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JAVA与数据库的课程整合教学改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JAVA与数据库的课程整合教学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JAVA与数据库的课程整合教学改革

摘要:《java程序设计》与《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是医学院校生物信息学专业开设的两门课程,由于Java程序设计高级开发一般会涉及数据库的管理及使用,两门课程有交叉融合的知识点,因此本文提出了JAVA与数据库的课程整合教学改革研究,希望能打破课程界限,让学生将多门课程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JAVA;数据库;课程整合

《Java程序设计》与《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是承德某医学院校生物信息学专业第五学期开设的两门课程,传统课程教学以书本讲授为主,虽然有实际上机课程,但是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要求不高。由于Java程序设计课程中的高级开发一般会涉及数据库的管理及使用,在这个阶段与其将两门课程分开教学,让学生掌握单独的知识点,不如将两门课的共通知识融合,引入案例教学法,推进实践教学。通过案例,帮助学生在掌握Java课程知识的基础上,也能很好的应用数据库的相关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并培养其团队合作的精神。本文是对课程整合教学改革的一个尝试,也是对实践教学的一个探索。

一、课程整合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952年美国西储大学医学院提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按器官系统、形态与功能重新组合课程,以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使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随后的五十多年间,世界上很多学校都实施了课程整合的教学改革,像哈佛大学的“新途径”课程计划,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日本形成的“医学教育模式和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指南”等。英国医学教育中心的RonaldMHarde教授提出了一个非常有用的课程整合阶梯。这阶梯有11个逐渐递增的阶段,越往上的阶段课程的整合效果越好。国内关于整合式实践教学研究也很多,如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实践教学课程的整合与优化,信息技术与计算机课程整合的教学探索等等。医学院校生物信息学专业学生在大三第一学期需要学习《Java程序设计》与《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两门课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希望学生通过程序设计和数据库的学习,能增强实践能力,解决具体问题,但是目前计算机课程整合基本都围绕计算机基础进行,针对这两门课程进行整合的实践教学研究较少。

二、JAVA与数据库的课程整合教学改革方案及创新点

(一)教学改革方案依据生物信息学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Java程序设计》课程与《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引入案例教学法,增加课程设计考核,并修订两门课程的考核方案,将课程设计作品成绩计入期末考试成绩。帮助学生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两门课程的整合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Java程序设计》课程与《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两门课程单独教授,教师讲授的大部分都是基础的理论知识,两门课程的内容没有明显联系。第二阶段:两门课程仍然是分开讲授,但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会有意识的把自己课程领域和其他的课程领域进行联系,寻找不同课程的共同主题。本阶段引入课程小案例,授课教师首先介绍案例所涉及知识及其基本设计思路,然后鼓励学生在现有基础上,二次开发,设计出优化版本的产品。第三阶段:两门课程之间的界限消失,教学内容变为整合性课程。授课教师根据两门课程共同的部分,设计出要求更高难度更大的案例,即课程设计作品,要求学生根据两门课的所学知识,组建团队,完成课程设计。考核方式:在传统纸质试卷基础上,增加了平时成绩、课程设计成绩等形成性评价结果。期末成绩由三部分成绩加权组成。

(二)创新点本次课程整合的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两方面都有创新点,教学内容并非完全以课程为单位,而是以案例连通不同课程的知识点,强调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和综合实践能力。而在考核方式方面,传统考核以期末试卷为主,本门课程增加课程设计作品,注重形成性评价。课程的终结性评价成绩满分为100分,各项任务的考核比例为: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出勤、学习态度、上机操作等)占30%。期末考试成绩(理论课)占50%。课程设计成绩(实验操作)占20%。

三、JAVA与数据库的课程整合教学改革实施情况

本次教学改革针对承德市某医学院校生物信息学专业的学生开展,目前已开始实施。在生物信息学专业第五学期18周的课时中,前12周《Java程序设计》课程与《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两门课程由两位授课教师单独授课,分别讲授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如基础知识,面向对象,异常处理,输入输出等。从13周开始,两门课程仍是单独授课,不过授课教师引入课程小案例,如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将两门课程的知识做交叉融合。从17周开始,两门课程合并上课,两位授课教师经过讨论研究,提出整合课程设计的要求与评分标准,学生组建团队,开始课程设计,两位授课教师同时辅导,为学生答疑解惑。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让网络资源查询及团队合作,完成难度更大复杂度更高的课程设计作品。

四、结语

本此教学改革中提出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与《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的分阶段整合研究,打破课程界限,以案例连通不同课程的知识点,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但是该课程整合的教学改革仍面临很多挑战,如具体案例的设计、考核方式的修订等,这些都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课程整合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高岳,张东华,郭劲松,等.医学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01):68-70.

[2]傅波,彭春富,赵芸.基于构建Java课程体系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J].电子世界,2014(18):337-338.

作者:赵佳 昝程 李立 张勇 单位:承德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