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世界经济研讨式教学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世界经济研讨式教学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世界经济研讨式教学实践

一、“当代”课引入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当代”课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背景下,自1985年始在我国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公共课程。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当代”课由“98方案”的公共必修课改为“05方案”的公共选修课,使得这门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下降。如何在新形势下切实提高这门课的教学效果以增强其生命力,成为摆在全体任课教师面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代”课是以二战后的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主线,对当代世界经济、世界政治和时代主题进行宏观阐释,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等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对外战略进行分类介绍,并对中国国对外战略思想以及对外关系进行重点分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代”课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从内容上讲,包括世界历史、世界经济、世界政治、国际格局、国际关系、国际法,以及地理、民族、宗教、科技、文化、军事等多方面的知识;从对象上讲,包括不同类型的200多个主权国家和地区,以及跨国公司、国际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体,教学内容庞杂繁多。“当代”课不同于“形势与政策”课只限于一个时期或一个事件的介绍和分析,而是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做出宏观性的综合分析,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合乎科学的预测,并揭示出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规律,因此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除此以外,“当代”课还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当今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大动荡、格局大调整、体系大变革的新阶段,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新的热点问题层出不穷,有的是几天前甚至是几个小时前刚刚发生的,这些新问题、新信息都需要任课教师及时更新补充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讨论、去分析。但是,作为选修课“当代”课课时一般很少,大学生对国际热点问题的强烈知识渴求,使得任课教师经常感到课时严重不足。同时,学生对“当代”课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感到不满意:抽象的理论宣讲,呆板的“一言堂”授课方式,与学生所追求的生动有趣、深刻全面的教学效果,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当代”课亟待运用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教学方式来开展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总理曾经指出,“要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中心,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保持着主动性,主动去提出问题,主动去思考问题,主动去探索问题。”而研讨式教学法是一种基于互动教学理论,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分析和讨论,进行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符合现代教育教学规律,而且符合大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注重掌握方法和提高综合能力的心理倾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鉴于此,我们在“当代”课中引入研讨式教学法,以期突破该课程的教学难题,提高教学效果。

二、“当代”课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建构

(一)制定计划,前期准备

制订计划前,教师先与学生进行交流或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喜欢关注哪些国际问题以及如何思考这些问题。然后,再制定一个包括研讨选题、研讨方式、阅读书目、时间分配等内容的教学计划。为了保证研讨式教学计划的有序进行,教师必须将教学内容由教材体系转换成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力求做到“少而精”,以解决“当代”课教学内容与课时的矛盾。因此,教师重点讲授课程第一、二章关于当代世界经济格局、政治格局及其演变趋势的内容,并向学生介绍国际问题研究的主要理论流派和研究范式,特别是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等理论,因为这些是分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问题的重要钥匙,从而为学生能够进行“研讨”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

(二)分成小组,指导选题

将全班同学以宿舍为单位分成课题小组,宿舍长负责该小组的组织、分工、协调等工作。教师根据“当代”课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理论难点以及学生所关心的国际热点问题,设置若干个选题。选题是研讨式教学过程中的关键要素,选题的难易程度和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研讨式教学的效果。选题设置应该符合以下几个原则:一是题目必须明确具体,富于思想性,紧扣教学内容,体现教学目的;二是题目要有新意、有吸引力,能够激发学生研讨的兴趣;三是题目要难易适度,有机动效应。由于“当代”课是不同专业的选修课程,所以选题设置还必须从学生的专业背景、知识兴趣和学习能力出发,设置讲授式、问答式、辩论式、讨论式、调查式等多样式、多层次的选题,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和教学的针对性。例如,我们结合学校的石油化工特色,给2008级石油化工、环境工程、生物化学、市场营销、法学等专业设置了“中国石油安全的困局和出路”、“世界气候会议的博弈”、“世界粮食危机的本质”、“跨国石油公司在中国(广东)”、“中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案例分析”、“从国际法看钓鱼岛、南沙问题”、“如果朝鲜战争再爆发,中国要不要再出兵?”、“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调查”等选题。每个课题小组在教师所出的参考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也可以在与教师讨论后对选题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独立探索,小组讨论

学生选定题目后,教师示范讲解小组研究、讨论的基本方法,传授如何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以及课题论文撰写的方法。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内容和传授的方法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小组各成员间进行合理分工,独立探索。为了充分调动各成员的积极性,体现团队合作精神,考核成绩将以课题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成员在组内将独立探索的知识和心得展开讨论,将大家共同认可和补充的内容进行汇总,撰写本课题的论文或调查报告,设计课题成果的汇报形式,并推荐代表到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四)全班交流,总结点评

各个小组推荐的发言代表上讲台作15分钟左右的汇报。汇报结束后,由考核委员会(由任课教师和各课题组长组成)提出2-3个问题,小组成员答辩。考核委员会根据小组代表的汇报和答辩情况给出相应的加权平均分,这一分数将作为该小组成员的平时成绩。各小组汇报结束后,教师根据各组汇报情况进行总结点评,充分肯定其“亮点”,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恰如其分地指出。这种针对性强的总结讲评,对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深理解,以及对某些国际问题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当代”课研讨式教学的基本理念

(一)科学定位师生角色,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精神的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双向活动的过程。“当代”课研讨式教学,将原来的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传统授课模式转变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主题学习模式。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有了科学的定位,即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学生的学习引导者,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和自主学习者。教师的“主导”不是过去的单向传授,而是给予学生以知识体系的宏观把握和理论疑难的指点疏通,还思考于学生,交给学生研究的钥匙,为学生独立钻研作铺垫,让他们自己去打开世界知识的宝库。没有了教师的硬性灌输,没有了抽象理论的直接宣讲,学生面对的是一个视野开阔、内容丰富的研讨选题情境。学生在研讨选题准备过程中要查阅大量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会使其对国际热点问题的复杂性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在遇到难题时,学生要通过主动思考甚至及时补充相关知识来加以克服,不断超越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限制,提出富有创意的见解或解决方案。这样有利于学生改变“旁观者”的心态,较好地克服了学生上“当代”课就是“混学分”的学习态度,改变了过去上“当代”课就是一本书、一支笔,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的死气沉沉的学习状况。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突出学习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会学生学”。研讨式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不在于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如何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能力,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为中心,以探讨、交流与对话为形式,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加强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与探讨,实现自我探索、自我教育。研讨式教学将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灌输过程,转变为一种饶有趣味的知识探索过程,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逐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互相合作的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课件制作能力以及研究与创新能力等,使其真正“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合作”,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代”课研讨式教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和主要归宿。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像教师一样上台讲课,学习目标较高,有很大的刺激性和挑战性,较好地满足了大学生特有的表现自我、彰显个性的心理特征。

(三)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对话、教学相长

“当代”课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和时效性,使得教师利用十分有限的课时来单独完成所有教学内容经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采用研讨式教学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难题:教师主要负责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以保持教学体系的稳定性,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合作研讨,课堂上汇报、师生互动分析国际热问题,以实现教学的时效性和动态性。学生在课堂上的汇报中提出在研究、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难点,并给教师反馈改进教学的意见,使得教师能够比较准确把握学生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问题的认知水平,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教学,避免被学生认为是“炒冷饭”、“传声筒”。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学科知识、敏锐的观察能力、较强的学术意识和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对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更新知识,充实自己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在研讨式教学过程中,知识信息的双向交流,师生的相互解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教师也可以从学生那里发现问题,获得学术灵感,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研讨式教学以师生的“群言堂”取代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上台讲课,老师台下听课,师生共同评课,使得师生可以互换角色,从而促进教学相长。

四、“当代”课研讨式教学的实际效果

“当代”课引入研讨式教学模式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学习的乐趣,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教学质量也相应地有了很大的提高。按照课题小组评定成绩,论文与汇报相结合,学生参与考核委员会,这些都创新了课程的考核方式。尽管“当代”是公共选修课,但是学生想上、爱上的“当代”课,学生到课率很高,上课认真,讨论积极,学生对这种人人都参与,大家都动脑,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非常喜欢,积极与任课教师交流、讨论,并对改进这种教学方法提出了许多建议。比如有学生建议:考核前应该设置好考核标准,“团队一个考核成绩”的同时也应该体现个人贡献的差异性等,这为进一步完善研讨式教学实践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参考。之所以能够取得以上良好的教学效果,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角度来看,主要是因为它符合现代大学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了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并实现了二者的有机结合,比较有效地克服了“当代”课教学面临的主要难题。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