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共享经济发展前景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共享经济发展前景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共享经济发展前景分析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新形势下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平台,相应地,共享经济以活跃的市场能力与高效的资源配置又推动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在供给侧视域下,共享经济不但能够促进三大产业的发展和创新,而且能够较好地消化过剩产能,扩大有效供给,稳定物价,增加就业,创新生产模式。同时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诸如观念导向偏差,部分闲置资源有增无减;个人行为难约束,社会管理成本日增;网络金融风险加大,法律法规监管缺失等问题。随着“互联网+”模式与共享链的逐步完善,共享经济势必会克服诸多困难,快速增长,且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共享经济已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去产能、扩生产、优化群体结构等方面发挥重要优势,并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关键词:供给侧;共享经济;互联网+;共享链

一、供给侧视域下共享经济的效益优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共享经济互为促进,共同拉动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在供给侧视域下,共享经济借助互联网平台迅速完成了线上与线下的高效对接,形成新兴商业模式与经济形态,在资源整合、促进三大产业发展、扩大供给、增加就业、稳定物价等方面都发挥出重要的效益优势。

(一)加力三大产业发展,有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加力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因素,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与持续。在新时代,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增加农产品供给力度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共享经济平台与传统农业模式相结合是促进当前农业发展的新思路与新方向。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以获取单一农产品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新型农业,如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式农业等。它们的出现既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一步,也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为共享经济的加快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共享农业已然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成果。在互联网平台与大数据的交互作用下,新型农业由实体走向电商平台,通过精确的成本时效云计算和发达的物联网,使优质的农产品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送达消费者,实现生产、加工、运输、消费一站式服务。网络提速和交通的便捷使新型农业产业化与规模化,既有效解决了农村闲置人口和土地的利用问题,使农业链条去中间化,又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规模效益,同时也促进了流通行业的快速发展。显然,共享经济模式下的农业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激活了农村经济,有效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改变传统观念,让资源共享达到共赢目的,共享经济模式也将融入农村生活,促进农村落后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切实帮助农民提高生活水平。”[2]

2.加力制造业快速升级。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共享经济快速深入各产业领域,发挥资源调控作用,其无形中也在推动制造业的加速升级。在共享经济平台上,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很多中间环节被省去,两者之间能够直接关联。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在共享经济模式下分离后,消费者拥有了更多的商品选择权,既可以选择新产品,也可以选择重新利用的产品。对生产者而言,由于减少了中间销售环节,能够更加充分了解消费者的购买需要,高效配置闲散资源,提高产品、生产的管理效率,更好地服务消费者。企业暂时闲置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均可通过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也能够共享到其他企业的相关设备技术资源等,从而促进企业间的相互交流,不断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强化企业间联合。对消费者来说,由于生产者通过共享平台APP和其他各项手段能够快速获取消费者的需求、建议等各种反馈,使生产者的生产更加贴近消费者的实际需要,消费者能够参与到生产环节中,有利于建立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长期供需关系。

3.加力服务业优化升级。服务业涵盖行业范围比农业和制造业更为广泛,相较于两者,服务业能更好地摆脱土地和资本限制,“共享经济的出现,实现了供求关系的平衡,最大化地利用了社会资源,从出行到购物,从拼车到旅游……共享经济正在不断地向各种服务业进行扩展。”[3]从闲置资源看,无论是餐饮、服务还是美容、家政,无论是小型企业还是私人个体都能够不同程度提供此类资源,其实现共享的方式也更为多种和便捷,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之间直接实现对接,且无法形成垄断,这有利于市场竞争和消费自由选择。共享经济加力于服务业的优化升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效增加就业岗位。共享经济属于新兴的经济模式,是对传统经济发展的新突破,适用于拥有闲置资源的个人和组织,便利的网络条件和即时的信息通道使人们在创业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创业成本,为社会就业提供便利途径。二是释放潜在的消费需求。共享经济不但能够让供给更好服务消费,而且能够激活潜在的消费需求。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都不相同,而共享平台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形成不同分享网络,并以多种方式提供给不同消费者,完成由潜在向现实的过渡,从而扩大消费群体,拉动经济增长。三是能够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在共享经济的新模式下,每个人都是生产的参与者与消费的拉动者,一方面有助于激活我国各类社会群体的活力,有效防止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另一方面有助于优化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缓和社会矛盾,较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二)消解过剩产能,扩大有效供给

共享经济在发挥调控社会资源,释放消费潜力的同时,也能够消解过剩产能,有效扩大供给需求。同时,其效力的发挥也需要一定社会条件的满足。一是具有价值的闲置资源。现有过剩产能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在功能上能够满足社会需要,这些产能之所以过剩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而并非产能本身不具有经济价值。二是联接供需的平台。市场经济供需中介,中介可以是个人或企业,主要功能是联接供需双方,使原来无法到达需求端的供给能够顺利达到需求端。三是网络技术的普及。近几年我国的共享经济形式能够以飞快的速度发展,例如共享单车在一夜之间遍布全国,小到共享充电宝、雨伞,大到共享汽车,社会上能够见到越来越多的共享资源,这些都是建立在以上三个条件基础上的,同时也符合我国的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总之,与原有的传统模式不同,共享经济能够顺利消除社会供给和需求之间的障碍,可以做到精准预测社会需求情况,从而使企业能够更为有效地提供生产。原来存在的过剩产能通过共享手段转变为低成本的社会资源进行重新高效配置,以新产品的形式进入社会流通,既能够节约社会资源,也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消化过剩产能的同时扩大有效供给。

(三)稳定物价,促进就业和创新

传统经济模式下,供需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会导致资源闲置,产业链断裂并引起物价波动。在共享经济模式下,互联网或物联网的高效对接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平台共享,闲置资源再配置的成本被大大降低,供需双方沟通障碍明显被消弱,物源配置充足、流通顺畅,物价也得以稳定。共享经济依赖网络平台实现共享,打通线上需求和线下资源的通道,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有力手段。例如通过自主创业、兼职等实现再就业,创业成本低、种类多,更有相应平台提供创业贷款,不但简单快捷而且多种多样。“无论是供应方需求方关系,还是产业的上下游关系,亦或是服务机构和创业者关系,共享经济通过提供服务的多种模式,为就业者也提供了灵活的工作方式的选择,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创造了大量多种类的就业机会。”[4]共享经济在降低风险获取收益的同时,为行业创新提供新平台和新机遇,二手车房交易及租赁平台、个人服务定制平台、资金众筹平台等很多交易方式都得到了发展。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让创新变得更加简单和深入,既为企业提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为社会人才创新提供了动力,共享经济模式已经成为加速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供给侧视域下共享经济的发展困境

尽管共享经济效益优势明显,并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重要的推手,但在现实中,共享经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仍旧面临着诸多困境亟待解决。

(一)观念导向有偏差,闲置资源有增无减

共享经济作为一种经济模式,需要个人或企业提供闲置的物料、时间或服务等资源进行共享并创造经济价值,其宗旨是使社会闲置资源重新进入流通环节以提高资源的重复利用率。虽然从整体上看共享经济趋势向好,但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其中观念导向正确最为关键。如果不能够树立正确观念,就无法实现共享经济的初衷和目的,在此需要强调,其初衷就是闲置资源重新利用、化解过剩产能,目的是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人们的生活成本。共享经济形式已经遍布旅游、交通、金融、物流、教育、餐饮等行业,其影响范围逐年增大,如果不树立正确的观念导向,其偏差将会导致现实中的诸多问题,从而影响人们对共享经济的接纳程度。目前共享经济形式中,尽管有很多共享形式能够很好地实现对资源重新利用,如滴滴打车等,一方面实现了对部分闲置汽车的共享,另一方面还增加了社会就业,激活了人们的创造力。但是也应该看到,有很多共享形式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是通过生产新产品投入流通使用以实现融资和盈利,尽管它们推动了生产环节中原材料的使用,但是在这一环节上,非但没有减少原有社会闲置资源,反而增加了新的社会闲置资源。又如共享房屋的实现虽然增加了人们出行的便利,却并没有降低人们的支付成本,仍然停留在高价短租的形式上。这都表明在共享经济的发展中的确存在观念导向偏差问题,个别企业并没有将重点投放在闲置资源这一着力点上。就共享经济本身而言,它始终是一个经济模式,具有逐利的属性与特征,如何正确运用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而正确树立共享观念则需要政策和文化共同作用,并非朝夕之事。

(二)个人行为约束难,社会管理成本日增

共享经济在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其中个人行为不规范表现尤为突出。以共享单车为例,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刮擦二维码、上私锁等问题多次成为新闻热点,既反映了部分民众素质偏低,也暴露了共享经济个人端行为难以约束的问题。共享经济的实现既需要具备充足的硬件设施,也离不开个人行为的自觉性。当前我国共享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现实中,一些贪图小便宜的社会心理和不良习惯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共享经济的健康发展。共享经济在短时间内集中较快发展,吸引了大量企业参与竞争,使社会资源快速集中和扩散,这既对相关部门的管理能力提出挑战,也增加了社会管理成本。“城市用地资源有限,目前共享单车挤占了行人道。在上下班高峰的时候,由于行人太多,需要推行自行车是常事。”[5]此外,还经常出现共享单车占用停车场、花园、地铁站口等杂乱现象,在许多方面都造成管理难题,增加了社会运行成本。这种不良现象及社会管理成本的增加被无形转嫁到广大民众身上,最终由消费者买单,造成资源浪费与消费者负担的加重。从短期看,虽然民众为一己便利得到实惠,但整体看,他们并未得到额外的好处,并在长期上不利于社会的平等和公正。

(三)网络金融风险大,法律法规监管不足

共享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一定的网络安全和金融安全隐患。归根结底,共享经济是一种经济行为,其背后最大的推动力是资本运营。虽然共享经济的享用者不需要支付昂贵的货币成本,但却往往需要支付一定数额的押金才能成为会员。对消费者而言,这不但增加了经济负担,同时在无形中也埋下了网络和金融风险的隐患,甚至带来利益绑架风险。就共享单车押金而言,消费者对押金的使用状况不可知的,而相关企业则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聚拢资金,在其他领域投资获利,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措施,使这一行为存有巨大隐患。在缺少透明监管体制下,消费者处于视觉盲区,假使一些企业受巨大利益诱惑恶意套现或因资金链断裂导致信用风险上升等,消费者将蒙受损失。同时,法律法规监管不足已成为共享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一方面,法律法规的出台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和较长的程序论证,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作为在“互联网+”下催生的新经济形态,共享经济具有产生快、发展快、消失快的特点,其形式变化多样,常出现法律法规滞后于其发展的状况。另一方面,法律法规在执行中也会存在诸多问题,常常无法及时有效地维护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频频发生的网络金融诈骗行为,就是极为突出的例子。因此,立法机关和政府监管部门要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共享经济法律政策规范,使其在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和政府的有效监管下健康发展,同时,应建立便捷有效的监督平台和信息反馈机制。

三、供给侧视域下共享经济的发展前景

尽管共享经济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但从长期来看,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控与刺激,其发展前景仍旧广阔,将愈发壮大和深入,为我国经济持续创新发展提供强劲的推动力。

(一)规模增速更快,涉及行业更为广阔

共享经济是互联网技术革命和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催生的产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新经济形态,适逢其时地在我国生根发芽并发展壮大,且未来还将持续这一增势。“2017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49205亿元,比上年增长47.2%。未来5年,我国共享经济有望保持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长。”[6]市场的巨大潜力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促使我国共享经济规模连年大幅度增长,预计在未来,共享经济则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产业,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规模增速更快、更广,涉及行业更为宽广、深入。就当下而言,我国共享经济发展才刚刚起步,且发展迅速较为集中,市场需求远未饱和,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发展前景广阔。从发展规模来看,市场交易额逐年持续递增,共享平台种类增多、相互协作与合并数量扩大以及投融资数额剧增。共享经济平台丰厚的利润期望值也能够极大促进创新型投入和中小型企业的不断涌现。值得指出的是,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共享经济在加速产业发展,形成规模化经营,加剧行业竞争激烈的同时,并不至于形成行业垄断,因为共享平台将自发地优化产业结构与配置需求。在今后,共享经济的发展还会延伸至农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关涉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涉及范围更广,社会影响更大,立法机关和政府也将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引导其科学发展。共享经济正深度重塑我国的经济形态,并已创造了更多的社会价值。

(二)发展更加深入,影响更为持久

从时间和影响力上来看,共享经济发挥的作用将更加持久,在规模上快速扩大,幅度上普遍延伸,其发展与影响逐步深入各个领域。在共享经济的作用下,共享链的出现更是将所有共享用户信息连接成不同区域链条,SSS代币交易与第三方征信的合作在保证用户安全的同时,又提升了用户的参与度和增加了利润。当前,全国已有超过半数人口参与到了共享经济中,共享经济已经深入到交通出行、生活医疗服务和知识技能领域等社会层面,影响改变着人们生活的基本方式,“信用互联,共享未来”是共享经济持久发展的伟大远景。“共享经济虽不是在中国首先出现,但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共享经济在中国有着更好的发展机会。”[7]随共享平台交易的成熟,传统交易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渐被新的互联网平台所代替,很多事物之间的区分界限已不再分明,取而代之的是相互合作和融合。一是行业之间联合加强。共享经济模式使资本能够在各行业之间自由流动,迅速增值,同时各行业之间层出不穷的合作机会也将加强,促使行业不断联合,共享经济新发展。二是行业更新换代较快。共享经济发展初期,各行业尚处于探索阶段,抱团取暖、相互共存明显,而随着发展步入竞争阶段,对行业要求会越来越高,会出现大量中小型企业随之涌现和消失的状况,随时面临新的挑战,促使各行业更新换代加快。三是促进法律体系完善和社会公众道德提升。共享经济让社会群体交易透明化,同时相互之间也更容易形成监督,自律意识要求更高。在精神文明建设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共享经济能够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有关部门可结合大数据和网络平台等公布的有效信息,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以引导社会公众道德的提升。

(三)改变生活方式,优化社群结构

在共享经济模式下,人民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改变。无论是衣食住行用还是科教文卫体,都在悄然改变。在互联网的支持下,人们出行只需要通过打车APP软件就能实现随叫随到的出行服务,方便快捷且价格低廉,安全性也更高,在方便群众的同时也增加了就业。共享链的高效服务,使外出旅游不再担心住房价格和安全性能,实现了可提前预约、免手续退房、用后给评价等高速快捷住宿方式。网络信用体系的完善既能够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提高供给质量,以消费促供给,用供给要效益。对大众群体而言,无法进入高校和培训机构的人们也能通过网络共享平台实现知识技能的提升,以较低价格甚至免费实现知识共享,从而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成为专业知识技能型人才。共享经济模式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互作用,为每个人都提供了创业的可能性,让所有人都有机会直接参与生产并实现共享交易。在社会领域,社会财富流通的规模与速度加快,传统单一行业的聚集模式也开始发生改变,社会财富不再聚集于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而是成为一种共享的资源优化分配,虽存在竞争激烈,但行业垄断被打破。不断升级、优化创新成为行业实现财富汇集与发展的目标。从另一方面看,共享经济还为消除贫富差距提供了新的途径。在共享经济模式下,消费者不再作为单纯的消费群体而出现,而是作为生产的必要环节发挥作用,并通过网络反馈平台和消费者联盟不断增强影响力,具备更多的话语权与主动权。这样,所有人都积极参与,兼具生产与消费的双重身份,行业差距被缩小,贫富差距也将消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调控下,共享经济的发展将更加深入,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也将发生重大改变,从而推动社会群体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完善,最终消除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四、结语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共享经济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且已在现实层面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政府、企业、个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被打通、融合。政府管理职得到提高和加强,开放式便民服务更具活力;为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重要推手,优化结构、去产能成为有效提高利润的重要方式;消费者能够参与到社会生产中,以生产促消费,以消费扩内需,成为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前景无限广阔。在当前,尽管共享经济还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但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全方位深入,我国共享经济将会步入正规,健康持续发展,并在提升与推动社会经济、优化社会群体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8.

[2]王亚丽.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共享经济[J].改革与战略,2016(7):87-90+154.

[3]张洪云.探讨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共享经济的新思路[J].时代金融,2017(35):41.

[4]于雨濡.供给侧改革下共享经济发展的机遇[J].现代国企研究,2016(18):94.

[5]张建华.新形势下共享经济发展若干问题思考———以城市共享单车为例[J].时代金融,2017(11):279+284.

[6]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8)[R].2018.

[7]王张弛.我国共享经济的发展及前景展望[J].现代商业,2017(25):169-170.

作者:郝丽华 曹永胜 单位:山西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