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数据挖掘国医大师张学文治疗胸痹用药规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数据挖掘国医大师张学文治疗胸痹用药规律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数据挖掘国医大师张学文治疗胸痹用药规律

摘要: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分析张学文教授治疗胸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张学文教授近5年治疗胸痹的病例,采用关联规则、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张学文教授治疗胸痹的用药经验和用药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129处方进行统计处理,得出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药物核心组合和新处方。结论:张学文教授治疗胸痹多用活血化瘀、化痰、理气、安神之品。

关键词:张学文;胸痹;数据挖掘;用药规律

首届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从医60余年,擅长诊治内科疑难顽症和急危重症,尤其对胸痹、中风、高热等诸多疑难杂症遣方独特,用药精准,疗效卓著。本文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5版),采用关联规则、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张学文教授近5年治疗胸痹处方进行分析,探讨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诊治胸痹的遣方用药规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收集与筛选收集2010—2015年张学文教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和张学文诊所出诊的电子病例和手写病例,以《中医内科学》[1]教材胸痹诊断要点为依据,共筛选出门诊病例129份。将129份病例录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开发的“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版)”,建立数据库。1.2数据分析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版)”,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方法,对129首胸痹病例处方中单味药用药频次、组合药出现频次、组合规则、组合模式、核心组合等进行统计分析,以挖掘张老诊治胸痹的用药规律和用药经验.

2结果

2.1用药频次对张学文教授治疗胸痹的129首处方中的药物使用频次进行统计,结果使用频次在20以上的药物有32味,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是丹参,其次是瓜蒌、薤白、檀香、砂仁等。见表1。2.2基于关联规则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2-12]在组方规律窗口,设置“支持度”为25,“置信度”为0.8,分析得出药物组合频次。将药物组合出现频次由高到低排序,前5位分别是“薤白,瓜蒌”“丹参,瓜蒌”“薤白,丹参”“薤白,丹参,瓜蒌”“煅瓦楞子,丹参”。分析药物间的关联规则,按置信度由高到低排序。将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用网络视图方式展示,其中丹参、薤白、檀香、瓜蒌、砂仁等药物居于网络图中间,这些药物均为张老诊治胸痹最喜用中药.2.3基于熵聚类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2-12]2.3.1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的药物间关联度分析依据方剂数量,结合经验判断和不同参数提取数据的预读,设置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4,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方剂中两两药物间的关联度,将关联系数0.025以上的药对列表。2.3.2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药物核心组合分析以改进的互信息法的药物间关联度分析结果为基础,按照相关度与惩罚度约束,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演化出3~4味药核心组合。2.3.3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的新处方分析在核心组合提取的基础上,运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得到8个新处方.

3讨论

本研究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统计分析张学文教授诊治胸痹的用药规律。经频次统计分析,得出张学文教授治疗胸痹常用的药物有丹参、瓜蒌、薤白、檀香、砂仁、三七、姜半夏、桂枝、郁金、川芎、天麻、甘草、红花、炒枣仁、菊花、川牛膝、地龙等,这些药物多数具有活血、化瘀、理气、化痰、安神等功效。其中丹参是张老应用频次最高的药物,此药也是张老平时最喜爱应用之药物,因此张老也被同行尊称为“张丹参”。张老认为“丹参平苦补心血,破宿生新调经脉,女科要药四物兼,大治肠鸣腹痛切”。他认为丹参不仅具有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同时兼有补心血的作用,而且丹参的不良反应也很少,经多年使用只发现一个不良反应,就是用量大于30g时会导致大便较稀,但张老将丹参的这一缺点用于有便秘的中老年心脑血管患者,将不良反应变成正作用来使用,效果非常好。瓜蒌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胃、大肠经,具有利气开郁、导痰浊下行而奏宽胸散结之效,用于痰气互结,胸阳不通之胸痹疼痛。薤白味辛、苦,性温,归肺、胃、大肠经,其辛散苦降、温通滑利,善散阴寒之凝滞,通胸阳之闭结,为治胸痹之要药。檀香味辛,性温,归脾、胃、心、肺经,其芳香辛行、温散寒邪,善理脾胃,调肺气,利膈宽胸,有行气止痛,散寒调中之功效,用于寒凝气滞之胸痹。砂仁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其。其辛散温通,气味芬芳,化湿健脾,行气温中之效均佳,为醒脾调胃之要药[13]。其他使用频次较高药物亦多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化痰等功效,另有炒枣仁、麦冬养心血心阴,桂枝、杜仲益心阳肾阳,山楂化瘀护胃之品。可见张老治疗胸痹,在活血化瘀止痛、化痰宽胸散结治标之时,同时以养心血心阴,补心阳肾阳护胃以治本,使虚实错杂之胸痹病证迎刃而解[14]。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张学文教授治疗胸痹常用的药物组合有:①薤白,瓜蒌;②丹参,瓜蒌;③薤白,丹参;④薤白,丹参,瓜蒌;⑤煅瓦楞子,丹参;⑥煅瓦楞子,瓜蒌;⑦煅瓦楞子,薤白;⑧砂仁,瓜蒌等。经聚类算法分析,常用药对包括:磁石-杜仲、磁石-桑寄生、磁石-西洋参、川牛膝-柏子仁、川牛膝-紫苏子、钩藤-菊花、磁石-地龙等。经过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得出治疗胸痹的核心组合主要有:①茯苓,檀香,牡丹皮;②三七,檀香,枸杞子;③茯神,远志,郁金;④菊花,磁石,天麻,川牛膝等。经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得出的新处方包括:①茯苓,檀香,牡丹皮,三七,枸杞子;②枳壳,陈皮,甘草,香附;③炒麦芽,陈皮,红花,天冬,橘红;④茯神,远志,郁金,酸枣仁,柏子仁;⑤黄芪,五味子,甘草,炙甘草;⑥玄参,炙甘草,西洋参,五味子;⑦鬼箭羽,天花粉,桑白皮,胡黄连;⑧天麻,川牛膝,西洋参,菊花,磁石。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结果也验证了张老的用药经验,如所得核心组合“薤白,瓜蒌”即为张老最常用组合,其组合源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记载的瓜蒌薤白白酒汤。此方具有通阳散结,行气祛痰的功效,是治疗胸背疼痛、痰多喘闷、气短不得卧之胸痹的常用方。又如“丹参,砂仁,檀香”组合,即丹参饮,此方也是张老治疗胸痹常用方。来源于《时方歌括》,此方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效,为化瘀行气止痛之良方。张老认为胸痹之证,以气滞痰阻血瘀多见,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慌气短,疲乏无力,或下肢浮肿,睡眠差多梦等。张老师古而不拘泥,在瓜蒌薤白白酒汤基础上自创了宽胸通痹汤。宽胸通痹汤由瓜蒌、丹参、桂枝、薤白、降香、三七、麦冬、生山楂、炒枣仁、川芎、赤芍等药组成,此方不仅具有化痰宽胸散结,活血化瘀止痛治标之功效,又有养心血心阴,补心阳肾阳护胃治本之功效,标本兼治,主要用于气滞痰阻血瘀型胸痹。胸闷属气滞较甚者,可加檀香、枳壳;痰湿重苔厚腻者,加半夏、厚朴、陈皮;偏阳虚怕冷,四肢不温者,加制附子,并重用桂枝;浮肿较显者加茯苓;睡眠差者加夜交藤、五味子;血瘀而胸前区刺痛者,再加桃仁、红花;肝肾不足者加杜仲、桑寄生[15]。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对张学文教授治疗胸痹用药数据进行挖掘研究,系统总结出了张老治疗胸痹用药经验和组方规律。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为深入研究、挖掘名老中医用药经验提供了良好的方法。通过此方法不仅可以使得名老中医用药经验的精髓继续传承下去,更重要的是可以用于指导中医临床实践。但是,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也有其局限性,特别是演化出的核心组合和新处方还需运用中医药理论进行分析和临床的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5-142.

[2]陈文嘉,庄逸洋,郑升鹏,等.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医大师邓铁涛治疗心悸辨证用药规律探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9):1829-1832.

[3]姜肖,冯慧,丁元庆.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丁元庆治疗阴虚血瘀不寐用药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2):234-238.

[4]刘冬,宋竖旗,尹学来,等.中医药治疗膀胱癌用药规律分析[J].中医学报,2017,32(224):4-8.

[5]黄和涛,潘建科,刘军,等.骨质疏松症用药规律研究[J].中医学报,2017,32(224):124-126.

[6]张昭,范为民,黄育芳,等.基于数据挖掘的李济仁教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用药规律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8):221-225.

[7]吴嘉瑞,张冰,杨冰,等.基于关联规则和熵聚类算法的颜正华治疗胸痹用药规律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348-351.

[8]丁心香,王爱国,郑昆仑,等.基于无监督数据挖掘中药内服治疗颈性眩晕的组方用药规律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5):955-959.

[9]韩琦,李洪海,范翠萍,等.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治疗反胃用药规律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3):2549-2554.

[10]王彦刚,吕静静,田雪娇,等.基于数据挖掘的李东垣用药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23(6):39-42.

[11]卢茵茵,庄逸洋,黄楚栓,等.林丽珠治疗肺癌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J].中医杂志,2016,57(18):1557-1564.

[12]隋歌川,肖璐,冯玲.基于数据挖掘的路志正教授治疗胸痹用药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11):38-41.

[13]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14]李军.国医大师张学文临床经验实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83-84.

[15]张学文.疑难病证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46-547.

作者:严亚锋 白海侠 董斌 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