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数据库技术》课程创课平台的构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数据库技术》课程创课平台的构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数据库技术》课程创课平台的构建

摘要通过对创课和4C教学模式的分析,结合《数据库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将4C教学模式应用到《数据库技术》教学中,并通过此种模式,构建了《数据库技术》课程的创课平台。通过在本校实践,进一步分析了实践效果。

关键词4c模式;课程创建;数据库技术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各种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新名词新概念一个又一个涌现,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一些教学管理部门推波助澜,强制教师学习应用,然而风靡一时、热闹一阵儿之后,老师们的教学“涛声依旧”,仍然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事实上,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世界上本没有一种万能的一劳永逸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追求这种教学模式无疑也是徒劳的。任何教学模式,都不可能适合于所有的教学内容和所有的学生,最好的教学模式就是没有模式。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内容本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本文是在华北理工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名称:《数据库技术》课程创课平台的构建,项目编号Y1663-29)的基础上,总结整理而成,目的是希望能促进《数据库技术》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1创课的实质

创课是近两年才出现的新词,在中国知网上,以“创课”为关键字进行搜索,目前只有23篇文章。所以说创课的脚步才刚刚开始。国家对创课也非常重视,每年由工信部牵头举办一次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技能大赛——教师创课大赛,2018年有上百所高校参加,目前是第四届。创课有别于仿课,后者是从1到N,前者则是从0到1。从1到N,意味着克隆。如果教师只是把同一教案抄写多遍,把同一流程“滚播”多年,最终只有量的增加;从0到1,则是创新,每节课都有新思想萌生,每一天都有新教法生成,每个人都有新智慧增加,最后形成质的飞跃。“创课”的核心在于创新。在遵循教学规律、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尽可能以学生为本,不拘一格,超越教材,创设教学情境,重构教学内容,大胆进行创新。每次课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要有新意,使学生对这门课始终保持新鲜感和好奇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师生协同创课,针对每次课的缺陷,持续改进教学。教师通过个性化教学,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打造高效课堂,使学生学得更有趣、更快、更好。

24C教学模式的内容

4C教学模式的提出是借鉴于乐高积木的课程方案。4C是指联系(connect)、构建(construct)、反思(contemplate)、延续(continue)。首先教师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兴趣与课标、知识点进行联系,让学生面临一个开放式的挑战或任务,将置身于问题解决方案寻找者的角色。在联系阶段,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鼓励学生探索各种想法,尝试从不同角度来解决问题,当然问题的解决方案一定要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然后根据学生的想法来构建模型,这里就是指构建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模型建立后,同时也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建构了相应的知识体系。在反思阶段,要让学生拥有反思知识建构过程的机会,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反思,思考他们建构了什么,以及他们在建构和探索中发现了什么。教师要对反思过程提供帮助,鼓励学生有意识地思考在建构阶段完成的成果、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获得的领悟。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每一堂课都以一个新任务的提出与解决为结点,这个新任务必须建立在这堂课新授知识的基础上。延续阶段给学生呈现一个挑战活动,给学生机会去应用所学到的技能,以及用所获得的知识进行尝试,为下一课堂新知识的导入作好铺垫。

3《数据库技术》创课平台的构建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首先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来应用4C教学法。根据《数据库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特点,在很多知识点上都可应用4C教学模式,比如关系代数、模式优化、数据库设计等等。这里以规范化理论作为典型实例来简要介绍一下平台构建的方法。

3.1联系

首先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鼓励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实例,开放性的由学生提出问题。老师一定要有足够的把控课堂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描述数据模式。教师要对平时的问题进行积累,形成平台的知识库。学生最常提出的实例主要有:教学、图书、课程、运动会报名、点歌、快递、订单、购物、酒店、小说等等,五花八门。教师要对这些数据模式进行详细的分析,典型实例了然于胸。以运动会为例,引导学生罗列出需要描述的数据。学生一般会提出如下数据:运动员编号、所在教学单位、姓名、性别、项目名称、成绩、名次、记录等。

3.2构建

提出了要解决的问题之后,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即构建阶段。首先描述该模式应该收集的哪些数据。引导学生将丢失的数据项补全,比如运动会关系模式,就可以引导学生将项目编号、记录时间等数据项加上。构成的关系模式如下:运动会(运动员编号、所在教学单位、姓名、性别、项目编号、项目名称、成绩、名次、记录、记录时间)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来建立数据模型。首先根据现实语义写出函数依赖,引出函数依赖的概念,强调现实语义,然后由学生发散思维,写出尽可能多的函数依赖。学生可能提出的函数依赖有:运动员编号→姓名,运动员编号→所在教学单位,运动员编号→性别,姓名→运动员编号,姓名→性别,姓名→所在教学单位,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编号→记录,项目编号→记录时间,(运动员编号,项目编号)→成绩,(运动员编号,项目编号)→名次,甚至也会出现运动员编号→(姓名、性别),运动员编号→运动员编号,(姓名、性别)→姓名等等。对学生提出的函数依赖进行逐个分析排查,留下完全的、非平凡的、非传递的函数依赖。从而进一步解释完全的函数依赖、非平凡的函数依赖、非传递的函数依赖等概念。分析完后函数依赖集大体如下:运动员编号→姓名,运动员编号→所在教学单位,运动员编号→性别,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编号→记录,项目编号→记录时间,(运动员编号,项目编号)→成绩,(运动员编号,项目编号)→名次。

3.3反思

对构建的数据模式进行插入异常、删除异常、更新异常、冗余度的方面的分析,进一步改进关系模式。对运动会关系模式进行分析,存在着上述多方面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办法,引出模式分解的概念,进一步引出范式的概念,讲解1NF、2NF、3NF、BCNF。从1NF到2NF、从2NF到3NF、从3NF到BCNF,反复进行插入异常、删除异常、更新异常、冗余度分析,反复进行模式分解。最终将数据模式分解为以下三个子模式。运动员(运动员编号、所在教学单位、姓名、性别)项目(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记录、记录时间)报名(运动员编号、项目编号、成绩、名次)。通过反复的分析、修订,在学生的脑海中构建规范化理论的相关知识体系。让学生对关系模式的构建过程进行反思,总结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从而进一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吸收。

3.4延续

课程的延续性是4C模式不可缺少的部分。一讲课的结尾一定要进行总结,然后提出新任务。延续阶段是对本堂课的延展,给学生拓展今日所学到现实应用的机会,同时引出下堂课的内容。根据今日所学内容,总结如何分析已有关系模式,同时提出如何已经分解好的关系模式进行评价,作为下次课的内容。这里只是对规范化理论这一个知识点进行了4C教学模式的构建,4C教学模式可以应用于很多知识点以及多门课程。4C模式的应用是一个可延续性的过程。下面给出了本知识点应用4C教学模式的示意图。

4实践成果分析

创课教学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可以更好的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并且可显著改善教学条件、增加学习趣味、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本研究成果可以推广到其他专业的多门课程的教学中,而且扩展性强,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时创建教学环节、教学软件和典型教学情境,可随时调整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及时更新创课内容,督促教师在想法、教材、设计、教学、反思、发表等多方面勤思考、多创造,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5结语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其艺术性就在于创意。创课,使教学有了创意,学生学起来会更快乐、更有意思、更愿意学,教师教起来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无论教还是学,都是一种快乐的艺术享受。

参考文献:

[1]孙建锋.创课:选择自己的教学人生,辽宁教育,2016,3:74-82.

[2]尚倩.基于CiteSpace的创课教育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科教文汇,2017,10:137-139.

[3]李永江.创课平台在通信课程中的实践应用.数字与缩微影像,2016,1:32-33.

作者:杨迎新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迁安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