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浅析

[摘要]自课改要求颁布以来,各高校积极推行与实施思政课的课程改革,在突出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加或强化实践教学的内容,更好的体现出课程的现实性与实践性,使讲授与接受可以有机的结合。各高校的实践教学已将教学目标从单纯的培养知识技能转变为育人实践教育和动手、创新实践教育相结合,充分的探讨实践教学在思政课改革的有效途径,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运用性。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近年来,以教育界为主导的相关部门开始关注实践教学,并积极举办和组织相关实践教学各种会议和竞赛,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1]从近年来实践教学的实施以及效果来看,各高校已经由被动接受转到了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与研究,实践教学的改革仍具备较大的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法以及途径,强化实践教学改革,不仅是夯实理论教学基础的方式与手段,也是改善教育教学体系的必然选择,还是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大学生政治情怀与思想建设的有效途径。因此,应认真考虑和分析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实践,创建实践教学的改革过程,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2]。

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发生机理

1.人才培养的现实推动力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新时期社会需要的高素养人才,对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崇高理想,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与广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正如学者蔡元培所言:“如若缺乏道德素养,尽管人的身体以及智力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他们对于社会而言,仍然是无用的,甚至是危害极大的。”[3]这说明德育在大学生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是不可忽视的。高校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树立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教育课程。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提升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2.学科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对思想政治课程进行实践改革,不仅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也完善了思想政治课程结构的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的知识定律,实践-知识-实践-再知识,因此,在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科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参与,注重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为了进一步切实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学习工作中,我们有必要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促进实践教学的发展及完善。实践教学改革是思想政治课程设计的前提,我们要在课堂上将实践内容融入理论体系中,即可以促进大学生对理论理解的深化,又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去,强化大学生的主动意识与实践能力。因此,有必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改善实践教学的薄弱环节,促进思想政治课程的进一步发展。

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改革设计

1.理论课程建设与社会实践导向融合推进

目前,我国高校都在大力的推行思想教育和思政建设,并在其专业教学中强调加入思政内容,来突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可以看到的是,各大高校都想要通过对思政课的教授,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树立大学生的道德意识,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可谓大思政,成为校园教育文化的一项重要前提,但目前很多大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学习仍停留在被动的状态和基于表面听懂和理解的层面,没有完全从理论知识层面转化为实践层面,能够真正达到精神要求的还在少数。笔者认为要加大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首要任务就是在讲好理论课程的基础上,与社会实践相融合。(1)教授基础理论,讲好中国故事高校思政课是与学生的价值培养、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息息相关的课程体系,是高校各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精神动力,所以我们应当重视理论知识讲授的同时,加大对学生情感的引领,讲好中国故事。在中国革命的艰辛艰巨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众多坚定不移的革命家和革命英雄,他们有着崇高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正是由于他们理想和信念的支撑,才实现了人民的解放和民族的独立,也正是由于他们不畏艰险,勇于奉献的精神,才为人民谋得了幸福、为民族谋得了复兴。我们在讲授课程时,应该将中国故事和红色文化融入理论课程中,它们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光辉榜样,它们将有助于大学生重温和牢记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体会革命先烈坚定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爱国情怀,从而使学生在情感上升华,在大学阶段能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实现自身的梦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的努力、不断的超越。[4](2)把握事件契机,建构思想认同“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一门直接呈现当前国内外发展现状和社会热点聚焦问题的一门课程。它是针对当前重大的国家问题、针对热点问题、新思想问题,通过教师讲授来帮助学生从本质上认清事件的发展原因、现状、结果及其影响力,从而教育和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国情、国家体制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它的讲授课堂本身就具备将政治思想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特点。笔者认为高校可以利用重大事件作为一个节点,将此蕴含的重大意义和教育元素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融入于思政课堂,实现育人主题、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唤醒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爱国之情和民族精神,建构思想认同,坚定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研读教育部颁布的形策教学要点,领会文件精神,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教学,联系当前社会状况,把握重点和难点,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提升大学生对国家的关注度、对社会发展的关心度。(3)坚持理论建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以下简称“概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取得的科学成就,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说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在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概论”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深刻理解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规律,认识到我们国家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与正确性,从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2.以社会实践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学习,在读原著经典、掌握原理知识和思想发展史的基础上,更是要让学生们了解现在所学的知识是和其现代社会密不可分,对他们生活和行为是有用的。思政课所学专业是为天下国家之用,于人生有用的真正知识,我们应该在讲授过程中加入现实的社会案例,将实践课堂贯穿到教学课堂中,利用课堂作为活动场地,模拟各阶段的历史事件、讲述各类革命故事,提升情感认识,从而增强课堂的活力和趣味性,还可以通过经典案例的讲解,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和沟通能力,并锻炼他们的自主,平等和开放学习能力,让思想政治课程形成一种新的社会联系,这样实践教学的范围就能得以扩大,政治思想课的实践教育水平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3.社会实践课反作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传统的灌输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接受特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反叛,无法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导致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下降,学习动机不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学生通常会被灌输或形成“死板教学”和“说教课”这样的课程印象,这也反映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通过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国的历史,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变化,知识与科学等文化知识的教授可以选择渗透教育。渗透教育是一种隐藏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更多是关于给学生一种人文关怀。在实践上,让学生通过理论内容本身唤起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并逐渐在思考和学习中成型,逐渐塑造他们对世界,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看法。近年来,许多高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利用社团、联合会、广播站等等,组织了一系列主题教育和艺术表演,学生通过学习和观看来激发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求与学习的热情,进而形成轻松而活跃的教学氛围。这种教学形式更好地尊重了学生的理解和学习能力,更加契合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更好地体现了高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新时期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路径设计

改革是指对事物进行改进,以保留其原有性质以促进事物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一阶段,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应该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我们要从有完成的规划、明确改革的目标,提出建设性的方案,最终进行实效性的改革。

1.确立教学改革的实际目标

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推动思政课程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完整的思想体系,树立起深厚的爱国情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地努力奋斗。所以教学的实践改革可以分为四个具体目标:认知目标:在理论知识学懂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这是最基本的目标;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教学,深入大学生的情感领域,提升他们的爱国之情;技能目标:获得实践技能,不断增加自身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价值目标: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以上四个目标统一了学生的知识,情感,行为和价值,只有将实践教学目标与课程实践相结合,才能在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达到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思政教学的引领作用。

2.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在实践教学改革方案设计中我们要始终以课程为导向,以体现最终价值为目标来确立改革内容。对于实践教学方案一般可以选用两种:一种是单独开设实践课程,另一种是在每一门思想政治课中提供实践教学。两种方法都旨在强化实践课程的设计,并确保有效实施实践教学联系。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但是,从长远来看,后一种方法更能够根据每个课程的内容和要求确保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并且能够更全面地使用多种实践教学方法。因此,愈来愈多的高校会在某一门课程中加入实践教学,不断地教学演练和教学总结中,运用多种的实践方式改变或增加不同实践内容,逐步完善实践教学的各个方面,直到将理论指导与实践内容有效的结合,大学生们可以积极主动的接受,并用作于指导。

3.建立完善教学体系,促进教学建设

课堂上的动手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依靠课堂教学资源,以“教”和“学”为主要教学手段,主要包括:课堂讨论,小组讨论,主题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现场教学等,这些是许多大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广泛使用的课堂教学方法。目前,以学校团委为中介,以社团为中心,以专业教师为指导,以学生队伍为主体,举办主题文艺演出,法律讲座,工作论坛等文化活动,除了娱乐外,这种实践性的教学课在大学的思想理论和政治理论的实践性教学中也给人以微妙的教育效果。此外,社会研究与检查、科学技术推广、“三下乡”、青年志愿服务、探访和学习、军事训练以及其他类型和风格的思想课程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方法也在逐步发展。

4.整合和优化实践教学资源

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教学资源,是指组织和实施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组织所必需的资源和信息,可以用来实现总体的实践教学目标。首先,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为了实现文化的教育价值,可以将其文化资源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以引导学生找到文化历史积累的动力。这样学生就会被理想和信念所强化;其次,在整合资源的原则上,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优质资源,进行教与导的转换、学与悟的深化,从而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最后,资源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践学习的组织和实施的复杂性,并影响实践学习目标的范围和水平。因此,强化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是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的有力资源保证。

作者:邢娜 单位:太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