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探究

摘要:面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日显紧迫。以“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为出发和皈依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回应其“人文”特性,直面组织伦理和个体伦理建设的不足,在关怀伦理的视域之下,构建思政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路径,以关怀文化建设来营造氛围,以培养元胜任力为基础,以提升共情能力为主要手段。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职业道德;关怀伦理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中充分肯定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在高校德育阵地、宣传思想战线和组织建设体系中发挥的积极有效作用,并对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寄予厚望和重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否对广大人民群众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教化作用,其职业道德尤为关键,职业道德建设益显紧迫。

一、高校思政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要求

(一)高校思政工作者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

思政工作者要懂得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原理,树立起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要敢担当能担当、会作为善作为,不能消极怠工,不作为、慢作为;要致力于将思想工作和理论工作积极转化为实践的推动力和影响力,同时严守底线,廉洁奉公。

(二)高校思政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特殊要求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历史使命,完成“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用高尚精神塑造人、用正确舆论引导人、用优秀作品鼓舞人”的主要职责。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客体都是人,意味着思想政治工作“面向人、成就人、示范人”,这就决定了人们在思考和确立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时,不能忽略它的“人文”特性。确保工作有位,始终把握“为谁培养人”的正确政治站位;坚持工作得法,秉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原则,真正回归育人本质;强化工作用情,做到个人成长,也是尊重人、理解人、感化人的教育共生共融。

二、高校思政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一)组织伦理建设乏力

第一,高冷化。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由组织、宣传或人事等部门负责,其管理职能大于教育职能,因此更多是以敬而远之来对待管理者,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者无形中因为所谓的身份地位和面子疏离了群众,较难接地气。第二,边缘化。部分高校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度不高,缺乏对思政工作科学客观的评价考核,出现了不认同、不接受的现象,导致思政工作者觉得不被看到、不被尊重,对自身的存在价值和未来发展出现了怀疑,甚至否定。

(二)个体伦理建设不足

第一,胜任力缺失。胜任力是能力和表现,是一个持续的、发展的过程。从最低水平开始,随着新的发展和要求出现,以及工作领域的成长和变化,思政工作者从最初获得基本胜任力,到保持、更新并逐渐增强胜任力。遗憾的是,部分政工干部并非思政等相关专业出身,加之缺少专项学习的意识和机会,面对多种新理念的迅速普及,舆情媒介的迭代更新,多元关系的密切交织,理论、观念、手段都跟不上、看不透、讲不清、插不上手,无力无奈的感觉倍增,呈现出胜任力缺失的状态。第二,工作倦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倦怠可以看作是在教育管理学生过程中,因面临特殊的工作要求、复杂的工作任务,富有成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意识下降、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产生的一种极端反应。他们会陷入一种道德不自由的境地,遭遇道德绑架却可能终于道德缺失。

三、关怀伦理对于思政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理论启示

(一)关怀伦理的基本理念

在西方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的影响下,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吉利根于1982年在《不同的声音》一书中描述了道德发展的“关怀”路线,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在吉利根的启发下对关怀伦理学进行了系统构建。首先,诺丁斯界定了核心概念“关怀”,关怀意味着负有保护或维持某人或某事的责任,帮助他人成长和实现他自己[1],使他幸福。其次,诺丁斯划分了关怀的类型,包括自然关怀和伦理关怀,其中伦理关怀要以自然关怀为基础。再次,诺丁斯分析了关怀的性质,即平等互惠的关系。

(二)关怀伦理的价值

学者将以“正义、公正、公平”为主题的伦理思想称为正义伦理,将以“仁慈、仁爱、关怀”为主题的伦理思想称为关怀伦理。正义伦理的出发点是单独的个体和人类的理性[1],而关怀伦理的出发点是处于具体关系和联系中的人以及人类的情感。因此可以说没有正义伦理,这个世界便是一个界限不清、无秩序的世界;没有关怀伦理,这个世界便是一个缺乏温情、冷冰冰的世界[2]。

四、关怀伦理视域下高校思政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实践路径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应该有一个相对完善的步骤和系统来保证其顺利实施,实际上就是从氛围营造、基础建构和手段通达三方面入手,且三者之间呈现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态势。

(一)营造氛围——关怀文化建设

报告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对精神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文关怀显现的重要载体,二者所追求的都是在关注个体的合理需要和拓展个体发展空间的基础上,致力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所以关怀文化建设为良好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创设营造了氛围。关怀文化建设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以人为本、关怀思想在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熠熠生辉,同时,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也对国家关怀文化建设产生了诸多启示和助益。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提出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其中尊重人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理解人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关心人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3]。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传家宝,一代代思政工作者用实际行动捍卫了爱在教育中的前提性、根本性地位。

(二)打牢基础——元胜任力培养

部分学者认同元胜任力是一种更基础、更核心的能力,高于胜任力。将元胜任力定义为评估和培养个体胜任力的能力,在不同职业当中体现,是在任务需求具体胜任力前应具备的素质[4]。换句话说,这是对个体能力的觉察和反思。因此,人们认为元胜任力的培养是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一方面元胜任力可以促使高校思政工作者永远不失观察者和学习者的心态,在面对新态势、新问题时,始终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分析力,潜心学习,发现不足,最大限度地释放工作潜能;另一方面元胜任力可以使思政工作者成为一个研究者和开拓者,把工作当研究对象,在工作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凝练经验和规律,拓新方法和思路。元胜任力培养的过程与职业道德建设过程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共同维持思政工作者对自身能力、道德、状态的自省、自觉和自信。

(三)强化手段——共情能力提升

共情作为一种极其敏感的道德情绪能力,在道德心理学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共情也可以被称为“同理心”“将心比心”,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讲求的是“感同身受”。它是个体社交和情感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助人者和育人者的核心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重要的情感因素。共情能力良好往往会表现出正面的道德表现,如果不能实现共情满足或出现共情疲劳,那么作为共情的阴暗面则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教育工作者。多数现有的研究表明,后天因素(如家庭、文化、同伴等)对共情能力发展有着显著影响。共情能力的提升可从共情教育、角色扮演、心理情景剧、团体沙盘游戏、微表情识别和情绪命名训练方面进行。

五、结语

思想政治工作是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工作,因此,思政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唯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元胜任力和共情能力,以爱育德、以情感辅助理性、以人格影响人格,秉持关怀伦理的基本理念,才能不断增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聪.内尔·诺丁斯关怀伦理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

[2]沈晓阳.关怀与正义:慈善伦理意蕴的现代重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84-89.

[3]高长峰.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对策略[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80-82.

[4]李翠,倪渊.基于元胜任力的企业管理人才测评模型及实证研究[J].中国劳动,2015(18):83-86.

作者:项丽娜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