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红色文化书籍历史及装帧特色审美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红色文化书籍历史及装帧特色审美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红色文化书籍历史及装帧特色审美研究

【摘要】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历经艰苦卓绝的战斗摆脱了被人欺压的命运,虽然时间不会停止,革命前辈终将老去,但他们永不屈服、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会永远流传下来,最终形成中国特有的红色文化,永远激励着后人的前进。红色文化是我国及我党区别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显著特色,蕴藏着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前辈的斗争精神,承载着中国人民勇敢坚强的文化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中国已经远离了纷飞的战火、迈进了新时代,和平年代中国的发展依然不能忘记红色历史的文化底蕴,因此我们要不忘初心,继续传播红色文化,发扬革命精神。本文着重论述红色文化书籍历史及其在每个时代不同装帧时的特色审美

【关键词】红色文化;书籍历史;特色审美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人的历史文化特色,是新中国的文化象征,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红色情结,可以说红色文化是根植于炎黄子孙的基因里一脉传承下来的。中国的红色文化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等时期,是一个不断发展、积淀的过程。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曾被问及哪种颜色是他最喜欢的颜色,他答道“红色”,红色文化作为重要的历史资源,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方面,其在传播时除了人们口口相传以外,传播最广的无非就是文化书籍了。因此,它在我国经济发展和民族精神中都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一、前后时期的红色书籍历史及装帧

民国时期的书籍装帧受我国文化内涵影响,普遍方式单一且缺乏创新,自民国初期才开始出现插图绘稿,装帧也偏向艺术化。以1897年创办的商务印书馆和1919年创办的中华书局为例,出版印刷机构开始大量涌现,书籍的装帧开始有了行业规模。随着新时代号角的吹响,统治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制度被推翻,人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技术和新工艺也开始被引进印刷和装帧行业。这一时期我国书籍装帧的审美和技术受西方浪潮的影响,装帧理念开始向近现代转变,书籍装帧的元素和深意也开始多元化。与此同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也在精神文化上给中国人带来了新风气,随着人们思想的觉醒红色书籍开始成为出版业主流。如1915在上海创立的《新青年》,率先提出“民主”和“科学”观点,号召人们不要继续臣服封建主义的落后思想,发起了对以孔子为主的封建思想的批判,倡导白话文运动。也正是民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人才辈出,万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特点尤为突出,在书籍的装帧和刊物设计印制上也都力求特色。鲁迅先生除了思想家、政治家等身份外,还是卓有成就的书籍装帧设计者,以他为代表的一批人开拓了中国近现代的书籍装帧艺术。1930年,中国的左派思想家创办了《萌芽》《拓荒者》《文学日报》等刊物,都发表了对当时国民党对外懦弱、消极抗战,对内反动围剿、白色恐怖的批判,这些刊物多以单色调为主,封面仅有以毛笔书写的刊名,外观上简约明朗,在大小上多以二十三开为主,偶有十六开或二十五开。如《萌芽月刊》第一期,封面由鲁迅先生亲自操刀设计,以深绿深红两色印刷,大小上便于随手携带和浏览,色彩简单,表现着一种朴素庄严的美,与其宣扬批判、斗争的内容相符合,日后以红绿或红黑为主的封面也日趋流行。民国时期作为中国近代新文化兴起的时期,除了传承发扬了传统书籍的浸染方式,也深受西方先进技术的影响,装订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线装、平装及精装,封面设计精美,甚至有些文人墨客的精品集也会被拿来收藏,而鲁迅先生对这种设计虽然并不反对,但却更推崇朴素的装订风格,在红色书籍上尤其摒弃了这种精致的小众作风,多采用毛边装订,与最常见的平装方式类似。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红色书籍历史及装帧

进入抗日战争时期,经过洗礼的新文化运动更加成熟,这一时期的书籍有着团结党内和人民思想、抨击反动派的重要作用,大都由解放区或抗日根据地流出,以延安为代表的这些地区在这一时期得到蓬勃发展,大量印刷和翻译国内外进步书籍,无论从装帧设计还是内容上都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如大都有简洁明了的封面和显著的标题等。在这一特殊时期战火遍布大江南北、社会动荡不堪,传统思想和西方新思想剧烈碰撞,这一冲突感对当时社会的审美有着巨大影响,传统装帧的例如烫金流苏和风景仕女画都难以在群众中传播,而在写实派和简约派结合下的红色书籍得到了群众的大量传阅。此时与群众的大量需求相对应的则是国内印刷业的艰难处境,在战争年代,出版业难以立足且物资匮乏,在这种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仍不放弃,红色文化书籍的印刷仍然络绎不绝,这时期印刷的多为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以及等党内思想家的思想研判,大多数采取油印印刷,少数为铅印或石印,以土纸印刷为主,其中《列宁选集》《马克思恩格斯丛书》以及《共产党宣言》等书籍在抗战前期的思想引领上起了重大作用。这一时期碍于国内条件有限,在印刷上多采用黄色或红色书皮装订,以木版或油墨印刷为主,封面简洁朴素,基本没有装饰,多以手写大号字体作为书名,主要原因是印刷装订迅速,能在短时间内产出大量书籍,同时这种效率第一、庄重严肃的风格也贴合了当时国内生存环境,尽力扩大在革命思想文化上的传播。在内容上,这一时期的红色文化书籍多以木刻或漫画为主要内容,前期着重刻画在被侵略的背景下人民群众家破人亡的血泪史,中后期则以农民和工人的奋起抗争为主,面向对象多为工农红军,展现了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既便于人们阅读又经济美观。同时,随着抗战的进行,思想得到广泛人民群众和共产党人的认可,在抗战中后期为了巩固并提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觉悟水平,印刷书籍多为选集或同志在各场合的讲话和思想等政治方面的理论性书籍。如《中国土地法大纲》《平分土地文献》等,在这一时期颇具影响力的红色刊物《文艺战线》则直接把同志头像印刷在封皮上,下方则以毛笔字铿锵有力地写上书名,以此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战热情。

三、新中国成立后红色书籍的历史及装帧

抗战胜利后,中国迎来了崭新的历史局面,此时国内正处于百废待兴的时期,战争虽然最终取得胜利,但国民经济也是千疮百孔、亟待恢复,而好的消息是此时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奋斗热情甚高,因此国家仍十分重视出版行业。这一时期由于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目标已经实现,文化发展事业有了喘息的机会,在书籍装帧和设计领域相继涌现出一大批人才,如以刘开渠、张慈中为首的插画设计和装帧艺术的代表人物,在当时对国内的书籍设计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国家针对书籍印刷也成立了出版总署,对于书籍印刷和装帧的各步骤进行系统分工,同时广泛吸引人才。如1951年出版的《选集》,封面设计简洁,以同志的铜质头像置于封面正中央,去除其余不必要的装饰,简单中也透露着庄重。此后这一时期的红色文化书籍都以此为设计核心,追求简洁大方的理念,大量书籍的封面用以五角星和镰刀铁锤等象征农民工人的标志,字体上也大都以严整的宋体或正楷为主,以体现书籍的革命内涵。这一时期在书籍的装帧艺术上多以写实或简单为主,颇受苏联影响,大量使用象征革命的五角星、镰刀、橄榄枝等符号,既表达了对革命的热情和拥护,又树立了神圣、庄严的形象。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迎来了更多机遇,艺术和设计行业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和更多与国外先进思潮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的设计者继承传统设计风格的同时又吸收了国外不同风格的精华,这一时期的书籍装帧和设计更加多元化,同时更注重人文和艺术类。这一时期的红色文化书籍也由战争年代庄重肃穆、简约粗犷的风格,转向更多展示民族特色。如这一时期的诗词等书籍,采用十二开的纸张,以方脊精装和手写的正体书名,在书脊上给书名烫金,大气又端庄。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书籍的装帧审美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我国的红色文化书籍在装帧设计和内容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显著的变化,每一时期的独特装帧都反映着那个时代中国的现状,每个时代的变迁都体现在书籍装帧文化的特点上,而始终不变的则是红色文化的内涵;在梳理时间时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时候我国红色文化书籍都采取单色调封面,这与我国内敛含蓄的民族文化有关,同时多选用墨绿色或红黑色为封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也能吸引眼球,迅速抓住群主注意力,也体现着革命的庄严和神圣感。设计作为一种穿越时代的交流方式,每本书的设计都在向我们展示那个时代的语言,红色文化象征着我们永不屈服、敢于创新的革命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得到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胡艳芹.分析书籍装帧设计的文化内涵及意境美感[J].黑河学院商报,2018(2).

[2]张勇,薛健中.西柏坡时期文化建设[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王瑾 单位:长治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