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书籍封面设计文字编排关系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书籍封面设计文字编排关系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书籍封面设计文字编排关系分析

[摘要]在书籍设计中,文字是构成书籍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字体的大小、风格、组合形式等方面都会影响书籍等整体之美。本文针对书籍封面设计文字编排效果,结合实际实践案例,重点对文字编排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探究,如书籍封面逻辑形成的层级关系、编排分类形成的组合关系、版式风格形成的环境关系等进行细化讨论,寻找归纳文字编排的基本法则,指导书籍封面设计实践。

[关键词]书籍封面;文字;编排设计

一般来说,一本书的内容用哪几种字体,多大字号,不同的字体间采用什么样的组合方式等,都是由书籍原稿的精神内涵决定的,书籍封面是整本书籍的脸,亦是书籍原稿内涵的综合体现。书籍封面的文本信息相对较稳定规范,主要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系列丛书名和相关书籍的特殊归属类别信息等。完整的书籍封面形态包括封面、封底、书脊和前后勒口,一般都是展开设计,封面在右,封底中左,书脊居中,前后勒口可根据作者、设计师和出版需求进行相应取舍或其他特殊设计。统一展开设计,在视觉上文字、图形与色彩等元素的连贯性可达到前呼后应的效果,符合形式编排设计,在工艺上连续的纸张分布便于印刷排版与装订成册,在使用中更是符合了读者的常规翻阅习惯。本文主要研究书籍封面常规的文本信息在书籍封面、封底的版式编排中的相互关系与艺术魅力。

一、逻辑内容决定层级关系——信息分类设计

(一)信息内容分类书籍往往都有一定的内容内涵表达,书籍封面的基本内容则均是以书名信息为主,作者出版信息为辅,其他相关内容信息分类说明的常规层级关系。书名无疑是第一层级的固定标题信息,如有二级书名或者系列丛书名等辅助性的文字信息可另外细分为一类信息。书籍作者为第二类固定信息,其中作者也分为独著、联合著作、指导编著、总编著等不同组合信息。书籍出版社为第三类固定信息,通常也配有相关单位和企业隶属关系等信息。其他又如书籍设计编排者、封面设计者、联合出版人等可归为一类信息,但此类信息没有固定的出现要求,有些书籍则不细分这类信息。最后,其他说明性文字一般为一类最小层级的信息,如书籍封底常常引用书籍内容文字的“名句、金句”等吸引受众进一步了解书本的内容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细化分类,无疑是指导和完成书籍封面设计与编排的第一步。

(二)信息位置分类格式塔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认为:人的视觉在一个界定的范围内,其注意力是不均衡的,一般情况下,视觉注意力上部要比下部强,中间要比边缘强。基于此,设计师在对静态视觉规律的设计把控时,要考虑到将最重要的文字信息安排在注意价值高的部位,这便是视域的优选。这要求我们在书籍封面整体编排上要上下分明、正反主次、左右翻阅等各方面统一规划。书名及相关标题信息建议放置在书籍正面的中上方,占用面积相对较大,作者信息可随之编排,尽量也能凸显;而出版信息通常在书籍正面的最下方;书籍背面的左上方或者左下方通常是联合编著出版和者设计师信息;其他细节说明文本可放置在书籍封底的中间或上部位置。书脊在整体书籍封面中是一个相对固定的空间,同时其信息编排也是较为有限的,一般文字竖排,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统一包含,当然也有特殊简约式的取舍设计。总之,书籍封面位置信息需要整体突出强化重要信息的位置,适当迎合受众的视觉阅读规律,快而准地传达信息。

(三)信息大小分类人的视线在画面上浏览有一定的规律模式,如先看大后看小、先彩色后黑白、先图形后文字等。这要求设计师在进行书籍封面设计任务时,要突出主体,放大凸显标题,通过对文字进行一定的字体设计变形,文字图形化、色彩对比等,让读者有效地接受主要信息。具体实现起来,不同层级的内容,大小突出不同,重要的一级标题信息必须是最大的,而同等层级的信息尽可能保持相同的字号大小。正文最小字号不要小于读者的科学阅读体验,如常规的阅读文件一般最小正文信息通常是9号左右,建议以此作为参考数据,大小对比清晰明确,根据信息层级依次递增或递减。书名作为第一级标题信息,字号、字体都得突出,设计师亦可通过字体创意实表现视觉效果,如字体变形、连笔、缺失、裁切等处理方式,让其成为封面上最大的视觉块面。如有二级书名或者系列丛书名则建议适当小于书名标题。书籍出版社信息通常是封面中较为小的一类信息,不建议字号过大或者过于装饰性,作者信息则可以折中参考,与书名对比要小而精,与细节信息对比要大而显,对比突出,传达准确。掌握信息大小分类不仅有利于快速构思设计形式,更能凸显编排技巧的层次视觉感。

二、编排分类决定组合关系——视觉形式设计

(一)不同信息内容分组对齐视觉设计面对书籍封面信息,在根据逻辑内容进行第一次层级关系的分组后,紧接着设计师需要将在阅读上相关联的或有连续关系的信息进行第二次分组分类,在这些小组中进行归纳对齐编排,即一个大画面分不同的小块面,以方块的形式规整,这便是更深层次的设计规划。一般对同小组内容采用左对齐、右对齐、居中对齐等方式进行规整编排,字间距、行间距设置统一,不建议过于散乱,让小组视觉显的紧凑舒适,读者能快速地明确这类是属于同样的阅读关系。这里重点提示,分小组编排的目的是对齐和工整而非跳跃和花乱,不能违背书籍封面的整体统一风格原则。如针对标题常常会有一些辅助或者特殊说明信息,系列丛书名、辅助二级书名等,如出版信息会有企业单位隶属关系、企业联名关系等,如书籍作者中有指导和参与关系等,如散文类信息内容说明文字等。这类信息往往文字内容略多,建议进行各自同小组分类,尝试一定的对齐规律编排,让它们内部先统一起来,形成一组相对独立的视觉印象。之后,再次深入思考不同小组信息相互关系、小组信息和大组信息的视觉关系,如关于书名标题的进一步说明文字小组编排完以后则可考虑与书名距离、位置、对齐等尝试,让小组组合起来再次形成一个大组的视觉印象。以此类推,各个小组都有了自己的位置与依附,大小突出,相互关联,组合起来的每一大组丰富又严谨,整个书籍封面的每一类信息文字更加具备阅读便利和艺术美感。

(二)同组信息不同文字错落视觉设计以上提到大的信息分小组对齐编排的观点,更多的在于强调画面工整与严谨,而版式设计同样需要参差与节奏。体现在书籍封面中,同组信息里会出现不同的阅读重点和文字突出等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考虑同类字体、同款字体、同字号字体的错落搭配编排。如书名标题中的某一文字、词语需要重点强调,创意变形等,又如某一转换连接类的文字、词语仅需过渡与点缀等。这类设计需求不仅仅是逻辑关系的便利,更是视觉展现文本内涵的核心表现,要求设计师除了紧贴文字阅读关系摆放,更多亦是展现整本书籍设计风格和专业设计素养的大好机会。通常分为中英文字体组合穿插、多款字体搭配、不同字号大小变化等多种组合方式。具体如中英文书名相互穿插注释编排,中文书名配合汉语拼音补充编排,衬线体和无衬线体、手写体和装饰体的特殊组合与区别联系编排,大小号字体视觉突出编排等。以上均可实现设计中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的艺术魅力。

三、版式风格决定环境关系——整体呼应设计

(一)内容信息呼应根据文字内容给读者带来的迅速阅读体验,当读者接受一个信息后马上会有辅助、解释或者下一层的内容跟上或显示,让读者视觉自动寻找答案。设计师必须考虑内容的完整性与连续性,务必将最准确又完整的信息呈现在读者的可视范围内,切忌信息的遗漏和不确定性表达。比如,书籍封面信息,基本的书名过后尽可能出现“作者、出版”等相关内容,清晰实现基本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结合,突出信息传达的快速与科学性。比如,抽象类或者观念化的书名内容,需设计师在封底或者书名旁边,尽可能安排一些能代表书本内容情节、风格故事的文字信息进行排版辅助,让读者在对书名产生兴趣或者有疑问的同时,进一步明确该本书讲的是什么,从而确定购买或者阅读需求,这才是一本好的书籍封面该有的设计与气质。当然有些书本就是属于“隐藏、深邃”类型的设计,需要另外考虑,这更要求整个书籍封面拥有较好的与书籍内涵相呼应和匹配的设计感。

(二)视觉流程呼应所谓视觉流程,是指人们的视觉在接受外界信息时的流动过程。于设计师而言这一方面则要求做到的是形式布局呼应,即某些文字视觉符号信息的呼应。本文中第一部“信息位置分类设计”的内容里提到的视觉规律和视觉中心亦属于视觉流程研究的范畴,但它们更多属于第一视觉印象的静态设计,而在这里“视觉流程呼应设计”中更深一层面探讨的是视觉流动的动态流程。设计者在书籍封面设计中扮演的角色就是运用编排技巧和巧妙安排,让受众的视觉视线随着他们的规划即信息的重要关系进行有目的、有方向的流动阅览。表现在文字编排设计中,比如指向性编排,即一定量文字编排形成的线条趋势或指向流动,带给受众的视觉引导阅读;又如对齐某一潜在信息的流程呼应,让视觉自动跟踪匹配,形成受众的主动判断阅读;再如通过字体、字号、色彩的节奏变化和统一呼应;更有在画面位置布局上形成等对角呼应、四角守稳、边缘跨越等带给受众的提示化指示阅读等,以上均能让受众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熟悉的信息信号,完成进一步的信息接受。整个视觉流程的呼应设计其最终目的就是有效地引导读者有顺序地、舒适地阅读完书籍封面内容。

四、实践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扒一扒火锅那些事儿》书籍封面设计该书籍封面作品整体设计较好,文字类信息层次、位置、大小对比等均体现出较成熟系统的逻辑思考与设计编排。在大的文字信息层级关系上清晰分为四类,视觉块面分为三个组合,其中书名标题与部分信息组合后视觉上行程一个大组,其他分为两个小组。首先,我们具体看到书名标题这一小组,共9个字,字体大小突出,放置封面正面中心偏下占据一半构图。字体设计上整体进行了视觉统一的笔画变形创意,根据阅读断句编排为三行,居中对齐,节奏清晰。“火锅”二字属于本小组信息里的重点词语,因此设计者进行了细微的色块和象形装饰,统一中添加少许变化,跟图形呼应的同时,突出了书籍的核心内容。紧跟标题小组后的则是针对“火锅”内容的趣味说明文,对书籍内容进行了引子般的表达,进一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字体相对工整清晰,字号明显小于标题,置于标题正下方,距离较紧密,居中对齐标题,与标题组合后编排上便形成了一个大组,这一大组为更好地区别阅读出版社信息作出了巧妙的贡献。对比该说明文字与出版社信息的距离,我们不难看书作者的细节用意,这样在与第三类出版社信息(注:本文案例分析作品均为课堂模拟项目练习,出版社和出版信息均为虚拟信息)的区别上除了单一的字体差异更有了视觉空间的编排差异。接着,同样作为文案出现的还有封底正上方的文字小组,信息层级相同,并形成位置呼应和编排呼应。这小组信息的区别化设计即是本文中提及的同组信息文字内容的突出与错落编排。作者首先同样以断句的节奏形成了四行居中编排,在文字内容上以字号的大小再次突出了“火锅”一词,并根据语言的趣味性同时突出了“两顿”一词,让阅读的节奏与重点用视觉表现出来,完成了同组同级别信息的差异化设计,更在整版组合关系上呼应了封面标题组的视觉形式。最后我们看到,设计师将作者人物信息进行了小组组合对齐编排,字体字号均统一,视觉工整,放置于封底的左下方,作为“压角式”编排,实现了书籍封面的均衡。另外配以适当的图形丰富,该书籍封面完成了信息传达和艺术审美的结合,不失为一幅优秀的练习作品(图1)。图1(作者:黄沙指导老师:许晓婷)

(二)案例二:《8天flytogether》书籍封面设计该作者以“8天flytogether”这一充满趣味感和想象力的主题为书名,整体由不同的文字类别组成,包含了阿拉伯数字、汉字和英文,这对设计者而言无疑是一个挑战,而该封面的设计很好地完成了这一专业考验(图2)。首先,整个设计以书名文字设计为全部,通过字体变形、拉长、剪缺与装饰贯穿了封面封底,大部分主题居于封面的视觉中心,字号的大小对比让信息层级关系明显突出。在这组的标题信息中,我们又可以看到作业细节化的处理与创意,字体字号均有了差异化变现,重点突出阿拉伯数字“8”,且以线条视觉语言装饰出了马路行程感。汉字“天”与英文“fly”进行连笔装饰,笔画中的圆润与流动感表达出了“flytogether”的旅游状态和放飞心态,“together”一词被字母图形包围,缩小的节奏对比显得更加紧密。这一整组的书名设计撑起了该封面的大面积图形,配合必要的地点信息“重庆、成都”的词语定位说明了本书旅游地点与书写内容,装饰在笔画内部,作为融入的该类大组信息的小成员。书籍出版社信息以小字规整放置于书籍正面的右下方,增添了一点点平衡感。在看到书籍封底信息,作者人物进行小字水平编排,位于黑色笔画中,这一小组白色便有了与封面“8”字装饰的呼应感。而这种装饰感,同样在最底层的文字信息编排上得到呼应,即书籍封底右上方沿黑色笔画外轮廓编排的一小组说明信息,且保持了圆弧的流动感。书脊编排则以常规的书名、作者、出版信息为纵向编排,对比封面的变形书名字体,这一常规信息增加了本书的阅读性。以上两个实践案例分别从不同的设计角度展现了书籍封面设计中文字编排的方式与技巧,从层次分明、组合清晰、变化统一、规整活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了文字信息关系、视觉形式关系、环境呼应关系,是较为符合专业设计水准、设计对象需求与视觉艺术美感的综合实践练习。

五、小结

书籍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综合实践内容,对设计师的专业内容考究更是综合性的。书籍封面设计是书籍设计中的核心内容,它决定了整本书的气质与艺术风格,包含了较为规范和固定的文本信息,对这些信息的设计编排就是展现该本书的文本内涵。本文针对常规书籍封面设计的文字编排关系探讨,重点分析了书名标题信息、作者人物信息、出版信息及相关内容说明信息的层级分类、字体、字号设计、编排位置、对齐方式、呼应关系等。设计师要从各个角度出发,解决对这类重点设计内容的细节化思考与表现,这是对其基本的要求和考验。本文在经验中总结探讨文字编排关系,可作为今后设计提升的参考和训练,对书籍封面乃至整个书籍设计的研究亦需要进行更多的尝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肖永,肖静.书籍装帧设计[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7.

[2]辛艺华.版式设计(第二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

[3]朱珺,毛勇梅.字体与版式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作者:许晓婷 单位:广西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教师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