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世界经济政治新课改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世界经济政治新课改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世界经济政治新课改分析

一、“变”与“不变”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是一门现实性很强的高校政治理论课,因此,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使其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是这门课的内在要求,也是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执行新的课程方案以后,不仅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增加许多内容,而且在教学方法、授课方式以及授课对象上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首先,最明显的变化是,这门课程的授课形式发生了变化,即由原来高校文科生的必修课,变成面向全校学生的公共选修课。从必修课变为选修课,不仅仅是名称上的简单变化,这种变化对于教授这门课的教师以及高校学生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教师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是授课对象的变化,学生对这门课的思想认识也会发生变化。在原来的理论课程体制下,授课的对象是处在同一年级的大学生,一般是大四年级的学生,而且都是文科类的学生。在新的政治理论课程体制下,由于采取选修课的形式,授课对象倾向于多元化,有大学各年级的学生,其中既有文科类的学生,也有理工科的学生。

再次,教学方法的变化。课程改革以后,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应该灵活多变,更适合新形势的需要,使这门课程更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更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具体来说,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各种教学资源,更多地联系国际热点问题和国内外时事,甚至开展有关国际热点问题的讨论课,开设关于形势、政策方面的专题讲座等。在新的课程方案中,尽管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程出现了诸多变化,但也有许多“不变”的因素。

第一,这门课程融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于一体,不仅要使大学生懂得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分析有关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基本观点,而且要使他们掌握当代国际关系、世界经济与政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国际格局的大趋势,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贯要求和主张[1]。因此,这门课程还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使命,其中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学生政治思想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就是说,以爱国主义为主的思想教育,是这门课程的“不变”因素。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仍是高校的一门政治理论课,其教学目的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问题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尤其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为指导,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总体形势,及其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了解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外交的指导方针、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内容,认清中国新时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革命信念,树立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而努力奋斗的信心。

第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角色没变。由于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对世界政治、经济等问题的认识尚不全面。尤其是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更增加了学生认识上的困难。因此,在新的课程体制下,更需要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优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

第三,作为这门课程的国际大背景,战后国际格局的发展趋势没有发生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国际形势越来越朝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发展演变,其中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尤为突出。在高校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的时代背景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需要正确了解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变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一直没有变化;同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趋势仍在发展之中,而且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特别是由美国引发的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更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G20峰会的召开极其迅速走向机制化,反映出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的提高,这是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不断斗争的产物,更是近几年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学迅猛发展的结果。中国、印度等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大幅度提高,正是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提高的具体表现,同时也说明多极化的趋势正在发展之中。

二、在“变”与“不变”中探索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新模式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形势,掌握当今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基本脉络。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需要大学生认清国际政治发展的基本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大趋势下,要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特征。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政治、经济等方面交往的同时,还需要提高警惕,防止西方某些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的阴谋。由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程的诸多“变”与“不变”因素,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首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工夫。由于这门课程是政治理论课,在原来必修课的情况下,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一定的学习动力(抑或是一种压力)。在变为选修课以后,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动力会大大降低。因此,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适当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以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不断地向学生传授关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方面的知识,使他们掌握当今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规律,并通过知识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树立为祖国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其次,对大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主的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仍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之一。但是,由于大量理工科学生选修这门课程,这些学生的人文知识相对狭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注意深入浅出,有时甚至还需要对某些事件或知识进行补偿性讲授。但这种补偿性讲述又不能太多,毕竟授课对象中仍有一部分文科专业的学生。同时,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掌握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基本形势及其发展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会越来越多地融入国际社会。随着全球化从贸易、金融逐步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联系加强了,跨社会系统的频繁互动不单成为可能,而且成为必需”[3]。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相互交融,不可避免地使学生受到各种思想的冲击,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全球主义、民族虚无主义、人权高于主权论等不良思潮。这些不良思潮的传播不仅会造成大学生的思想混乱,而且会削弱党和政府在大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正因如此,作为一门现实性和思想性非常强的课程,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不仅对大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而且这门课本身也担负着这一伟大历史重任。通过这门课,不仅要使大学生认识到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而且要把爱国主义的崭新内容与全球化的发展联系起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全球意识,引导他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要以宽广的视野和胸怀,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第三,要注意课堂教学与课下交流相互配合。单靠课堂上短短的几十分钟,不可能使学生完全领会世界政治与经济问题的本质。同时,由于这门课程的现实性很强,与当前的国际形势有着密切的联系,仅仅依靠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大学生还不能完全理解当前纷繁复杂的世界风云。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社会中,要实现认识过程的一次质的飞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充分运用网络、E-mail、博客、微博、学校的教学平台等渠道,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尤其是他们对当前国际热点问题的看法。教师通过解答疑难问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扩大视野,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而且有利于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正确分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及其发展趋势。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