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数据挖掘下的治疗心悸丸药方用药规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数据挖掘下的治疗心悸丸药方用药规律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数据挖掘下的治疗心悸丸药方用药规律

摘要: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历代治疗心悸丸药方的用药及组方规律。方法:以《中医方剂大辞典》(第2版)、《中华医典》及“中医世家”等专业书籍与平台为蓝本,收集历代古籍中治疗心悸的丸药方,建立表格,通过统一数据清洗,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系统,采用系统中的关联规则、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分析历代治疗心悸丸药方的用药及组方规律。结果:对纳入研究的历代治疗心悸的89首丸药方进行统计挖掘分析,得出历代治疗心悸的药物155味(不含煎汤送服药物),共有1057味次,使用频率超过30%的有15味;通过药物关联共得到不同的用药模式46组,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新处方分析挖掘历代治疗心悸丸药方的基本方8对及新处方8首。结论:历代治疗心悸的89首丸药方用药相对集中,药性平缓,少有攻伐之品,且无论是丸剂自身相关性分析,还是基于熵聚类的新方分析,都显示治疗心悸以攻补兼施为妙,此亦符合丸剂的用药特点。

关键词: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丸剂;心悸

课题组通过前期大量的基础文献研究,再对《中医方剂大辞典》(第2版)、《中华医典》及“中医世家”所载治疗心悸的古代方剂(1912年以前)中属于丸药部分进行收集和整理,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统一清洗,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平台对历代治疗心悸的古方属于丸药部分者使用关联规则、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分析,旨在探索中医药治疗心悸的丸药的组方配伍规律,为临床心悸的辨证论治与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处方来源

课题组以《中医方剂大辞典》(第2版)、《中华医典》及“中医世家”为数据来源[1],对查及的数据与原著比对进行筛选,根据主治症状描述,以《中药新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关于心悸论述诊断标准为基本评判原则,共筛选整理出符合用于治疗心悸病且属于丸药的方剂89首。

1.2分析软件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软件,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唐仕欢研究员提供。

1.3数据清洗

以《中国药典》为标准化处理基本参考书,对于书中不载药物则以《中药大辞典》及《湖南省药物志》为参考,对方剂中所涉中药药名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处理[2-3]。

1.4处方核录

由课题组邓荣筛选出历代治疗心悸的丸药方,由王立凤进行查对,符合心悸治疗的丸药方资料进行初步整理;由杨柳将方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录入完成后,由吴彬才负责对照清洗后数据逐一审核,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再行分析。

2数据分析

2.1频次统计分析

统计出历代治疗心悸的丸药方中每味药物的出现频次,经统计共有89个丸剂符合要求,含有标准化处理后药物155味(不含送服)药物,1057味次。

2.2组方规律分析

“支持度个数”设置为27(约占全部药味的30%),再按药物组合出现频次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基于经验,通过反复调试,将“置信度”设为0.85比较符合数据梳理实际情况,在此条件下将“规则分析”分析所得药物组合的规则[4]。2.3新方分析再通过无监督的熵层次的聚类分析新方,并实现网络可视化展示。

3结果

3.1历代治疗心悸的89首丸药方中含不同的药物155味(不含煎汤送服药物),共有1057味次,其中出现次数大于27次(30%以上的丸剂出现)的药物共有15味。见表1。

3.2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组方规律分析及网络展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关联规则分析及药物组合模式与网络展示得出结果。3.2.1用药模式在支持度为“27”的运算模式下得到用药模式46组,涵盖药对、药鼎、药矩等不同的用药模式,所有模式中包含中药11味,包括朱砂、蜂蜜、远志、酸枣仁、当归、人参、茯神、茯苓、麦冬、柏子仁、石菖蒲。见表2、表3、表4。3.2.2规则分析在置信度为“0.85”的运算模式条件下通过“组方规律分析”历代治疗心悸的89首丸药方的组成药物的关联规则,共得到有效数据42条。见表5。3.2.3网络展示在置信度为“0.85”的运算模式条件下对历代治疗心悸的89首丸药方用药模式中包含的中药药物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网络化展示,直观展示历代治疗心悸的89首丸药方中所用药物的关系。见图1。

3.3基于熵方法的用药规律分析及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新处方分析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对历代治疗心悸的89首丸药方使用不同的相关度与惩罚度参数进行提取数据预读,当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2,得到的数据较为理想,含有符合条件的记录190条,再通过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算法,进一步聚类得到治疗心悸的新方7个。见表6、图2.

4讨论

心悸是常见的心系病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所见常常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是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祖国医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积累了大量的方药技术对其进行治疗,有多位学者对历代治疗心悸等疾病的方药做过挖掘整理,学者许氏等共整理历代治疗心悸怔忡的古方501首[5],学者凌氏共整理研究治疗心悸的古方433首[6],但均是以膏剂、丹剂、丸剂、散剂及汤剂等不同剂型一道混合研究。而我们知道,不同剂型药效有较大的差别。学者李氏就通过实验验证剂型对药物吸收具有较大影响[7];学者杨氏等阐明丸、散剂对疾病的选择及在体内的释放都有自身的规律与特点[8]。因此,基于不同学者研究结果与相关理论观点,对于分类研究历代治疗心悸的古方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对于临床用药与新药研发[9]。《汤液本草•东垣先生用药心法》云:“圆(通“丸”,作者注)者,缓也,不能速去之,其用药之舒缓而治之意也。”很直白地说明其药效虽然迟缓,但其药力持久,便于慢性疾病长期服用。根据严格的入选标准,本研究只收录主治病症严格属于“心悸”范畴的疾病方药中的丸剂,但在整个治疗心悸方剂中仍占较大比例,主要是基于传统医家对于心悸的成因的认识主要责之于“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而致心中悸动不安。无论是气血亏虚所致之心悸,还是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之心悸,均非一日之成,也难以一日愈合,治疗时必当久久为功以缓图之。本课题研究纳入的历代治疗心悸的89首丸药方剂中用药频率最高的是朱砂、蜂蜜、远志、酸枣仁、当归、人参、茯神、茯苓、麦冬、柏子仁、石菖蒲、熟地黄、甘草、生地黄等药,以上14味药物占总出现药物155味的9%左右,但总使用频次有574次,占总用药频次1055的54%之多,由此可知历代医家治疗心悸使用药物相对集中,理念相对统一。朱砂自《神农本草经》列入上品一直被历代医家奉为“养精神,安魂魄”治疗心悸不安的要药,直至近现与证实其“毒性”的存在,使用频率才逐渐有所下降;蜂蜜性味甘平,能“安五脏诸不足”,且是治疗丸剂较佳的赋形剂,还可调和诸药药性,故为医家在丸剂中习用;远志、酸枣仁、茯神、茯苓、柏子仁等药均是养心安神之良药,而当归、人参、甘草是补益气血之上品,再加上生熟地黄以育阴滋肾,标本兼顾。故此朱砂等药在历代治疗心悸的丸药方剂中为医家习用。药物的组合模式从整体的角度反映了历代医家在治疗心悸时所用的处方中药物搭配规律,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有许多药对药鼎形式依然为今天习用,诸如:朱砂与当归是朱砂安神丸主要组成药物;柏子仁与远志是天王补心丹中安心神、定惊悸的要药;人参、酸枣仁与远志等都为医家治疗心系疾病习用。而通过规格分析与无监督熵聚类进一步展示了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在整理传统方药领域的新功能,其整理的新处方对于临床治疗心悸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诸如白芍、陈皮、黄连与补骨脂从“痰、瘀、毒、虚”的角度论治心悸,这与当代一些医家提出的心悸成因不谋而合;熟地黄、天冬、柏子仁与黄芪主要以培补肾气、滋养心气达到安神定悸之功;蜂蜜、酸枣仁、龙齿、生地黄、麦冬与丹参及生地黄、玄参、麦冬、熟地黄、蜂蜜、远志与柏子仁两个新方主要以养心安神定悸达到治疗心悸不安目的;胆南星、犀角、焦栀子与僵蚕主要从痰热之毒为患致使惊悸不安的角度治疗心悸之疾;牛黄、犀角、僵蚕、麝香与焦栀子以清热解毒、开窍醒神定悸;白芍、甘草、黄连、川芎、茯神、熟地黄、蜂蜜和远志能够清心火、祛瘀毒、培元气、安心神,可谓面面俱到,攻补兼施,适于久服愈疾[10-12]。由前可知,历代医家在治疗心悸使用的丸剂方中,用药相对集中,且整体来说趋于平缓,少有攻伐之品,多为平缓之性,且无论是丸剂自身相关性分析,还是基于熵聚类的新方分析,都显示治疗心悸以攻补兼施为妙,此亦符合丸剂的用药特点,适合久服愈疾。

参考文献

[1]彭怀仁,王旭东,吴成艳,等.中医方剂大辞典[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蔡光先,潘远根,谢昭明.湖南药物志[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4]吴彬才,杨柳,王莘智,等.基于数据挖掘的旷惠桃教授治疗痛风用药规律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7(5):556-561.

[5]许云,李嘉璇,付姝菲,等.心悸怔忡古方数据库的构建及组方配伍规律分析[J].中医学报,2016,31(1):105-108.

[6]凌发样.治疗心悸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

[7]李佳佳.中药剂型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2(7):181.

[8]杨明,韩丽,杨胜,等.基于传统丸、散剂特点的中药粒子设计技术研究[J].中草药,2012,43(1):9-14.

[9]孙志新,张盼盼,高武霖,等.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现代中医药治疗心悸的用药规律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7,42(2):385-389.

[10]马妍,江丰,崔远武,等.张伯礼治疗心悸经验[J].中医杂志,2014,55(12):1003-1006.

[11]耿晓娟,阮士怡,张军平.心悸病因病机及方药演变初探[J].中医杂志,2018,59(20):1717-1721.

[12]王学成,伍振峰,王雅琪,等.中药丸剂干燥工艺、装备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J].中草药,2016,47(13):2365-2372.

作者:王立凤 杨柳 邓荣 吴彬才 黄赛男 杨巧玉 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