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学生社团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浅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学生社团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浅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学生社团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浅议

【内容摘要】高校是思想政治工作中重要的一环,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尤为重要。我们在重视高技能、高技术人才培养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重中之重。高校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学生活动的主阵地,有利于学生从中培养自身的思想观念,不断提升个人思想品德素养,对心理状态进行调节。由此能够看出,学生社团在思政教育中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握紧高校学生社团这一抓手,促使思政教育工作得以良好完成,充分发挥出其本身的作用才会更好的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高等院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社团的特征

学生社团是高校中非常重要的学生组织,其本身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目标一致性。学生社团中的成员都是拥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这使得社团成员之间在某些方面上具有相似性,所以通过社团能够满足学生在锻炼、实践等方面的需求,充分发挥出成员自身的能动性,相互之间取长补短。

(二)组织开放性。学生社团在组织上呈现出的开放性特点,让社团成员在来源上变得更加广泛,信息渠道也十分畅通。由于学生社团具有开放性特征,能够借助横向交流不断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社交、实践等方面的能力。

(三)成员广泛性。学生社团中的成员是本校的在校生,不分受到专业、年龄等方面因素的限制,所有学生聚集到一起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或是爱好。当加入到学生社团以后,除了在高校中具有广泛性影响,在公民心中和以及社会上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四)内容多样性。对于大学生来说,需要实现全面发展,满足市场对于人才各个方面素质和能力的需求。所以,学生社团中活动内容非常丰富,活动方式也得到了创新,既有学术研究、文娱活动,也有科技服务、社会调查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学生社团在活动内容上的多样性特点。由此能够看出来,学生社团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学生社团在此方面上的作用。

二、高校学生社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表现

(一)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塑造功能。价值观与人生观是人们对待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整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指导人们的思想以及行为。尤其是高校学生在各方面还不是很成熟的情况下,更需要在此阶段对其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行塑造。随着西方不良思想的冲击,追求个性的大学生们,在价值观和人生观上就存在一定的偏差。通过高校社团,可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转变和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大学生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在活动中接触到一些新鲜的事物,对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产生自己的思考,尤其是一些具有公益性质和志愿性质的社团活动,更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对自己、对周围人、对社会产生更深层次的感悟,这种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形成,会让大学生在服务他人和提升自我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和进步。群体意识的觉醒,更加自己自觉的社会行为,利人的动机取向,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道德素质的提升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一是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对于高水平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不能仅是对于技能技术的教育,还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发展学生道德素质。要将一些存在在思想政治课堂的知识搬到现实中来,高校社团就起到了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功能。参加高校社团组织,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了增强,依靠自身的自觉性将社团工作做好,学会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团负责。社团的规章、制度、规范等,形成了专属于社团内部的文化,在这种文化号召下,社员之间相互信任,彼此熏陶。同样,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能够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锻炼自己的社交、处事等各方面能力,有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心理状态的调节功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高校一直高度重视的问题,学校不仅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还会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这是因为当前社会文化具有多元化特征,社会对于向大学生进行信息传输也呈现出爆炸式,如此一来大学生心理状态将会受到严重影响,不仅抗压能力相对较差,而且情绪上的波动也非常大,甚至还会出现消极反应,对于未来职场上竞争也无法有效去面对,借助学生社团则能够有效改善这一情况,能够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节。学生社团是以非常轻松且愉快的方法引导每一名社团成员,使学生在面对任何困难时都能正确地对待,从而有效排解不良情绪与心理。同时,社团内部属于一个相对广泛的人际交往空间和和谐自由的环境,不仅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还能够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这些都将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完成一个“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三、制约高校学生社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因素

(一)社团管理水平低,随意性强。高校学生社团属于群众性团体组织的一种,也就决定了其特点更多的表现为自主性、开放性和自发性。但是对于高校学生来说,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就决定了社团是否规范,发展是否随意性较强。当前,高校对于学生社团管理相对来说不够重视,对于社团的要求是不涉及重大政治问题即可,高校会对社团活动及宣传内容进行严格把关,但是忽略了社团的长远发展,集中表现在,社团规章制度不完善,社团成员内部流动性较大。

(二)社团缺乏专业的指导与经费的投入。高校社团数量多,社团活动也相对较多,但是由于学校相关部门对社团的重视程度不够,顶层设计欠合理,于是对于社团的专业指导相对较少。因此高校社团发展少有总体规划,这使得虽然社团活动很多,然而整体形式却十分单一,甚至还存在商业化过度的情况,无法促进学生们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且学校对于社团发展的经费投入也是有限的,直接影响了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上所起到的作用。

(三)学生加入社团价值取向偏移。在新形势下,许多学生接触到的信息也是海量的,学生在选择一些行为的时候会出于各方面的综合考量。许多学生在加入社团的时候,动机不纯,价值取向偏移。社团创建的目的是给兴趣爱好相同的或者想发展自我的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但是部分学生却表现出功利性,希望获得一些个人荣誉,以求在评先评优中获益。还有部分学生社团将兴趣爱好变为为个人谋取钱财的工具,变为商演的一部分。这些都违背了学生社团创建的初衷,也制约着高校学生社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四)学生社团结构单一。从当前学生社团展开的活动来看,其中很多活动都是非常传统的,对于活动的管理也都是采用原本较为陈旧的管理方式,而社团中的成员则很少关注社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团活动没有和社会形势相结合,大大限制了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方面所具有的作用。并且,在学生社团中还非常缺乏专业教师进行指导,使得学生在进行任何活动时都只能够利用以往的行事方式与作风,这对于社团活动的档次产生了巨大制约,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而言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四、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途径

(一)提高政治站位,对高校社团进行正确的引导。提高政治站位,就是要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贯彻到底。高校学生社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有力抓手,那么高校就要重视社团的建设和发展,不断加强对社团的引导,同时向其中融入思政教育,再利用有效的方法促进学生社团得以良好发展。为了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应从各个方向上入手,对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使得学生社团变成大学生提升自我的重要场地。

(二)健全管理制度,为高校社团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保障。高校作为主管学生社团的主体,需要切实发挥管理与监督作用。一方面,高校在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上应当给予重视和关注,通过构建完善的制度,那么才能够更好的完成社团管理工作,并且还规范了社团活动的开展,也规范了社团成员的行为。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另一方面,高校学生社团种类较多,学校要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让社团与社团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密切合作,使学生社团间能够相互学习、相互进步。

(三)培养社团骨干,完善高校学生社团建构。高校社团作为校园内号召力较强的群体,高校社团学生干部的能力与素质对社团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学生社团骨干的使用与培养,对高校社团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处事能力都有一定的价值。一方面,学校要加强社团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吸纳更多优秀的人员加入社团;另一方面,学校要严格选拔机制、强化培训、考核机制,加强社团骨干的培养。最终,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四)培养具有典型特色学生社团文化品牌。为了能够让高校学生社团充分发挥出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具有的功能,那么就需要打造出社团文化品牌,采用品牌战略能够取得一定效果。如此一来,不仅使得学生社团变成了高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也促使社团工作更加具有时代精神。经过时间的证明,社团如果想要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就需要一直保持生机,对社团文化机制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此外,还应当进一步对社团文化建设进行探索,促使社团文化能够更加蓬勃发展,强化学生社团本身所具有的思政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五、结语

各个高校都有一定数量大小不一的社团组织,社团活动也占据着高校学生较多的课余时间,学生通过社团活动也在丰富着自己的业余生活,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应对变化越来越快的社会。作为学校,更应该利用好这一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平台,抓住社团发展的主线,厘清高校学生社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高度重视学校社团发展,才能真正切实有效地发挥社团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为高校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助力。

作者:范爽 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