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儿童色彩认知的童装设计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儿童色彩认知的童装设计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儿童色彩认知的童装设计浅析

摘要:随着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和家庭对孩子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童装的消费支出逐年上升。但近年在童装设计和童装质检方面频频爆出问题,其反映出童装行业过渡追求效益,以家长的购买点作为童装设计和生产的重要参考,而忽视了童装中对儿童身心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本文尝试从儿童视知觉、色彩认知特点等理论出发探讨色彩在童装设计中的相关隐私,并提出基于儿童认知特征的童装设计中色彩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儿童认知特征;童装设计;色彩;设计策略

结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2017年发布的《生命早期对每一名儿童至关重要》报告,以及我国于1991年、2001年和2011年发布的三份“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主要保护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每个儿童的潜能及个性差异的发展。儿童的认知发展受到生理发育、心理发育和思维发育三个方面的影响,在分析儿童的色彩认知时同样需要理清儿童生理、心理和思维的发展阶段特征。相关研究表明,人通过外界获取的信息中,87%是通过视觉获取的,而在这些视觉信息中给人最直接感受的是色彩,因此在外界影像引发人的视觉心理变化的认知过程中,色彩起着重要决定作用。童装作为儿童日夜接触的贴身衣物,它的色彩设计是每一位童装设计师不容忽视的环节。在进行儿童和成人对色彩的喜好调查中发现,女童比男童更爱粉色,男童比女童更爱红色,但成人中男人基本不会选择粉色,同时女人比男人更易选择红色。在童装市场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粉色和红色较多出现在女童服装中,这两种颜色基本不会出现在男童服装中,由此可见目前童装设计中的色彩仍然较多以成人的视角考虑流行色。除此之外,部分品牌或考虑以儿童对色彩的好恶去设定色彩搭配,但这些童装色彩是否真的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却有待考究。因此,从不同阶段儿童对色彩的视觉感知和心理效应分析色彩对儿童的影响,以及色彩与儿童个性发展的关系等角度去探讨童装中的色彩设计策略,以期在童装设计中能够有更为合理的色彩设计,对儿童的成长发展有所裨益。

1儿童色彩认知相关理论的探讨

色彩是光照到物体上,通过物体反射到人眼,人眼的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接受这些色彩信号,然后转换成电信号再传递到大脑,最后大脑反馈出了颜色———这就是我们识别颜色的过程,这也是色彩产生的原理。通过上面的描述可以了解到,色彩是通过眼、脑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色彩认知源于心理学中的视知觉理论,是人将视觉感知到的色彩信息传递到大脑后,大脑经过接受、反映、处理为知觉的过程。0~12岁是儿童色彩认知发展的高速阶段,儿童首先通过视觉感知世界,获取知识,色彩作为视觉感官最敏感的要素,不仅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更重要的是让其感受心灵上的震撼,因此,色彩在儿童身心发育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视觉发育与知觉发育随年龄增长而有所不同,因此,具体分为0~2岁、3~6、6~12岁、12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辨识色彩的能力逐渐增强,也会渐渐对色彩有了心理反应,红色、橙色和黄色会让人感到温暖,纯度和明度偏低的色彩会让人感到沉重和压抑,这些都是人在看到色彩后给出的心理感受。但色彩本身是没有温度和重量的,之所以会对色彩产生冷、暖、轻、重的视觉感受,是源于将色彩与相关事物结合起来联想而产生的,这也正是儿童对色彩产生认知的过程。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其色彩认知特征和对色彩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童装设计也需要考虑处于不断发育的儿童生理特征,在童装的色彩设计上更是需要儿童的色彩心理状态,调整和转变设计的表现策略,提高设计的功能性。

2儿童心理特征及色彩需求分析

0~12岁儿童的认知发展需要经过能感觉、能知觉、能联想、能产生情绪、能推理的一系列过程。儿童对色彩的感知是以不断发展的生理机制为基础,通过视觉刺激产生直接的生理反应和间接的心理效应,因此不同阶段的儿童对色彩的认知和需求是有所不同的。比如新生儿视觉系统未发育完全,色彩感知能力较低,但已开始出现色彩偏好,对色彩的需求主要在于可依赖和安全感,明度和纯度较高的色彩会影响婴儿的身心健康。学龄前的幼儿,不断积累视觉经验,对色彩有了一定的辨识能力,视觉机能和认知能力均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外界给予的色彩刺激仍然敏感,对丰富的色彩组合和饱和度高的色彩感到有趣,逐渐能从性别差异上有细微的色彩偏好区分。6岁后,逐渐能独立思考,对待色彩有自己的情绪感受和思维认知。儿童对色彩的偏好开始有较为个人的主观感受。到12岁,儿童对色彩的认知逐渐成熟稳定,能够对色彩产生独立的认知思维,对色彩的需求也更加个人化、个性化。

3基于儿童认知特征的童装设计应考虑的色彩因素

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纯度和明度。在色相的提取上,为了有效缓解儿童视觉压力,色彩组合尽量将主要的配色控制在三个以内。色相强对比在色相环上相距120度以上的色彩对比,如对比色和互补色,这类色相强对比可以减少使用面积,促进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保持儿童思维活力,同时也避免大面积强对比对儿童造成视觉压迫感。色相上的调和构成可以统一服装的风格,使服装整体的色调趋于和谐,不仅能在色彩上给幼儿一定的安全感,并且有助于儿童缓解视觉疲劳。幼儿好奇心强,对鲜艳明快的色彩有一定的辨识能力,长时间面对大面积纯度较高的色彩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和心理不适,而明度太高的色彩可能对儿童的视神经造成伤害。小面积明度和纯度较高的色彩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力,同时能刺激儿童大脑发育。童装设计中的色彩既要考虑舒适明快,又要保持整体的协调安全。因此在童装设计中可尽量选择低饱和度的色彩作为主色调,并配以少量明度和纯度较高的色彩进行点缀。不同成长阶段的儿童对色彩的生理感知和心理效应是不同的,不同地域和性别的儿童对同一色彩的情感态度和审美取向也有所不同,这些因素都决定了童装设计不仅要考虑童装本身要考虑生长发育的阶段性,还需要考虑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在童装的色彩设计上要尊重不同成长阶段儿童的生理发展程度,充分考量适穿儿童的色彩认知阶段,以及相匹配的色彩心理需求,使童装能够给儿童生理的心理发展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并且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色彩还可以作相应的功能辅助,比如考虑儿童的个性差异,为性格胆小自卑的儿童在服装上使用适当的米色系能起到安抚、激励的作用。另外,儿童对色彩的认知多依靠具象的事物联系起来建立记忆和情感,色彩有助于技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多彩的色彩能充分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同时还对儿童认识世界起到一定的作用。除了能增添儿童对色彩的视觉经验,富有层次的色彩搭配可以再无形中提高儿童的审美,同时在满足儿童奇思妙想的基础上给儿童带来愉悦的穿着体验。

4童装的色彩设计策略

当前童装的色彩设计基本上是对成人审美的直接挪用,儿童认知特点与设计程序及方法的融合过于简单、生硬。家长、社会和童装行业对孩子的成长投入巨大,但在儿童所穿着的服装在设计上普遍缺乏对儿童色彩认知规律的了解,往往会过度依赖流行趋势或成年人的思维为孩子挑选服装。童装市场中婴幼儿服装的色彩设计并不完全符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比如:婴儿处于发育中的视觉神经相对来说极其脆弱,太过鲜艳的色彩会直接刺激和伤害婴儿的视觉神经,并影响婴儿的睡眠质量,品牌为了吸引购买者的眼球或表现儿童天真烂漫,会在童装的色彩上故意选用艳丽的色彩。另外在学术界,对儿童色彩认知、色彩学、设计色彩等有系统研究,但还没有综合地针对儿童的相关色彩设计进行研究,儿童色彩设计还不成熟,是一个较新的课题,没有较系统的理论。一些学者尝试结合儿童阶段性色彩认知发展的变化来设定合理的设计程序,但仍然需要优化和更新适用于空间、产品、服装和平面设计的可实施流程和方案。对于童装设计而言,色彩或许是一种与儿童的对话方式,在服装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个性差异,儿童自身的色彩偏好可以作为童装色彩设计的主要参考之一,但并不意味着它是最重要的因素。比如人长期处于单一色彩的环境中,人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这是由于人眼会自觉产生相应的补色缓解单一色彩长时间对人眼的刺激。因此,在童装设计中,尽量避免整套服装只采用单一色彩,尤其是单一的浓烈色彩。童装色彩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儿童的心理和情感,比如幼儿穿着米色系的服装会比较舒适、放松,穿着暖色系的服装,幼儿可能更加充满活力,但这并不能适用所有的儿童。儿童的色彩认知随着日常经验累计逐步发展,因此在童装的色彩设计可以从儿童经常触及的视觉场景中提取色彩元素,比如从大自然中提取色彩,这些色彩可以使儿童联想到相对应的事物,从而辅助儿童认知发育、个性发展和情感培养。黄色使人联想到香蕉或梨、绿色联想到树叶、蓝色联想到天空或海洋等等(图1),这种联想首先基于儿童在生活中的经验积累,同时又将色彩信息转化成一种可以连接视觉经验的认知训练,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色彩设计与认知的相互影响也是童装设计师可以思考的方向,除了自然中的色彩,生活中其他场景色彩也是童装可以提取的素材。但在进行童装的色彩设计时,需要考虑儿童对色彩的心理需求,避免色彩对他们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设计师可以结合服装的款式和面料,综合考虑将儿童各阶段的发展需求和不同色彩色彩认知需求相结合,得出配色方向。以学龄前儿童为例,以舒适淡雅的浅色调作为服装的主色调,可以更好地减少对他们视觉的冲击和刺激,同时吸引儿童。一件童装选用的色彩不宜过多,为避免单一色调带来的单调与乏味的感觉,童装设计在确定明度或纯度较高的有彩色系为主导后,在选用少量的色彩进行搭配,增添童装色彩趣味性,同时打破同一色彩带来的沉闷,使服装整体更有层次,并且也可以让儿童身心得到放松(图2)。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有了性别区分的意识,这时的男童和女童分别表现出色彩偏好的差别,男童喜欢纯度偏低的色彩或中性色调,女童则热衷于粉色系或明度偏高的暖色调。儿童对服装的色彩需求除了会受成长环境的客观条件影响,也会被年龄、性格、兴趣等因素影响。儿童通过偏好反映他们的色彩认知需求,童装则需要体察儿童对色彩设计的需求,增添儿童色彩的情感沟通,这有益于及时了解和疏导儿童成长中的心理变化。

5结论

本文通过对儿童视知觉理论进行分析,尝试从儿童的色彩认知出发,探讨以儿童为中心进行的童装设计,寻找一种方法可以对儿童色彩认知的研究结果对视觉设计系统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以儿童色彩认知为基础的童装设计可以作为一种拓展设计的方法,为童装设计提供素材和灵感,并且能够运用于其他的设计研究中去。基于色彩认知的童装设计能够结合市场需求做相应推广,既能服务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又能增强设计的产品竞争力。让家长和社会在选择设施设备、服装、书籍、学习用具等儿童相关视觉设计时,有可以参考儿童的色彩认知,通过用心经营使儿童成长环境更近完善。

参考文献:

[1]赵艳梅.基于色彩感知的儿童医疗器械情感化设计研究[J].机械设计,2019.2

[2]姚璐,常琳.基于视知觉理论的幼儿园室内空间色彩设计研究[J].安徽建筑.2021

[3]邓琼华.色彩感知对儿童心理的影响以及在童装设计中的应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4.12

[4]胡潇译,胡海建.基于视觉心理效应的学前儿童室内色彩设计应用研究[J].装饰.2.19.4

[5]刘晓刚.童装设计[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6]于扬.童装设计中的色彩企划探究[D].苏州大学,2008.

作者:曹涵颖 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