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维修数据分析指导机务培训工作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维修数据分析指导机务培训工作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维修数据分析指导机务培训工作浅析

摘要:本文通过维修人员维修经历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建立了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依据这些数据和关系,进行针对性机务培训和工程管理等工作,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民航维修;技能点;数据分析

1前言

民航维修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维修人员要面对大量繁琐的拆装螺钉盖板、涂胶防腐等工作。同时,维修业也是一个风险较高的产业,螺钉没有装好,轻则导致盖板丢失受损,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风挡丢失危及飞行安全。所以,机务各级部门都很重视机务培训工作。

2数据分析及应用

维修记录“全”是民航飞机维修一个非常大的特点,这些记录全面地记录了飞机维修事件的时间、人物、地点、技术参数等数据。良好的维修是保持航空器持续适航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维修方案是实现途径,是用最小的经济成本确保最大的航空器可靠性和持续适航性。工卡又是维修方案的实现途径,它是维修方案和技术资料的整合性文件。工卡中包含了各类经过批准的规范、规则、标准以及工艺。换旬话说作为维修任务的指导性和权威性文件的工卡,是很多基本“技能点的组合”,不同的工卡就是不同的技能点的组合。维修人员和维修任务看作是维修的两个基本要素,它们通过“技能点”紧密啮合在一起。这里顺便解释一下,维修中的其他要素如工具设施的使用,飞机系统的原理逻辑也同样可以被包含在技能点中。维修人员是维修任务的执行者,要在工卡的指导下进行。由于职业培训的学员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也就是对技能点有一定的认知,但不一定熟悉和标准。通过技能点的梳理,能够精确有效地满足学员对于理论和技能提升的需求。又可以避免传统培训思路中不可避免的大量的理论和逻辑推理带来的“大水漫灌”。对技能点的标准化培训,有利于训练他们良好的维修行为和习惯。同时培训部门也可以借助这种机会加强交流,了解实际维修工作,做到教学相长。通过数据分析,我们能够找寻到维修人员和维修任务之间的联系,再进一步分析工作任务存在的基本要素,通过强化和规范基本要素的训练,将解决一线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对某公司机队的维修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探索培训对象与工作任务,工作任务与基本技能,基本技能与培训实现方式之间的联系性,从而通过设置合理的培训课程解决培训后更加胜任工作。基于以上思考,我们首先要在现有维修系统中找寻到大量维修数据与工作者之间的关系。

2.1分析已发生的维修数据和工作者之间的关系

一线机务维修人员工作通常包含例行工作和非例行工作两部分。例行工作包含航线检查工单、由MP产生的生产指令(p〇)(比如分解到定检和航线中的各类生产指令)。非例行工作包含地面健发现的故障、機反映赚障,我们实际工作中雛为廳。我们从维修系统中导出半年的维修数据,进行数据分析。通过简单的分类统计后可以得到各类工作清单,包括:各中队执行频率高的生产指令;各中队执行频率高的非例行工作(NRC)。详见表1和表2。

2.2分析完成工卡需要的基本技能点

根据ASK模型分析执行任务所需的态度、技能和知识,对工卡进行技能点分解。通过分解,将不同的工卡分解成最基本技能点,建立基本技能点和工卡之间的关系。详见表3。对上述技能点进行统计分类后,形成技能培训大纲,详见表4。表4中的技能项目就是实际工作中工作者所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组合起来变成技能点培训大纲。通过对工卡发生频次和工作所需技能点统计进行分析,得出各技能点发生频次数据,可以得到不同技能点在工作中的发生频次。这些数据会标出每个技能点的重要程度和对于不同层次的学员的培训要求。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同时对于已经授权的人员,长时间未使用的技能将是复训的重点。通过我们在现有数据基础上的分析,发现现有的CCAR147基本技能培训的大纲基本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如果可以加上现有飞机的软件装载和数据下载类、计算机自检类以及目视检查类技能就会更加完整。在CCAR66R3的培训要求中,这些内容已经得到体现。因此,未来的培训一定会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要。同时,我们还应考虑技能点针对1性训练,也就是目前的技能训练设备和设施的更新,应当更具备针对性,设计更符合实际工作的训练场景,更好地将学员带入到实际工作环境中去。这项工作对教具的设计和加工提出了更髙的要求。比如采用现今比较流行的3D打印技术,打印一些部附件,比如传感器、计算机。再结合单片机技术模拟计算机自检,实现完整的排故流程。图1是我们打印的发动机,已经在培训中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参见图1,可以看到3D打印的LEAP发动机从外观上已经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具有极强的场景带入感,对于技能点的针对性培训有非常好的效果。同时极大地降低了培训的成本和风险。通过数据分析,建立三张符合性对照表,即工作者和工卡,工卡和基本技能,基本技能和培训实现方式之间的对照表,将三基中的‘‘基本功”落到具体工作和培训中。并且,我们会定期对工作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不断更新大纲,在工作内容、工卡、技能点进行匹配和针对性的培训。

3总结

依据目前的分析模型,有两个方面的应用:第一是完善培训体系,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第二是完善新增培训能力申请中的培训实施环节,切实保证人员能力符合新增能力的要求。定期采集已经发生的数据,不断更新现有的技能点清单和教具,使得其对实际工作能够更加有效支撑。分析维修人员的维修经历,对于有授权资质的维修人员在一段时间内没有使用的技能点将作为复训的重点,这样时刻能够保持维修人员技能的“新鲜度”,将安全关口从实施环节提前到人员能力训练和保持的层面。完善现有流程体系,新产生的工卡在培训部门流转后,需评估是目前大纲技能点的不同组合方式,还是出现了新的技能点,以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方式。后续的教学设计环节会按照这个方向和思路跟进,要么在现有技能点基础上设计新的组合方式,要么设计新的技能点,满足不同的需求。对维修任务的最终支撑是各种基本技能,以及各种基本技能依托各种工卡的不同组合,组合方式有很多,而基本技能我们是可以有效捕获的。我们将透过工卡找到最基础的点,进行标准化训练,强化维修人员的行为和习惯,夯实该能力,再强化工作者各种技能点组合应用能力,这样我们能从“最基础”的层面管控风险。维修人员能力的提升是维修安全最重要的保证。在维修数据的分析和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数据反映了很多主观印象中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通过分析模型的变换,可以在很多方面为我们的工作提供帮助。技能点的分解和组合只是目前我们找到的一个应用模型。我们相信在不断的应用和探索过程中,可以找到更多应用模型,让原来繁杂沉重的工作慢慢变得简洁,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维修水平。

作者:鲍向志 安辉 单位:山东航空公司机务培训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