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植物学教学中数据库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植物学教学中数据库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植物学教学中数据库的应用

摘要:传统的植物学教学已不能适应植物学科的发展要求,也不适应当代学生的学习特点.依据植物学不同部分的特点及不同网络数据库的结构和资源类型,采用多种数据库辅助教学的方法开展植物学教学.实践表明,这种结合了数据库的教学方式资源丰富,方法灵活,能适应学科发展和学生特点,教学效果好.同时,这种教学过程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科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植物形态解剖;植物分类;大数据;教学改革

植物学是各综合大学和农林类院校生命科学、林学、农学和环境科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1-2].植物学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和遗传学等各学科的学习和教学.传统的植物学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配合一定量的实验和实习课程.课堂讲授一般以教材为主,应用ppt讲授并结合一些挂图、模型等[3].实验课一般在室内观察模型、实物和切片,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4].然而,随着新时代植物学科的高速发展和学生思维、学习特点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越来越难以满足教学和学习的要求[5].我国的植物学教材一般知识比较系统,注重知识结论的稳定性.这固然具有系统完整、便于学习的优点,然而近几十年来,植物学科的发展极为迅速,植物学知识的积累也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大量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涌现.而教材更新和修订的速度远远比不上学科发展的速度,这导致课本知识和学科发展脱节,严重影响学生后续学习和继续深造时的研究能力[6-7].此外,现在的大学生是在网络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很难适应传统的课堂讲授,更习惯也更善于通过网络、手机等方式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8].基于植物学教学面临的挑战,将数据库与大数据引入教学过程,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数据库在植物形态教学中的应用

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的知识体系庞杂,知识点琐碎[9].由于生活经历和学习历程的限制,多数学生对植物形态解剖知识缺乏直观认识,而课本提供的信息又明显不足.如陆时万的《植物学》[10]中对植物分枝类型的讲授,主要包括了二叉分枝、假二叉分枝、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和分蘖5种类型.课本通过手绘模式图的方式展示了这几种分枝的基本形态,然而模式图和实物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学习时似乎明白了这几种分枝类型,然而在实验和实习中发现学生很难在实践中区分这几种分枝类型.马炜梁的《植物学》[11]中有一些彩色照片,相较于模式图更为形象.然而,除了完全由彩色照片组成的教材比较贵以外,课本中能容纳的照片数量比较少,而且为了达到说清理论的目的,教材中选用的照片都是比较典型的,这导致学生依然难以在实践中明白分枝类型的差异.基于此,建立了植物形态数据库,并将此数据库链接共享给学生.在此数据库中,包含了50个科,200余个属,500余个种的植物形态图谱.每种分枝类型都有大量不同种类植物不同形态的分枝,这些植物即使分枝类型大体相同,也会有众多差异,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枝类型的准确内容.如很多槭树属(AcerLinn.)的植物是假二叉分枝,但是在同一植株上,也能发现一些单轴分枝的茎;又如红丁香(SyringavillosaVahl)、金刚鼠李(RhamnusdiamantiacaNakai)和东北山梅花(PhiladelphusschrenkiiRupr.)都是假二叉分枝,然而它们形成假二叉分枝的原因有的是顶芽变成花序(红丁香),有的是顶芽变成枝刺(金刚鼠李),有的是顶芽停止发育(东北山梅花).学生通过观察数据库中大量不同植物的分枝,对分枝类型的理解明显加深.

2数据库在植物解剖教学中的应用

相比植物形态部分,植物解剖部分更难以被学生理解.首先,植物解剖知识距离学生的经验更远;其次,解剖知识庞杂而丰富,往往需要将理论和感性知识紧密结合.如植物器官往往需要根据其解剖特征进行定义.在教学中,当教师说芹菜(Apiumgraveolens)吃的主要是叶柄时,即使学生能够“相信”教师的讲授,却也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个部分是“叶柄”而不是“茎”.此外,为什么仙人掌(Opuntiadillenii)的刺是叶,为什么文竹(Asparagussetaceus)绿色的部分是茎而不是叶,为什么假叶树外观看起来和叶子非常相似的部分是茎,这些知识虽然像“常识”一样很容易被学生“记住”,但学生要想理解却有一定难度.吴国芳和陆时万的《植物学》[12]中,对叶和茎的初生结构进行了详细而准确的讲述,并绘制了模式图.由于叶柄是叶的一部分,所以叶柄的解剖结构是背腹式的,或者说是两侧对称式的,而茎在解剖结构上是辐射对称式的,但这种知识需要大量观察实际的解剖结构才能掌握.应用建立的植物解剖结构数据库,学生可以观察大量植物不同器官的解剖结构,理解表面差异巨大的器官、组织和细胞直径的关系,理解植物个体发育中不同器官的本质差异,进而获得对此类知识的深刻理解.

3数据库在植物分类教学中的应用

近20年来,植物分类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传统的知识、技能和体系都进行了彻底的更新,国内外相关的数据库也纷纷建立起来[13].然而,绝大多数国内的教材仍然使用旧的知识体系,严重阻碍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从2001年被子植物APGI分类系统发表以来,以分子生物、分支分类信息和生物统计为基础的现代植物分类系统建立后,这种新的分类系统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主流,大量新的研究成果纷纷涌现,国际上的植物学教材也纷纷使用新的分类系统.目前,新系统已经出版到第4版,然而绝大多数国内教材依然使用较老的分类系统,使用新系统的很少.如马炜梁的《植物学》[11]、吴国芳和陆时万的《植物学》[12]使用的是克朗奎斯特系统,汪劲武的《植物分类学》[14]使用的是哈钦松系统等.此外,由于大量研究的深入,植物学名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植物学中的大量学名已经修订,成为“过时”的学名.然而依靠传统的教材和参考书籍难以使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15].在植物分类部分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库进行补充教学.这些数据库主要包括:中国植物志网络版和手机版,其内容不但包括植物的学名、文献考证、形态描述和地理分布等,还包括部分植物的彩色照片[16].这些照片质量高,鉴定准确,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好材料.中国植物志的英文版也可以在线查询,其中约1/3的学名已经修订[17],对于学生了解较新的知识帮助很大.但是FOC网络版中图片和文字是分开排列的,学生使用时稍有不便.中国国家标本平台(NSII)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网站,已经收录了大约1400万标本数据[18].教学中,学生几乎都可以在手机上通过这个网站查到教师讲到的植物种类、标本照片和海量标本记录.中国自然标本馆(CFH)中收录了大约1亿幅植物的彩色照片,资源极其丰富[19].除了这几个数据库外,部分利用这些数据库开发的软件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帮手.如花伴侣、形色和生物记等软件.这些网络资源特点不一,各有特色.在教学中,需要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不同资源的不同特点,否则学生在学习中的使用会遇到各种问题.花伴侣等软件在植物开花时识别较准确,但是没有花、果等器官时,其识别的准确率明显降低.中国植物志网络版可以使用拉丁学名或者中文正名进行检索,但是不支持俗名检索,很多学生在使用时会遇到因为不知道正确名称而无法检索的情况.

4教学效果评估

新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是数据的时代.当代学生思维活跃,对新技术、新方法适应迅速.应用数据库等网络资源的教学既可以充分适应学生的特点,又可以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学科发展中出现的新知识、新理论,是传统教学方法和体系的重要补充.在实践中发现,使用新的教学方法作为补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教学过程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在植物学课程结束后,开始其它课程学习或者后续的科研活动,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知识的检索和使用.无论学生还是后续课程的教师都能感受到这种变化,说明这种教学方法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赵杏花,燕玲,蓝登明,等.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170-171

[2]苗芳.高等农林院校植物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1(36):22907-22909

[3]陆嘉惠,王绍明,吴玲,等.CAI课件在植物学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3):109-110

[4]李孙文,赵昶灵,刘勇,等.农业院校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69-74

[5]陆嘉惠,周玲玲,马淼,等.提高植物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探讨[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6,16(4):63-64

[6]白志川,王海洋,李先源.《植物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教师教育学报,2005,3(1):130-132

[7]胡国雄,耿彦飞.植物系统学教学体系改革探讨[J].绿色科技,2019(3):248-249,252

[8]申康.新一代大学生的特点分析及教育方法探讨[J].科技信息,2011(27):174

[9]朱雪云.植物学形态结构理论教学思路创新初探[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11(3):211-212

[10]陆时万.植物学(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11]马炜梁.植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2]吴国芳,陆时万.植物学(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13]雷鲜,章怀云.植物分类研究进展[J].湖南林业科技,2005(6):55-58

[14]汪劲武.植物分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5]高润梅,王卫锋,葛丽萍,等.植物学类课程产学研互作模式实践教学的探索——以山西农业大学林学专业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9,37(3):44-46

[16]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作者:董雪云 王洪峰 单位:哈尔滨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