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职业院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是实践型、应用型兼具创新性,其中社会实践能力是职业院校学生必备的就业条件。相比学校教育而言,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丰富内涵和生动开展形式的优势,可视为人才“二次培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中笔者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展开研究,并针对当前中国职业院校社会实践能力培养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相关改善策略。
关键词:职业院校;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一、引言
职业院校作为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向社会输出大量优质实用性人才。从用人单位角度分析,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两者共同作用下才能满足岗位需求。积极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其目的不仅仅在于验证在校学习成果,更是对职业素质的一种完善,它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团队合作意识、个人奉献精神、吃苦耐劳品质,与职业院校内部教育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二、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职业院校是中国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高职、高专、中职、中专等类型,从概念上说,“职业院校”是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的,两者在教育本质上是一致的,但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侧重于职业性、专业性、技术性,由于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岗位接洽距离较短,因此必须强调人才的“实践性”。相应地,高职院校学生也属于一群“特殊群体”,在中国单轨制教育模式下,职业院校学生大多经历过高考失利,在自尊心、自信心层面遭受过挫败,与普通高等教育生源相比容易产生心理落差;同时,加上客观上学习能力较差、求知欲不旺盛等原因,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创新改变职业院校学生的“颓势”就显得至关重要,事实证明,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高职院校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逐渐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了解到成才的道路并非只有一条,由此重新展开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在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职业院校每年所提供的大量人才并不能真正满足职业实践需求,企业的“二次培养”已经成为惯例,客观上弱化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价值。[1]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高职院校学生应该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弱势,在以职业为人才培养导向的前提下,如何确保职业对自身的认可,是全体职业院校师生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基于此,笔者认为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必要性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表达,其一是客观市场需求,即就业能力要求,职业院校学生踏入社会的周期比普通教育学生要短,如果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在谋求职业岗位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常识性偏差,入职之后也容易出现不适应的情况,需要重新展开学习、锻炼、协调,这就导致宝贵的学习时间浪费。其二是自身发展需求,即职业可持续性发展,当前中国已经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岗位内容更新频率加快、周期缩短,人才在自身所处的职业位置上必须不断提高,其中实践能力是一项最重要的内容。
三、职业院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瓶颈
第一,对职业教育理解不全面。当前中国职业院校教育工作并没有形成独立的、特色的体系,过度的借鉴普通教育开展模式,以“职业”为基础展开专业能力培养,客观上忽视了其他领域的素质提升。结合人才市场供给方向来说,用人单位并不需要职业人才拥有过高的理论知识,而是需要人才“来之能战”的能力,这其中就包括学生对社会事务的一般性了解。[2]第二,忽视社会实践能力重要性。尽管职业院校在教学活动中涉及大量实操性内容,但学校环境毕竟和真实生产环境不同,学生所掌握的技术在真实应用中是否有效还是一个未知数。同时,学校环境中提供的实践设备、教具等,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社会生产,其主要价值在于让学生了解其原理,而并非真正地产生经济效益。忽视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容易导致学生进入职场之后陌生、无助的情绪产生,不利于职业规划的发展。第三,缺乏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敏感性。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职业岗位层面的技术日新月异,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很大。职业院校缺乏对市场的了解,容易在人才需求层面陷入误区。
四、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策略
第一,构建职业院校社会实践能力开发体系。职业院校作为中国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应该从教育顶层展开相关社会实践能力开发体系,通过提出相关规划、政策等方式,促进职业院校与当地人力资源市场的密切合作,根据实际需求展开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一方面,职业院校在遵循相关教育规范原则的前提下,主动涉足市场人力资源运营层面,积极开展“订单式”、“定制式”人才培养计划。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资格认证体系,结合行业、职业、岗位等特征,进一步优化考核制度和就业资格内容。第二,完善职业院校社会实践能力提升方案。从社会层面入手重新对职业学校进行定位,明确职业人才培养的侧重点和切入点。其中,“侧重点”应该落脚到专业教育层面,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说,职业教育要体现出操作技能、创新意识等,但这并不是职业人才培养的全部,以职业院校为基础寻求人才社会层面的“切入点”,以参与岗位实习为主要模式展开社会实践能力提升。
五、结束语
总体而言,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是一项必要工作,应该纳入职业院校常规体系之中,要以学校为平台,向学生提供多元化的社会实践能力提升途径。
参考文献:
[1]马彦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提升的路径探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5(06):33-35.
[2]林少群.职业院校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6):229-231.
作者:杨淑艳 单位:松原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