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腐败认同与逆认同社会学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腐败认同与逆认同社会学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腐败认同与逆认同社会学论文

一、腐败认同产生的根源分析

(一)传统的讲求实惠的功利主义思想

儒家的“入世”思想,致使大众对“利”的追求趋之若鹜,大众对于任何事物取舍的判定标准在于是否有用。民众对“出世”的宗教的态度,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才去膜拜,“临时抱佛脚”成为普遍的现象。大众眼中只有私利的获取,为了能实现自身的利益“走捷径”甚至可以不择手段;而对于公众利益却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造成国人只谋求眼前利益、眼光短浅。在“”否定一切传统文化和思想之后,我国几乎没有经历缓冲期就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发展大潮之中,经济利益的追求一时间甚嚣尘上,成了最高的追求,甚至可以超越道德底线。在自己能掌控的范围内,谁都在努力的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不仅仅是公务人员,也包括教师医生等职业。一时间,功利主义在国人的价值观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二)中国特色的“熟人社会”

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熟人社会”概念,以此来分析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结构特征。费老认为,中国乡土社会是一种差异格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血缘、亲属关系为主轴的,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距离中心远近可以标示社会关系的亲疏。中国步入现代社会,社会内核始终是一个以血缘或亲缘关系为纽带的“面对面的社群”或“圈子社会”。在这一熟人网络中,人们由血缘关系而扩充至地缘联系,因血缘、地缘关系而熟稔,因熟稔而产生坚定的信任感和归属感。从古代的“朝中有人好办事”到如今的“关系网、人情网”,国人形成了一种惯性———办事不是按照规章制度,而是需要托关系、找熟人。找到熟人,办事效率和办事效果都会得到大大的提升。进而发展到辗转托人情、寻找有权力人士的帮助,“行贿”的现象层出不穷。由于缺乏相关政策甚至法规的严格执行,致使人情凌驾于法制之上。

二、腐败认同的危害与逆认同

腐败的影响日益扩大,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腐败认同作为一种对腐败在心理上、文化的支持,它已经成为真实存在的社会事实。腐败认同的出现与增强,为腐败文化形成提供的强有力、稳定的心理和文化的基础,连同腐败现象层出不穷这一经济基础,促使腐败文化开始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类型。“腐败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使得整个社会丧失对腐败的判断能力和批判能力,陷入腐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腐败文化一旦形成,腐败行为更加公开化和合理化,造成以邪压正的社会风气”。腐败文化一旦形成,势必会削弱全社会的政治认同,社会不稳定因子增大,现阶段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必会受到影响。如何遏制腐败文化的形成和传播,已经成为反腐败的一项新任务。能否减少腐败认同甚至逆转腐败认同,成为限制腐败文化的关键步骤。逆认同是“逆转腐败认同”的简称,“逆”在这里使用的是本意“抵制”,与“顺从”相对。逆认同是指一种与腐败认同意识相反的社会意识,是对腐败认同意识的抵制、不接受甚至从本质上的改变,将对腐败的态度从接受、宽容、同流合污转变为拒绝、排斥、划清界限。腐败认同和逆认同是对立统一的、相伴而生的,如同硬币的两面。腐败认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同样逆认同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作为一个思想意识发生变化的过程,是需要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共同努力。

三、逆认同与反腐败机制的健全

推进腐败认同的逆转,促进逆认同,需要依赖反腐败惩防体系的整合,需要依赖廉洁文化的形成和传播。

(一)大力推进反腐的惩防体系的完善和效用的整合

腐败是一种社会越轨行为,需要通过相应的社会控制机制来规范。我国现有的腐败惩防体系作为社会控制机制的一种,分为惩治和预先预防两种。现阶段惩防体系的制度方面已经相对完善,但为什么其整体功能发挥情况不佳?功能的发挥不是简单的几方作用的相加,而是整个体系在运行中动态的整合和良性的协调循环发展。“惩”与“防”需要很好地整合在一起,才能发挥两者简单相加所不能比拟的威力。首先,在“防”的方面。相关制度不完善,监督机制流于形式。“官二代”“、官三代”的出现,正是因为官员的选拨机制上存在着明显的制度漏洞。同时,官僚体系存在着只升不降的升迁模式,加深了官员的侥幸心理。官僚制度,从官员的选拔、任用,到实际工作的评定、监督,到官员的升迁、退休等一系列制度,再到对官僚体系的有效监督机制,应该形成体系化、制度化的整体机制,不因为某一个具体领导的变换而变化。制度一旦形成,就必须彻底执行。其次,在“惩”的方面。问责不彻底,“懒政”思维严重。某些地方政府遇到事情,不是解决实事,而是想方设法掩盖、推诿。“懒政”思维弥漫,在任期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因此问责力度、惩治力度应该加大。一方面向国外借鉴,一旦官员出现问题,身败名裂,再也无法在政坛上立足;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反腐立法和公开官员财产制度的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形成官员人人自危的铁拳效应,到达惩戒的目的。

(二)推行廉洁文化的形成,改善社会整体风气

“廉洁文化,相对于腐败文化,概指以建立廉洁政府、廉洁政治、廉洁社会或规范公职人员乃至社会成员为目的所形成的各种思想、理论、规范、制度、法治传统以及行为方式、价值评价等。”。廉洁文化的形成必须存在于一定社会并内化在该社会成员的生活中,成为一种内化于心的文化氛围,将腐败文化的民众基础和心理根基彻底消除。相关的廉洁教育仅仅在各级学校中设立思政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全社会着手,以期整体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准。首先,从教育入手,提高各级师资的质素,摒弃校园内的各种腐败现象,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减少社会不良风气对校园的侵扰。其次,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对传统道德、美德的弘扬,为见义勇的行为提供法律的保护,让民众敢于做好事、乐于做好事;在各行各业提倡“拒绝红包”并形成有效监管机制,培养民众正确的做事理念。再次,摒除中国传统的公私不分的现象,按照规定秉公办事而不是滥用人情网、关系网。其中,政府作为主导力量,要在期间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上述的措施在现今社会大多是已经达成共识的了,只有真正落在实处才能改善国内的反腐形势,而不是仅仅喊喊口号、做做样子,而是需要真正的实践。

作者:周娟 单位:广东海洋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