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我国社会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我国社会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我国社会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摘要:社会学是法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在当前法学一级学科就业率逐年走低的背景下,社会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就业率“虚高”,一方面是高校专业培养评估体系不完善,另一方面说明我们在社会学职业化与专业培养相脱节。不同层次社会学专业的毕业生面临就业选择呈现“橄榄型”分布,影响就业稳定的因素不尽相同。提升社会学专业的社会认知度,有利于我国走中国特色的社会学职业化之路,让更多的社会学毕业生“人尽其才”。

关键词:社会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分析

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是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却不尽如人意。从教育部2013公布的招生计划来看:2013年社会学专业的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包括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达到0.98万人。本科开设社会学专业的高校共有97所,每年招生总人数近3万人。截至2017年7月,应届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将达到3.9万人。2017年应届生数量795万,而社会学专业毕业生仅占5‰。千分之五的毕业生又面临着怎样的就业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现阶段我国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社会学专业培养角度分析,多数专业知识的培养对求职没有直接影响,它表现为一种“隐性”的影响:培养健全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性。社会心理学相关知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理论作为一种“显性”的求职技能在求职工程中提高成功率。社会学专业培养计划于职场需求相分离,应用型人才短缺。社会学毕业生的就业稳定度低:60%以上的毕业生工作变动至少一次;“体制热”仍然逐年上升:政府部门就业比例近三分之一。从专业职业属性弱关联性、价值理性为主、社会知名度和认同度低方面界定了社会学专业的“冷门”。其次,从社会学专业认同角度入手,通过统计分析调查离析社会学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探究提升社会学专业认同度的有效方法,即政策支持作为社会学发展推手、制度化证书认可增强业界认同、校企强强联合拓宽就业新路、因材施教传授打造多种人才。社会学社会认同的提升主要体现在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上,通过就业质量的测评,学校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企业善于利用社会学人才拓宽市场、社会学人才扎根群众为政府分忧。提高就业质量测评才是提高社会学社会影响力的首要任务。最后,从社会学专业学生视角切入,社会学培养的学生具有社会学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探究也有别具一格的切入角度。用科尔曼的理论和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为理论支撑,刻画出社会学毕业生的求职心态,即功利心态驱使、情感因素牵绊、传统思想固化。这不仅是对社会学毕业生群体就职心理的概括,而且也是社会学毕业生的一种自我反思。综上三种角度的探究,事实上并不能对现阶段我国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全面的、准确的展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没有对社会学毕业生就业追踪测评,就业率统计标准未统一,就业率呈现“虚高”。第二,不同层次社会学毕业生就业稳定度和影响因素是不同的,不能将其混为一谈。第三,缺少横向比较分析,例如与美国的对比。对比的目的是为社会学职业化道路拓展新的思路,结合中国社会自身的就业市场特点,探求中国特色的社会学职业化的道路。

二、从就业率“窥探”我国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教育部要求高校每年编制和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这是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自我检测,同时也是高校在人才职业化过程中不断改革、学科不断完善的客观依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2014年“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评价排名报告,对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就业报告的内容完备性、公信力及信息公开化等做出评价。多数高校未达标,其中包含北大、清华、浙大这样的老牌名校。通过查阅P大学2014年就业质量年报,了解社会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去向相关数据:P大学社会学系毕业生共156人,签订就业协议的人数为74人,灵活就业者26人,待业者6人。若将升学、出国人数算作就业的话,P大学社会学系总体就业率为96.15%(本科生91.53%、研究生98.75%、博士生100%)。从数据上看,P大学社会学系本科生的就业状况不佳,净就业率仅为20.34%。社会学系研究生毕业就业贡献率达48.07%,而整个P大学社会学专业的净就业率为64.1%。高校就业率的虚高,掩盖了专业培养与社会职业需求脱节的现象。高校力图夸大宣传培养质量,吸引优质生源,实则陷入无尽的恶性循环。就业率的“虚高”反应的是就业质量评估体系的不完善:高校就业质量年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第三方评测机构的公信力尚未形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评估体系尚未完善。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领域的第三方评测机构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由于第三方评测机构在市场中存在行业竞争,评测报告结果良莠不齐,甚至打起了价格战。这致使很多高校对第三方测评持有观望态度。高校内部对就业部门的扶持力度不够,资金疲软,部分高校就业率的测评仅是统计数据的罗列,未形成专业的评估体系。高校就业率的追踪测评成本较高(时间成本、人力成本),招生就业部门不可能顾此失彼。

三、我国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2010年成都理工大学对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的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毕业生在半年内至少变动了1次工作,考公务员、到学校就业、自主创业的比例逐步提高。数据表明,社会学专业的职业变动率较高超过60%,就业稳定性较低。在法学一级学科就业率不断走低的背景下,社会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千分之五的社会学毕业生,可利用的社会资本十分有限,人力资本在就业市场中也不占优势。除了性别和年龄问题,还会在地域限制、社会认可度低、岗位设置少等方面遇到困难。这样的社会背景,对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稳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求职心理出发,功利心态驱使、情感因素牵绊、传统思想固化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个人的职业生涯是指求职者从进入劳动力市场到退出劳动力市场的过程中,由职业发展计划、职业策略、职业进入、职业变动和职业位置等一系列变量构成的职业愿景。社会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的,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存在欠缺。很多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并未形成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对职业发展是迷茫的。部分毕业生会选择升学、出国,而不是进入劳动力市场,这与他们的迷茫心理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其他的毕业生主要分为三类:就业、备考、待业。备考者又分为职业考试备考生、升学考试备考生、资质考试备考生。相比于就业者和待业者,备考者的心理是执拗的,对长期的职业规划并不确定。对职业生涯的迷茫,是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年龄因素、家庭压力、自我认知等因素考虑,就业是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主要选择。在其就职后,影响其就业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是在职业策略、职业满足方面,他们会考虑职业的晋升空间、报酬的满意度,通过跳槽等方式来获得更高的职业认同感。相比于社会学专业的博士,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的职业选择要更多。社会学博士的就业选择较为单一,其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偏向于科研环境、经济环境、家庭环境。由此可见,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环境是一个“橄榄形”的,本科生的职业选择较少、研究生是职业化道路的中坚力量、博士生是专业化道路的践行者,每一个阶段影响其就业稳定性的因素都不相同。

四、与美国比较分析我国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20世纪90年代,美国高校开展了对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的研究。美国社会学专业学生人数以社会问题兴趣为导向,呈波浪式分布。过去十年,美国学生对就业的考虑超过了对就业的关注。这与我国社会学毕业生人数状况有明显的不同。在我国社会学专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专业,各高校按照教育部招生计划招生。所以我国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在可控范围内平稳增长。从毕业生人数的比较上:美国社会学毕业生人数是市场化的结果;中国毕业生的人数是计划型的调控。美国社会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选择与就业状况,与我国社会学毕业生具有相似性。美国社会对社会学专业的认可度较高,社会学专业的职业化成熟。美国社会学专业毕业生职业选择的多样化,为我国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蓝本。在美国,新闻传媒行业、公共管理部门、医疗部门、法律部门教师系统中都有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身影。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门通识教育课,社会学专业在很多社区大学开设。一方面增加了社会学专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提高了对该专业的社会认同程度。在中国,上述各行业对社会学专业的认可程度存在明显不足。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对社会学专业人才存在着迫切需求。但在就业市场中,实际需求与用人想之间存在着明显“堕距”:一方面,在解决社会问题上需要大量社会学专业劳动者;另一方面,用人单位的用人思想存在着严重滞后性。由此可见,促进用人思想的转变,是当前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对于社会学就业状况的解决,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从毕业生就业质量测评出发,以真实的就业率展现于众,敢于正视专业学科培养中的问题,对就业市场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其次,对毕业生的就业心理进行“量体裁衣式”的辅导,培养毕业生正确的就业观,树立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用校企合作的方式提前让毕业生适应职业化道路。最后,结合我国实际,学习吸收国外社会学职业化经验,提升社会学专业的社会认知度,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学职业化道路。

作者:李元策 刘春呈 单位: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