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民营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关键词:云南省民营经济;问题;对策
1概况
发展民营经济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必然要求。2019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和2016年中央出台的《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2017年的《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等,共同构成了当下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云南省地处中国经济圈、东南亚经济圈和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拥有4000多公里长的国境线,24个国家一类口岸、2个国家级开发开放试验区,是我国重要的物资运输国际大通道。水利、生物、矿产和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与云南省直接相关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比如长江经济带发展、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桥头堡战略、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等,这些战略和政策交汇叠加且含金量高、支持力度大,有力促进了省内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是云南省民营经济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2019年,云南省实现生产总值23223.7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037.62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7961.58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2224.55亿元,相较于2018年,第三产业增速同比增长8.3%,高于全国(6.9%)1.4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在云南省占比已达总量的52.73%”(《2019年云南经济运行情况报告》http://yndrc.yn.gov.cn/content.aspx?id=883537750808);从进出口贸易情况来看,2019年,全省民营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共完成进出口总额20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1%,增幅比上年回升3.3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1.4%;从就业情况来看,据省市场监管局提供数据,截至2019年12月底,全省民营经济户数312.7万,同比增长10.3%。其中,私营企业62.7万户,增长7.4%,增速较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云南省民营经济总量实现跨越式增长》http://www.yn.gov.cn/yngk/tzyn/tzdt/202003/t20200302_191439.html)。云南省民营经济整体发展势头良好。
一直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虽然备受瞩目,但受限于历史体制和相关制度的不健全,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市场冰山+融资高山”的困难,除此之外,云南省民营经济的发展还有一座“转型火山”。
2.1“市场冰山”
其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的市场平等地位仍然不够突出。国家三令五申,政府一再强调,各种政策条款都要求“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落实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均可平等进入,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民间资本设置附加条件、歧视性条款和准入门槛。(《2019年云南省第二次民营企业运行状况调查分析报告》,云南省工商联http://www.doc88.com/p-9438714762958.html)”实际操作却仍然是“阳奉阴违”。正如佟铃等(2012)认为,“公共资源的有限性,公共服务的不公平性,加重了民营经济的运营成本,限制了企业的行为”(佟玲、金兆怀《我国民营经济科学发展的思考与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12(4):23-27)。体现在市场制度中,政策落实不到位让企业获得感不强、公平竞争环境需进一步提升。根据《2019年云南省第二次民营企业运行状况调查分析报告》(如图1所示),民营企业关于政府政策的建议有39.76%都是围绕如何宽松市场环境而进行的。
2.2“融资高山”
资金是企业运营的血液,融资问题一直是民营企业面临的“顽疾”(如图2所示)。虽然国家不断出台各项政策力挺,从2014年被业内称为小微企业发展的“新国十条”到2019年的《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再到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40%。说明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明显加快,但数量上占大头的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不足仍然是困扰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个供给量的不足,不再是因为大型商业银行的投放量不足,而是因为中小微企业增长速度较快的发展需求与供给主体单一性之间的矛盾。所谓供给主体的单一性是指民营企业受限于规模和政策要求,无法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只能借助银行、金融机构等间接融资方式满足发展需求。云南省民营经济单位数量多、规模小,缺乏充足的资金积累,可用于抵押的资产少,企业资信等级低,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上市融资、发行债券、信托融资、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手段少,生产经营资金问题主要依靠自筹和银行借贷来筹集(90%以上依靠银行融资)。而且由于外部信用支撑较为薄弱,一般会“组团”借贷,例如担保圈、担保链、联保、互保等方式,都是在政府担保不力的前提下企业之间的相互借力和抱团取暖。这种方式,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其他环节也会受到影响。
2.3“转型火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省市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一个地区经济改革越彻底,市场发育程度就越好。有研究显示,近年来,云南省的市场发育指数在全国各省区排名一直在第25位上下,市场化进程仅为浙江、江苏的一半左右,且市场发育指数的年均变化差异也只有浙江、江苏的一半,集中表现为经济发展速度慢、竞争力不强、生产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力)市场发育滞后、企业行为市场化程度低、资源配置效率不高。这就导致云南省催生民营经济的土壤不够肥沃,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难,民营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压力巨大。当前,云南已经进入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推进创新型云南建设就是要加快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如前所述,省内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消费型产品和基础服务等传统领域,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主要都集中在产品链的低端。在大多数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产业链短,相互模仿,没有自主产品等问题,会严重制约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再加上云南省民营企业的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科技、管理人才平均仅占从业人员的12%左右,远低于发达地区30%以上的水平,导致民营企业高科技成果应用不多,科技开发能力弱,部分企业缺乏熟练技术工人,产能发挥不足。除此之外,大部分民营企业属于家族制企业,产权构成和经营管理较为传统,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委托—”治理结构的凤毛麟角,也是造成民营企业生命周期短、无法转型升级的主要原因。
3解决对策
3.1政策倾斜有保障
对于市场主体之一的民营企业,政府应该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营造高效的政务环境。高效性主要体现在:一是抓好近年来国家和云南省《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及时组织开展政策措施到位的宣传和监督检查,杜绝一切“中梗阻”和权力寻租现象;二是建议设立直属的民营企业投诉中心,及时收集整理民营企业反映的政策性建议、具体问题和部门服务质量方面的意见,采取定期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交办督办的形式,及时公布典型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限期整改落实;三是减少行政手段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对民营资本开放市场,重点降低电力、电信、金融等高利润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民营资本以兼并、重组和参股等方式进入垄断行业。
3.2立足当地有特色
民营企业的长足发展,关键在于是否能拥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发展,除了一般意义上积极地引导民营企业加大投入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提升竞争发展能力之外,还应该立足本地特色,努力打造有品牌、质量优、效益高、污染低、能耗少、竞争力强的民营企业。具体来看,一是借助云南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和民族特点,加快传统工业的改造和优化升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重视市场营销,着力建设“云系列”品牌,充分利用各种营销方式,提升品牌价值;二是着手解决产业结构性问题,推动产业从过度依赖资源向市场主导转变,从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耗能污染向环境友好转变;三是借助“互联网+”行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同时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关注新经济、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信息等产业,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
3.3崇尚生态有计划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深化阶段,新常态对经济增长模式的要求是更为高效和可持续,对企业的要求就是走高质量绿色产业生态化道路。绿色产业生态化是贯彻执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载体,是环保、高效、节能型产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民营企业长足发展的最优途径。云南省完全可以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半原生态化的发展潜力,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聚焦产业基地提升、加工升级、品牌打造、质量管控、科技攻关、产业融合、政策支持等方面,精准发力,以高原生态农产业、新能源产业、旅游业为抓手,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模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循环经济体系,把潜在的生态优势借助民营企业充分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打造云南生态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推进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走绿色、有机发展之路。
3.4重点突出有想法
破解民营企业的运营难题,主要就是破解民营企业由于融资途径单一带来的运营成本过高问题。鉴于此,企业自身应该加强企业运营者的成本意识,做好财务规划与管理,将资金用于“刀刃”上,严控资金出入,构建财务监管体系。市场应该完善信用体系建设,规范货币金融市场,一方面鼓励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以上市、发行债券、众筹等形式融资和筹资;另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国家政策性银行,外资银行、商业银行、地方银行、证券及产权交易中心、各类投资基金、城乡储蓄贷款机构、各类保险机构等多主体向信用良好的企业采用信用担保、贷款贴息等方式扩大贷款受众面或力度。政府应该强化补贴和奖励资金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加大对重点领域研发和产业化资金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吸引企业从事研发活动,通过给予研发支出一定的税收减免或者允许企业拥有知识产权等多种方式补贴研发成本,激励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另外,考察云南省时曾经提出:“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的重要论断,明确了云南省发展的独特优势,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云南省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省内民营经济也应该抓住国家和政府战略机遇,充分利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沿边经济合作区等开放平台,优势互补,实现对外经贸合作主体的本地化和产业化,逐步形成沿边地区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体系,真正地将沿边地区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发展优势。
参考文献
[1].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1-02.
[2]李伟.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5(48).
[3]刘克仁.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毕节模式[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01).
[4]姜丙刚.关于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调研与思考[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02).
[5]赵晓华.转变政府职能优化云南民营经济发展环境[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8(05).
[6]杜琼.云南民营企业生存与发展环境问题研究[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8,12(19).
作者:甘甜 单位:云南大学滇池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