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老龄化社会下的适老性书籍样态新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老龄化社会下的适老性书籍样态新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老龄化社会下的适老性书籍样态新思考

摘要:通过对老年读者在阅读书籍时的矛盾问题进行剖析,对老年阅读者的书籍阅读障碍、老年读物市场现状的研析,探究符合老年读者的书籍设计中的亟待解决问题,总结出适老性书籍的阅读流畅性基本要素,主张在纷繁复杂的设计语言中,针对性的以文字及板式作为重心推进适老性书籍样态的专属性、人文关怀、多样化,以“无障碍”流畅阅读作为工作目标,相应国家“老年养老应物质与精神齐步走”的号召,丰富老年群体精神文化需求。

关键词:老年书籍;书籍设计;无障碍阅读

引言

书籍,是人类文明延续的重要因素。自我国发明印刷术的一千八百多年以来,其形态与使命没发生什么重大异变,以装订成册的形式装载着智慧固话的文字,成为一代代后生高效学习先贤智慧的最佳途径。而作为其载体的纸媒,让书籍拥有了意象与具象、内容与载体、编撰者思维与产出固化的独特属性。传统书籍在新时代的当下,确实受到了电子化阅读风尚的冲击,但也是挑战与机遇并存,面对读者教育水平的不断攀升、经济能力的提升、年龄阶段的递升等多维度发展需求的显现,传统书籍的样态不仅不会被替代,反而会被催生出细化市场,满足消费者所需。对于老年阅读群体特为尤甚,社会应注重老年群体的阅读需求,为其愈来愈庞大的群体进行书籍的设计、编辑的专属化应对措施。

1适老性书籍样态及发展趋势

老年人群由于闲暇时间充沛,对保健、新闻等资源的需求较高,亦由于老年群体成长环境与阅读习惯所向,书籍、报纸、杂志等传统纸质阅读媒介依旧为老年群体常见的阅读方式,“纸”仍是老年群体抹不开的老搭档。就书籍专属化程度较深的儿童书籍来说,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呈现丰富的形式、人性化适配、成熟的产销生态,而在国内几乎难觅老龄化书籍的出版及设计。愈要切实丰富老年群体的文化需求,那么就应从根本上的思维模式考量,在视觉语言的润色下,将书籍的形态、结构与设计完美融合,才能很好地解决刚需。

1.1老龄化社会与老年群体阅读刚需

中国的老龄化社会进程是有迹可循的,经过报表总结,在迈入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年间(2000-2010年),这一时期民政部公布的老年人口数由8821万人增长至1亿1894万人,老年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从百分之7上升至百分之8.9,已然达到联合国的百分之7标准,同时意味着我国成为老龄化国家行列。2010年到2033年,又即将迎来新一轮的转机,老龄化人口数预计将从1亿1894万人抬升至4亿人,老龄化人口抬升趋势呈每年百分之0.4的递增,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教授指出2033年全国人口总量预计接近15亿,那么这23年中老龄化率从百分之8.9预计增至百分之26.7,我国会处在老龄化社会持续加剧的加速增长期,老龄化社会深入进程中。随着愈来愈多的中年知识分子步入老年阶段,老年人群受教育水平也在提高,相较而来的是银发产业的蓬勃发展,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的消费占比也在持续加大,书籍设计便涵盖其中。笔者认为,通过生理现状与心理角度考量,归纳老年群体需要思考其特殊性有如下特征:(1)生理性视觉衰退。随着老年人年龄的累积,视力的不同程度的下降普遍困扰着老年人,实际体现在看书读报等用眼需求时,需要借助老花镜的辅助,要有足够大的文字和进光量次才能抵消远视带来的视力障碍。(2)记忆力衰退引发的阅读行为的往复。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记忆力逐渐减弱,尤其是次级记忆[1]。因而老年人面对篇幅断句较长、通篇文字的书籍进行阅读时,常常会引起错行,阅读障碍乃至阅读积极性不高产生畏惧心理。因此,适度的调节版式设计是缓解老年人阅读障碍的有效途径。(3)肌体老化带来的阅读效率降低。由于老年群体生理机能的老化,身体协调性随之降低,不仅带来阅读效率的低下问题,还应从开本的大小、印刷材质的重量入手,人性化进行考量。

1.2市面上老龄化书籍的调研及发展趋势

就目前的图书市场而言,通过线上及线下图书市场的调研,老龄化书籍的适配相当低下,仅存的适老性书籍集中在老年健康杂志期刊。这便是对老年群体阅读需求的不重视,也可以说这是一片商业蓝海。就图书出版的题材而言,相对单一,基本上可以归纳为老年运动和保健之类,设计主题单一,这也不难分析,老年群体还没有如儿童市场般形成固定需求,出版社的印制成本高等因素造成的老年图书市场发展不健全。就书籍设计的视觉语言上来讲,现有的适老性图书,并没有从老年人特殊需求的角度出发,在字体、色彩、图像、载体材质等领域进行拟合适配,没有照顾到老年受众的阅读感受。就书籍造型而言,除了传统样态的纸质书籍,电子书也流行开来。不论是针对于年轻人群的kindle,还是针对于儿童的点读机,都能很好的适配其消费群体,也达到了预期效果,很好的完成了信息的读取。但针对于老年人的电子阅读产品几乎没有。面对目前的消费升级与阅读习惯,年轻人相较于阅读传统书籍,更乐于接受这个“读图时代”,通过互联网的帮助可以高效的拾取信息,PAD、PC、手机等终端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将数字化书籍以较低门槛融入年青一代的生活中,从侧面来看,纸质书籍的阅读者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老年群体,也逐步呈现老龄化趋势。

2适老性书籍设计的基本要求

由于老年群体晶状体的老化,不同程度的白内障现象普遍困扰着老年群体,引发阅读障碍,老年人的阅读需求要通过多维度的适配来进行辅助。

2.1易读性原则

对于书籍而言,有效的阅读是其存在的意义,使老年读者高效的拾取信息,是影响阅读体验的关键。那么就字体选择上而言,尽量避免笔画单细、字形修长的。虽然老年人早已习惯了宋体、黑体等常见印刷体,但若达到流畅舒适的阅读体验,他们并不是最佳归宿,正文应选择简单、温润、具有流畅度高的字体,例如在调查问卷中,最受欢迎的字体是圆体及行楷,这二者字体有别于宋体姚体的单一笔画极细,导致阅读上的误识率提高,又有别于黑体那般呆板粗狂,属于最佳折中方案,既获得老年阅读者对形态上的要求,又便于老年阅读者阅读上的行文通畅度。我们日常在杂志、书籍等载体上常见的标题一般都为加粗黑体或者加粗仿宋,这二种字体确实通过较粗的笔画给读者带来着重强调感,十分醒目,但在视觉衰退的部分老年阅读者感官上,特别是涉及到笔画稠密的包围结构的汉字,感觉是一团模糊的方块,在寻找标题所在时较为吃力。针对这一现象,选择以粗圆、楷体为代表的较为柔和字体作为标题字体,不失为折中最佳方案。在行文密度方面也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10px至12px的行距理想值在1.5较为舒适,通常改变字码大小,在行距方面也要相应进行调整,14px至16px的字码行距经对比所得,要加至2.0较为适宜。版式设计运用方面。老年书籍设计的通识性原则落到板式设计中来看,便要从老年人的视觉习惯、行文爱好等角度出发,不能一味的将优秀版式设计进行生搬硬套,要做适老性书籍版式设计的适配。根据老年人阅读时的注意力减弱,视神经灵活性变差,因而眼球的制动性也跟着下降,若给予老年阅读者以整篇幅的通篇字符,会极易使老年人引起视觉疲倦感,阅读效率低下,产生压抑感,长此以往的多篇通读,老年人会受身体影响产生乏味感,丧失阅读兴趣。而且在版式设计中,段落不宜较长,也不要追随年轻潮流化,为追求节奏感以跳跃性方式编排段落,会使老年读者由于头部高频晃动导致晕眩。段落之间要跟配图产生联动,将段落与图片有机结合,符合平面构成法则,点线面关系融洽,既能美化、破除死板板式,又能增加阅读兴趣,达到生理与心理上的双重享受。

2.2实用性原则

书籍的功能种类不同也同样会有不同的开本及设计,根据阅读习惯、阅读指向性、细腻程度、便携性等多方面考虑,老年阅读者最大承受书籍质量约为0.48KG。在老年书籍的字符大小、字距行距的动态变化下,无法像人们日常生活中规范化的正度16开或32开,因而开本大小因书籍而定,因题材而定,譬如针对老年人热爱的摄影类杂志的适老性适配方面,要对老年群体实力现状进行照顾,反而要适度的扩大开本以更好的让老年读者鉴赏佳片。同时,在面对老年人阅读频率较高的报纸上,也可加入适老性专属,,笔者认为应该在字距、字体进行适老性设计倾斜后,还要缩小报纸整体开本大小,使“袖珍”尺寸成为老年报的突出辨识力。在右下角的边缘处,可以设置成单数页码圆角切割,双数页页码常规直角剪裁,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老年人因手指干滑导致的普遍采用“舌舔翻页”的出现,减少病从口入的几率,保障老年人身体健康。在选材上,印刷油墨的选择应尽量选择无荧光剂无矿物质粉,杜绝银光材质对老年人眼球的不良刺激。印刷材质的选材尽量选择漫反射的毛面,切勿过量反光的质地,选取克数较低的轻型再生纸等原色纸张,既保证了轻量化质量,同时减小逆光环境下的刺激。由于传统白底黑字的高白平衡带来的视疲劳,易产生晕眩的可能,因此在印刷上可以丰富色彩的使用,尽量使用暖色诸如:红、黄色,避免蓝、绿等色处于短波频谱的色彩,以双色或多色印刷的形式来提高阅读效率。在书籍周边辅助装置的配备上,也要充分完善适老性,比如给予老年阅读者以段落注释二维码,老年人在阅读因字码过小引起的视觉阅读障碍的情况下,有配套音频的朗读介绍,解放了双眼的同时还能动用听觉来摄取书籍中的关键信息。还比如会随刊赠与老花镜,用来些许弥补因种种原因未对老年受众群体提供适老性专属刊物的老年阅读者,增加对刊物的粘合度。如图1所示,LonelyPlant出版的《孤独星球》旅行书籍中,随刊赠送了此透明书签,既可以当尺子衡量比例,做计算比例尺的实际大小,同时又是一枚放大镜,让读者特别是老年旅行爱好者也能看清细小的地图标注,严谨性不容置疑。如图2所示,针对中老年读者的《家庭医生》科普类书籍,也随刊赠送了放大镜方便老年读者的阅览,符合书籍设计的无障碍化宗旨。

3结语

书籍作为重要的延续人类智慧的载体,它的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一直随着时代的前进更迭着其形态、板式、内容的样态,但都紧扣着传播信息这一媒介的基础,更好的适配受众阅读内容是其存在的价值。面对新的社会契机、老龄化社会的新需求,加强适老性书籍的样态设计研究迫在眉睫。依托合理的分析老年人的审理、心理需求,从书籍内容到字形、板式、色彩、印刷介质等方面,力求更积极更高效的完成老年人阅读“无碍化”这一目标。老年书籍不仅满足老年群体的消费刚需,更是社会和谐、精神文化丰富的集中体现。毕竟每人都会有垂暮之年,积极完善老年书籍市场,给老年人提供优良的阅读体验关乎着每个人的未来,更是当代设计师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许淑莲.老年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作者:姜儒博 单位:东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部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