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社会学角度谈曲艺在大学校园中的推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社会学角度谈曲艺在大学校园中的推广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社会学角度谈曲艺在大学校园中的推广

【内容摘要】曲艺作为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需要人们积极继承和发扬。大学生是这个社会中最具有活力和创新力的群体,在大学校园中传承和发扬曲艺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在大学校园中发展曲艺的重要性,介绍了曲艺在大学校园中发展的现状和措施,以期推动曲艺更好发展。

【关键词】社会学;曲艺;发展方式

在报告中关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精辟论述,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振奋了文艺工作者的精神。新的时期,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笔者认为,在大学校园中传承和发扬曲艺文化,对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大学生思想境界以及传承曲艺具有重要意义。从社会学的角度,尤其是教育方面发展曲艺尤为重要。

一、在大学校园中发展曲艺的重要性

(一)丰富课余生活

学习是一个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在竞争激烈的网络时代,尤其是在自主择业、自主就业的紧张形势下,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巨大。当下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曲艺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在大学校园中发展曲艺,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放松他们的紧张情绪,为他们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而且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水平,让学生更加了解曲艺文化。

(二)了解生活,感悟人生

曲艺的创作与表演,取材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每一部曲艺作品都是在讲述一段故事或者是介绍一个地区的文化生活与习俗,或是通过一段历史人物的经历带给人们感悟与教训。每一部曲艺作品的结尾都是对整个作品的升华,人们可以从曲艺中收获许多感悟。比如由青年作家暴玉喜创作的长子鼓书《山西面食》荣获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奖,作品以各种面食种类为线,把浓郁的民风民俗演绎得详略得当,让人们在进一步了解山西人民的饮食风俗与习惯的基础上,获得愉悦和美的精神享受。在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举办时,由曲艺演员王海燕演唱的《割肉还娘》,就是批判生活中那些对待老人不孝的子女,目的是歌颂母爱的伟大并且教育人们要善待自己的父母。

(三)曲艺传承

曲艺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很早便体现在民间的弹唱、歌舞中,并在唐宋时期进一步发展。大学生是最具有活力的一个团体,在大学生中发展曲艺文化对于曲艺的传承具有重大的意义。一些曲艺曲种已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曲艺、发展曲艺、传承曲艺对于研究一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历史变迁等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如国家非遗保护项目长子鼓书,在传承和保护中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人才队伍建设和传承人保护方面需要建立良好的发展机制,发展与传承长子鼓书对于研究晋东南地区人们的文化与生活具有重要作用。

(四)传播主流价值观

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代社会里,各种思潮互相碰撞,通过曲艺可以传播主流价值观,传递正能量,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曲艺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与民族凝聚力。对于迸发着青春活力与朝气的大学生而言,可能会因一时间无法完全适应大学生活在行为上出现偏差。而曲艺可以让他们在欣赏节目的同时,将社会的正能量点点滴滴地渗入到他们内心中,引导他们在大学中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

二、曲艺在大学校园中发展的现状

(一)曲种种类较少

曲艺的种类有许多,比如小品、相声、评书、琴书、鼓书等都是曲艺的表现形式。在大学校园中所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与演出里,表现形式最多的还是歌舞类节目,曲艺比较少见。同时,曲艺表演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为相声和小品类节目,其他的曲艺表现形式较少见到,即使是带有当地特色的曲艺品种,在大学校园中几乎也看不到。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东北林业大学位于哈尔滨市,属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当地最出名的当属二人转,但是在大学校园中很少能够见到二人转的表演,其主要依靠于民间艺人以及剧团。同样在晋东南地区的高校中,也难以看见关于鼓书的表演。这些曲种有好多已经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中,但缺乏继承人。

(二)内容较为空洞,缺乏创新

在信息时代,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加上互联网就可以解决人们很多疑惑。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低头族”。现在的许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缺乏对生活的深刻体悟和实践能力。而曲艺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内容是出自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积累,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难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大学校园中的曲艺表演中,有许多曲艺作品内容相对空洞,在表现内容与表现形式上缺乏创新性,难以吸引人们的兴趣,一定程度上对于曲艺在大学校园中的发展造成了障碍。

(三)缺乏教材,教育体系不健全

一个专业的长足发展,离不开严谨的教材以及规范合理的教育体系。据笔者所知,目前在我国的高等学府中少有曲艺专业的开设。曲艺教材的不完备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教师在授课时也缺乏规范的体系以及明确的目标,常常想到什么说什么。而学生也只是简单地观看教师在课堂上所放映的相关影片,不去进一步思考其中的韵味。因此,笔者认为,教材的编写要与时俱进,取长补短。与时俱进才会有时代感,与学生的生活产生共鸣,增强学生的兴趣。在曲艺的教材编写上,笔者认为应该史论结合,立足于曲艺的发展历史根基,更要有普遍性,抽出各个曲种的共同之处加以阐释,还要有一些顺口溜或者记忆小技巧来供学生参考借鉴。

三、在大学校园中发展曲艺的措施

(一)加强课程建设

1.理论与实践“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在大学校园中发展曲艺不仅需要学生的努力,更需要教师的指点与帮助。高校应该加强关于曲艺的课程建设、开展健全的曲艺课程,系统介绍有关曲艺的文化、特点和历史发展等,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曲艺文化,了解曲艺的唱腔,体悟曲艺内容。同时,高校还需要增加一些实践课程,尤其是对精品的欣赏,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实践经历,也可以在实践环节上大胆进行创新,丰富实践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表演。这样通过大家一起的努力才会让曲艺在大学校园中得以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2.开设选修课程大学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严谨、开放的地方,大学是从学生时代步入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在大学中有许多讲座与课程,会开设一些跨院系的通识教育选修课以及开放性课程,并对此做出一系列关于学分的要求。但是在大学中开设的曲艺类课程并不多,全国范围内只在少数高等院校中有曲艺类课程,而且是以相声和快板为主。为了让曲艺进一步步入校园,高校可以开设一些选修课程,扩大授课的人群,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了解曲艺文化。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学校在选修课中开设了艺术导论、音乐欣赏等课程。这些是艺术学习的基本理论课程,对于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都有重要的作用。3.聆听优秀传统曲艺历史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曲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和完善,一代代艺术大家在时代的映照下,以其精湛的艺术、高尚的情怀,对祖国、对人民的无比热爱,对生活进行描绘与歌颂。他们的作品丝毫没有矫揉造作、刻意追风,有的是自然的流露和时代的映射。因为他们的作品都源于生活,是在常年和人民打交道、倾听人民的喜怒哀乐、反映人民的基层生活的基础上创作的,是学生学习的榜样。高校要有意识地收集相关艺术家的音像、图文专辑,以便大学生更好地追随他们的足迹,把曲艺之路走正走好,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保护曲艺遗产,守住精神家园,使曲艺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二)丰富大学生社团生活

1.成立并发展社团除了学习之外,参加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校园中不乏有歌唱、舞蹈、乐器等社团,但是关于曲艺方面的社团很少。高校应引导学生成立曲艺学生社团,宣传曲艺文化,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曲艺、热爱曲艺,以此在大学生中发展曲艺。如大学生可互相合作,自编自导自演曲艺节目,在排演节目中不仅放松了自己、陶冶了情操,而且可以传承曲艺文化,并且不断挑战自己、发展自己、表现自己。2.人才培养大学生社团是由具有共同的价值目标、兴趣爱好的学生组成。在大学生社团中发展曲艺,还需要专业教师的指点,可以将社团中的中坚力量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这些学生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与协调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更多的学生学习曲艺。同时,大学社团要肩负以文化育人的职责,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引导学生坚守崇高艺术理想,做坚定破除不良社会风气的践行者,做良好社会风气的引领者。3.协调组织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社会组织是一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校园中发展曲艺,可以借鉴社会组织或者剧团的发展模式,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管理与领导,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关系,做好人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各个环节上环环相扣,为曲艺的组织与发展扫清障碍,帮助曲艺文化继承与发展。结语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崇高使命。高校学生应把握好人生前进的方向,把自己的命运和时代的命运紧密融为一体,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时代的发展、人民的命运融为一体,把自己对时代的感悟、对人民的热爱化为对曲艺艺术的不懈追求,深刻感悟人民群众的真挚情感。在大学校园中发展曲艺任重而道远,在其发展过程中还需要有很多改进与完善,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学科体系,需要高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曲艺才会在大学校园中发展得越来越好,并让学生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作者:暴楷静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