要是综合治理、文明创建、计划生育等行政性工作任务,在工作方法上主要以农村的社区情理处理村庄事务和村民纠纷。这些实际从事农村工作的乡镇干部和村干部人员价值基础缺失、理论知识缺乏、专业手段不足、工作内容单一,不具备专业社会工作者应有的职业素养,难以实现社会工作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功能定位和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农村社区需求。
(二)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困境
1.相关人员对社会工作的认识不足是制约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原因
受我国国情影响,政府相关人员对社会工作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部分领导干部未曾听说过社会工作,相当多的领导干部对社会工作知之甚少,政府官员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不高;部分领导干部虽对社会工作稍有耳闻,但却把社会工作混同于一般的行政工作或群众工作,将社会工作者等同于志愿者、民政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等概念认识不清,对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有的政府官员把与社会工作相关的工作者都称之为社会工作者,着力筹划自己管辖领域的岗位尽快与“社会工作”职业挂钩,出现“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概念泛化现象;绝大多数地方领导干部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疲于“上项目”“抓经济”,不注重社会服务的发展,对社会工作的功能定位缺乏足够的认识。领导干部对社会工作的认知状况,严重制约着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也很难将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2.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是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障碍
目前,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受到较多的资源限制。由于农村的基层政府对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服务投入和支持的不足,社会福利服务基础设施严重短缺,官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发展受限,甚至出现运转困难、萎缩现象,不能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提供赖以生存的就业岗位和发挥专业才能的空间;民间的社会服务机构在社会服务项目的投竞标过程中与官办的服务机构相比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而且不能享受公益性组织的税收优惠,影响了民间资本对社会工作领域的投入,制约了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农村社会工作者工资薪酬和待遇偏低,不能使优秀的社会工作者心系农村,长期服务农村,造成了农村社会工作人才流失严重。
三、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选择
第一,要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对社会工作的认识,这是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认识的高度决定行动的力度。凡是领导重视的地方,社会工作推进力度就大些,推进步伐就快些。我国很多地方社会工作队伍建设的实践表明,那些社会工作队伍建设能够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的,都是因为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因此提高和转变党政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的认识,是当前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人事部、民政部等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领导部门应通过下发文件、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开展异地参观交流等方式,提高领导干部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增进领导干部对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功能的理解,提升他们对社会工作应对农村社会问题的信心;各级领导干部应紧跟时代的发展,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社会服务和经济建设并重,树立社会服务理念,重视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自觉性;各级政府还应根据我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制定本地区的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发展规划,把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人才规划之中,并制定详细、具体的实施方案,推进本地区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第二,要增加对农村社会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提高社会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这是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突破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资金瓶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政府应增加对农村社会服务投入的力度,加强农村社会福利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开办新的官办社会福利机构和支持现有的官办社会福利机构的优化升级,为专业社会工作者从事农村社会工作提供就业岗位和工作平台,吸引专业社会工作者服务于农村;建立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机制,扩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范围,提高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资金支持力度,创造和扩大农村社会工作者从事社会服务的服务空间;调整政府投资社会服务的投资结构,对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开发项目进行相应的倾斜,设立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社会工作的人才开发、人才基地建设、人才培训教育等[4]。其次,政府应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秩序,优化社会服务领域的竞争环境,为民间社会资本进入社会工作领域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制定和完善社会服务领域的法律法规,给予社会服务机构的社会服务以政策上的优惠,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社会工作领域,拓展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的工作空间。再次,农村社会工作者福利待遇应参照当地公务员福利待遇给予相应的薪酬,并完善激励措施,切实提高农村社会工作者的福利待遇,吸引和稳定农村社会工作人才。
第三,要加强对现有农村社会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职业素养,这是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不愿进农村,不愿留农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我国农村不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情况下,加强对现有农村社会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职业素养是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加强对现有农村社会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首先,农村基层政府部门应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育纳入本地区的党政人才培训规划;其次,民政部门应制定农村社会工作人才中长期培训计划,并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坚持对县、乡、村等基层干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社会工作培训;再次,各基层政府部门应鼓励和支持本地区内社会工作人员积极地参与国内各组织机构举办的社会工作培训班和经验交流会。
第四,要鼓励高校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积极参与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要高校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积极参与。高等院校应充分发挥教育者的角色作用,积极支持和参与民政系统的社会工作人才培训计划,加强对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教育的研究,不断丰富社会工作知识,夯实社会工作理论,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技巧、改进社会工作教育教学方式,提升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育能力;各社会工作教学单位应积极地开展农村社会工作研究和实践项目,与县、乡政府部门和社会福利服务机构以及村级组织建立长久、稳固的合作关系,在农村地区建立校外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基地,鼓励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积极深入农村社会工作实践,吸收农村现实社会工作者的积极参与,使农村现实的社会工作者通过临场观摩和实际参与等方式促进其职业素养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应积极回应农村的需要,不能将社会服务的重点仅仅放在收入较高的城市社区,要将其服务扩展到农村地区,并主动吸收农村的现实社会工作者参与机构的服务项目,发挥其督导作用,促进农村社会工作者服务水平的提升。
作者:李建玲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