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宁鸿彬思维训练教学思想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宁鸿彬思维训练教学思想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宁鸿彬思维训练教学思想探究

内容摘要:宁鸿彬老师作为语文教学“思维派”的代表人物,他“发展学生思维”的语文教育思想和实践与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维发展与提升”恰好契合,体现了其教育思想的前瞻性,在今天看来仍然有巨大的现实价值。本文拟以核心素养的新理念反思宁鸿彬老师的语文教育思想,对其“思维训练”的教学思想进行研究,挖掘其阅读教学的特色,重新全面地审视其思维训练思路,总结经验以指导当前语文教学实践。

关键词:宁鸿彬;思维训练;语文核心素养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中学阶段正是学生从还不能脱离具体事物或形象支持的具体运算阶段向能进行抽象逻辑思考的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的时期,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关键期。但当今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思维的训练缺少系统的实践,需要我们提高对思维训练的重视。

一.思维训练教学核心内容

(一)思维品质的提升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提升思维品质,增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灵活性”的课程目标。宁鸿彬老师则认为“若要学生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必需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思维知识。”1.思维的敏捷性思维品质的敏捷性即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和要求反应速度来训练学生,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使学生思考问题的速度加快。在教授《七根火柴》一课时,宁鸿彬老师让学生读完课文之后模拟“红军博物馆”中的讲解员,向观众介绍“六根火柴”的来历。在这里,宁鸿彬老师以思维训练为切入点,设置情境,采用“变种方式表达”的方法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所谓“变方式表达”就是指让学生熟悉课文后,用不同的方式来复述课文的内容。这种方法不仅能锻炼学生在脑内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更能锻炼学生精确表达的能力,也增加了学生站上讲台表达的勇气,对分析综合能力、思维反应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学生的心理素质都进行了很好的训练。2.思维的广阔性思维品质的广阔性即在面对问题时能扩大思考范围,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从各个方面进行考虑。宁鸿彬老师在教学中是具体通过全局性启发和添加式拟标题的方法,也就是在课文题目原有的基础之上,添加一些修饰性或限制性的词语使得新标题更加充实具体,让学生有开阔的思路。比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引导学生从文章整体着眼进行思考,提出了四个问题:添加定语、找“骗”、说“骗”、议“骗”。再如教学《七根火柴》一课时,宁老师抓住“七根火柴”这个线索整体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这些问题能很好的将主要角色的分析比较、主要的故事情节、潜台词的解读、主旨的得出等一系列问题融合在一起,课堂容量非常大,让学生有大范围的思考以此来拓展其思维的广阔性。3.思维的深刻性思维品质深刻性的关键在于学生思考问题是否深刻、条理思路是否清晰、能否抓住问题的实质和规律。宁鸿彬老师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有导向有层次地纵深地解剖事物和挖掘事物本质来培育学生思维深刻性的。让学生追根溯源,依理辨事,把思维推向纵深。如教学《变色龙》一课时,在带领学生总结了奥楚蔑洛夫变化无常的特点后,又提出“奥楚蔑洛夫始终不变的是什么?”这一问题让学生思考,揭示出人物的思想本质。把对课文情节的理解推向深入,目的在于让学生对事物有全面的认识。

(二)思维方法的传授

思维的方法就是教给学生遇到某个问题时,应该想什么和应该怎么想;用各种不同的思路教学生如何想得全面、想得深刻、想得具有创造性。宁鸿彬老师认为,发展学生思维对他们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1.分析与综合。分析与综合是同一个思维过程的两个方面。分析是进入到事物内部探寻其本质,综合则是把事物各个部分整合在一起。语文教学中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是无处不在的,指导学生划分文章段落、挖掘事物本质属性都可以说是思维过程中的分析。而总结段落大意、人物性格就可以说是思维过程中的综合。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宁鸿彬老师设计了“给一个____的皇帝加修语,并用课文中的话进行解释”、“用一个字概括故事情节”、分析“除了小孩子之外,其他人受骗是因为什么”三个主问题,训练学生在阅读童话类作品时领会人物形象、梳理故事情节、挖掘深刻寓意以及将主要人物和相关人物、情节勾连起来去发现童话的寓意。用“析因解读法”教学生总结课文中心思想。2.抽象与概括。抽象指的是对那些用文字难以准确定义的对象抽取出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概括指的用精确的概念总结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或内在的规律。宁老师教学中的“概括”更多的是在领会全篇基础上的提纲挈领。如在教学《苏州园林》一课时让学生自己试着概括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抓住了说明文的教学特点;又如《孔乙己》一课中,带领学生深入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孔乙己的结局,变抽象为具体。寻找关键词,提炼中心语,训练学生对情节、事件、结构的认识,让学生对事件有条理性把握和认识等都是宁老师课堂上常用的抽象与概括的方法。3.联想与想象。联想与想象作为形象思维的一种,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带领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的训练能够让学生获得对语言和文字的直观体验,丰富学生的感受。《文心雕龙》中对想象和联想的描述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舒卷风云之色。”宁老师教学中最具代表性的“联想与想象”的方法是“潜台词阅读法”“创造性复述法”。同样以上文提到的《七根火柴》为例,在让学生通过“创拟标题”对课文进行加工性修改后,宁鸿彬老师又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了口头作文的练习:“这颤抖的手指、异言的声调都说明卢进勇此刻有许多话想要对指导员说。但是他激动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所以此时一定是无声胜有声的。”让学生在深入理解与体验的基础上合理想象并说出人物的潜台词,加深学生对人物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的理解。在这里宁鸿彬老师就采用了“创造性复述法”让学生再次复习文章,把体会情境和概括文章内容结合在了一起,在讲解员的角色中自然而然的把对课文的理解、记叙、组织结合起来。

二.思维训练教学对当下教学的启示

(一)扎实基础知识

宁鸿彬老师教学中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落实具体体现在对学习方法的归纳、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上。比如明确学习要求、建立常规意识,用“理解——记忆———运用”的方法加强词语教学、用“熟读-精思-有得”的方法总结读书规律等。这与部编教材编写特点“双线组元”中对“语文要素”的强调不谋而合,都启示我们要重视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的传授。

(二)优化教学设计

宁老认为缺乏总体设计的教学必然是粗糙的、简单的,其课堂上教学内容的凝练、教学流程的连贯、问题提出的巧妙都来源于精心的教学设计。他提出进行教学设计最重要的是注重实效,教学形式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都应该是为了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同时,优化教学设计需要教师仔细钻研课本,只有对自己所讲的内容了然于胸,才能正确定位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思路清晰、引领得法。

(三)营造创新氛围

课堂上学生思维的活跃需要教师营造创新的氛围。宁鸿彬语文教学体系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具体体现在“宁式教学三原则”中,即“三个允许”“三个欢迎”“三不迷信”。旨在“放开学生手脚”,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在他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敢发言,而且都能说出些什么,能够给学生思考与精神上充分的自由。在今天,研究宁老师“思维训练”教学思想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课程标准》提出:“语言文字运用和思维密切相关,语文教育必须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再次强调了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可见宁鸿彬老师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理念依然是当下主流的教学理念。宁鸿彬老师在教学实践中着力解决的问题依旧是今天语文教学中无法回避的本质问题。借鉴和研究宁鸿彬老师的教学思想及教学案例,努力走出一条“扎实、精彩、轻松”的语文之路。

参考文献

[1]宁鸿彬.《七根火柴》教学实录[J].中学语文教学.1994(10):25-29.

[2]董明旺.宁鸿彬:走“思维训练”之路[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3]宁鸿彬中学语文教学思维能力培育经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4]许书明.当代名师智慧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5]朱武兰.问题与改进:阅读教学中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片段的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6(02):87-92.

[6]成方.语文教学课程观初探:宁鸿彬语文教学经验分析[J].文学教育.2019(07):70-71.

作者:魏雅帆 邢晓寅 单位:四川轻化工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