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多元化教学方法在社会学教学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社会学课程作为行政管理、应用心理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学生后期的专业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社会学课程的概念多、理论性强,传统的讲授法容易导致学生接受程度低、教学效果差。因此,本文根据在实践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课堂展示法等方法开展社会学教学的过程和成果,分析探讨多元化教学方法在社会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社会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一社会学教学的现状
1学生对于社会学的认知现状
整个社会对于社会学这门学科的认知是贫乏的,很多人对于“社会学”这个概念一知半解,或者有失偏颇,对于大学生而言,这种现象更加严重。从第一节课教师了解学生对于社会学的认知情况来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从未涉猎过社会学知识,也不知道社会学的研究内容,更不用谈了解社会学的学科意义和价值。这体现了社会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较低的社会普及程度,也体现出在高校中开设社会学课程的必要性。在课程结束后,教师通过口头和书面对学生进行调查,学生的反馈也多为将社会学课仅作为一门考试课程,没有认识到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与专业学习的联系。
2社会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现状
社会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专业概念多,理论抽象复杂,无论对于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有着较大的难度。从当前公安院校社会学教学方法使用现状来看,教材较厚,章节较多,单纯的讲授式教学是传统的社会学课常用的教学方法,它有两大弊端:第一,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教师讲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学生只是单向地接收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主动参与互动较少,也很少进行独立思考并对外输出,课堂气氛较为枯燥、沉闷。第二,教师受学科特点和教材所限,过于依赖教材,知识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少,特别是与公安领域的知识和实践结合不够紧密,造成学生很难进行知识迁移,知识面狭窄,难以活学活用。这两个弊端都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仅将社会学课程作为一个必修课的学习任务,难以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3社会学教学效果的现状
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要从学生身上得到体现,主要从教学评价和考试情况两个方面考量。从每个学期末学生对于社会学课程的评价来看,学生普遍认为社会学课程中规中矩,教学内容多,知识点难记,即便是强记的知识,期末考试过后也不会再使用,随后逐渐遗忘。从期末考试情况来看,试卷共有六种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答题情况呈现出单选题、判断题得分情况较好,但多选题、简答题答题情况不太理想,体现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不牢固,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则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即这两种题型答得好和答得差的学生得分差异较大,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不能学以致用。从以上社会学的教学现状来看,社会学课程不为学生所重视,教学效果不理想,与社会学课程自身的特点和当前社会学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的现状密不可分,因此,开展社会学课程教学改革,从教学方法上
二社会学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
1案例教学法社会学研究的是个人与社会,应该说社会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因此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适当地使用案例教学法对于社会学教学来说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要紧扣教学内容。比如讲到“文化堕距理论”时,可以选取某些城市、县城硬件设施先进,但城市环境脏乱差等案例进行导入或阐释,讲到“社会分层”章节前,可以选取社会中的一些仇富现象作为案例进行导入,启发学生结合自己亲眼见、亲耳听的一些现象或新闻进行思考,从而开启社会学思维。案例教学相对于单纯的讲授来说,趣味性更强,更容易吸引学生,但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又要有的放矢,不能为了案例而案例。因为社会学课程本身的知识点多,知识体系相对庞大,如果案例使用过多,势必影响教学进度的如期进行,也影响到知识体系的完整建构。因此,合适案例的选取、案例数量的选择都显得尤为重要。
2启发式教学法
从以往的单纯讲授教学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往往被动接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很容易昏昏欲睡,教学效果不理想。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生没有参与到课堂中来,单向的教师讲授使得课堂缺乏双向互动,学生的思维被限制了。著名教育学家张楚廷先生在《高等教育学导论》一书中提出了大学教学的五个原则,其中两个原则是“以讲述思路为主”和“增强学生参与”,因此,我们在教学改革时要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时就必须引入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既可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地设计问题,在恰当的时机抛出问题,鼓励学生从自己理解的角度主动思考和回答,强调回答不要拘泥于教材表述或正确答案。也可以通过情景表演的方式启发,比如讲到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先请学生表演“走错教室”这一简单的情景,然后结合学生的表现来阐述互动过程分析的三个阶段,本来看似晦涩的知识通过学生的表演显得非常的通俗易懂,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反响热烈,教师和学生都乐在其中。
3课堂展示法
启发式教学法增强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但从发挥学生主体性这一角度,启发式教学法还只是增加了学生局部性的课堂参与,真正要解放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构建一个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心情舒畅的教学环境,合作学习无疑是营造这一环境的好方法,教师可以尝试以合作学习为主的课堂展示法。在课堂展示法进行教学的时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课堂上和自己本组的人员或一起确定某个研究课题,然后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比如,在讲到“社会问题”一章时,教师进行了如下操作:第一,将学生分成3~4人的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先自行预习书本知识,然后从网络上寻找反映社会问题的案例视频,并通过查阅图书馆书籍、中国知网或其他网络渠道去研究该社会问题,分析出所研究社会问题产生的背景、产生的原因、对社会的危害以及可行的解决措施;第二,将集体学习研究的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形成书面报告,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逐一评价,并对学生某些理解不太准确的地方进行更正或讲解;第三,教师结合学生寻找的社会问题案例讲授社会问题理论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一章知识的理解,拓展其看待问题的视角。这一教学实践是一种“学生本位”教育理念的全新尝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学习,实践“增强学生参与”的原则,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做社会人、关注社会问题的情怀和视野。在期末对学生的“社会学课程教学改革后教学效果问卷调查”中,该教学方式被超过91%的学生评价为“喜欢”及以上等次,其中52.44%的学生评定为“非常喜欢”,证明该教学方法受到学生的欢迎,在实际操作中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多元化教学方法应用的反思
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课堂展示法都是在社会学课堂教学中被使用过并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营造良性互动的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效果明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这样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改进和探讨。
1教师的精力与能力问题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因沿用时间久、使用频率高,是最易被教师接受,也是大多数教师擅长的教学方法。尤其对于社会学课程而言,知识体系从微观到宏观,概念和知识点相对较多,讲授式教学法自然是一种适合学科特点也经常被任课教师使用的方法。然而,时代在进步,当前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新时代的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更喜爱教学形式丰富的课堂,显然他们不会满足于单纯的讲授式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使用就势在必行。如何对每一节课谋篇布局,如何熟练地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何在教学中不断丰富课堂形式,如何与时俱进地更新课堂内容,都对社会学课程的任课教师的精力和能力提出挑战。
2教学方法使用与教学进度的控制问题
再好的教学方法都只是教学手段,而非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是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服务的。在教学过程中,具体选择哪一种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优点在于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确实得到了激发,但是随之也产生了课堂气氛过于活跃,以至于教师因不忍心打击学生的热情而在某些环节花费时间过多,从而使后面的环节时间很紧,影响了整体教学进度的问题。课堂氛围与教学进度的矛盾伴随着整个学期的课程,往往结果是最后一两个章节匆匆带过,有虎头蛇尾之感。从整个教学效果来看,这种状况并不十分理想。恰当地使用教学方法,合理地安排教学进度,保持一贯的教学节奏,才有可能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转型论及其在中国的表现———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探索的梳理和回顾之二[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5):62-73.
[2]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99-301.
[3]周志家.中德大学社会学教学比较[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58-61.
作者:吴岚 单位:湖南警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