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审计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在体育进入经济领域并开始市场化探索之后,体育行为主体借助其自身资源优势尤其是具有竞争优势的无形资产完成了较高层次的商业运作,由此产生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这个角度讲,以资源开发为视角,对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借助审计监督等职能保证其合理开发,对促进我国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体育;无形资产;资产审计;资源开发
一、前言
按照新会计准则之规定,无形资产指的是社会组织拥有和控制的缺少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按照这一定义,能够了解到无形资产具有非实物形态、可辨认以及非货币性资产的特点[1]。在对此类资产进行审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把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从无形资产准则内分离出来。对传统体育来说,针对体育行为主体和体育资源进行的审计工作,需要针对其商誉和内部产生的品牌等进行确认。与此同时,要特别注意审计工作是否执行了无形资产规定中的可辨认性标准,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对其合同性权利和相关法定权利加以确认。
二、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的管理内容与审计困境
(一)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的管理内容
对传统体育无形资产进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本质为无形资产所有人对传统体育无形资产进行的财产所有权的管理。(1)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占有权管理。在这方面,管理的主要内容涉及借助管理工具或者审计手段对传统体育财产进行的清查、产权登记统计和了解产权变动情况以及对直接占有的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开展的直接管理,也包括对非直接占有的传统体育无形资产进行的监督和审计等[2]。在这一过程中,传统体育无形资产被视为管理对象,并借此保持和提升无形资产的价值。(2)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处分权管理。按照传统体育的职能和现实需要,相关部门和组织要对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的转让、出售、拍卖以及核销等予以处分,也可以对传统体育无形资产予以评估和确认,并按照法律程序获得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的运用、管理和产权转让等收入。(3)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经营使用权管理。在这方面,除可以完成对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经营与使用过程的管理,使之更加规范,还要对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的经营和使用效益等进行统计、监督和审计。即通过对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经营模式、管理范式的监督,合理确定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的经营者、管理者和资源开发者。(4)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的投资-收益管理。在这一过程中,一般要对借助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开展的投资活动及其产生的收益情况进行管理。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防止甚至遏制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在投资行为中出现流失的情况。
(二)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的审计困境
第一,无形资产评估中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在审计实践中,传统体育无形资产评估与有形资产评估相较,前者会更加复杂。这是因为,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的主观因素会占有较大比例,所发挥的作用一般会影响到审计效果的提升。而事实上,审计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审计机构与审计人员应对社会负责、对审计对象负责,不应出于迎合某种诉求以及追求特定的轰动效应,而让审计工作更加随意。近年,我国针对传统体育无形资产进行的审计工作越来越多,审计业务需求不断增加,无形资产审计人员的规模也随之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就势必对审计效果产生消极影响[3]。而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现象,是因为我国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的管理渠道相对简单,审计人员如果忽视市场价值量和收益水平,就势必会影响对体育无形资产的挖掘、整理、培育与保护。比如,我国传统体育无形资产中的龙舟运动除会受到季节、地域、水域和器材等条件的约束外,还由于体育无形资产评估中对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关注度较低,该项运动的普及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在实际操作中,组织一次竞赛除要付出足够的勇气与财力外,还应通过对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的评估提升其社会化水平,使之与该项目的经营开发保持一致。更为重要的是,针对这一体育无形资产的评估管理缺乏深度与广度,加之审计职业道德从中掣肘,使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无法得到显著提升。
第二,无形资产审计中存在不科学之处。
对传统体育无形资产进行审计需要建立在科学的审计基础之上,其审计方法与价值参数之选取需要按照严格的规定与要求进行。但是,对部分审计机构来说,它们在对传统体育无形资产进行审计和评估时,审计方法与评估模式存在诸多不科学和不严谨的地方。一般表现为审计价值参数选择不合理,技术参数设置不恰当。同时,因为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有限和职业道德水平较低,审计结论缺少科学根据,审计工作经常出现严重失误。就传统体育中的龙狮运动赛事来说,针对无形资产进行的开发除做广告、拉赞助,为无形资产积极创造条件外,还应借助龙狮运动赛事无形资产的价值开展投资活动,以便让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4]。虽然我国在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的改革方面不断深化,但无形资产审计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其中,经费使用绩效是制约此类项目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比如,在审计实践中,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的融资审计无论是方法和内容都有诸多需改进之处:(1)虽然存在明显的投资资本却没有进行有价值的投资,让龙狮运动赛事这一无形资产开发未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赛事无形资产的价值未能得到充分体现。(2)对融资条件没有进行准确评估,项目化、公司化运作绩效不显著,而究其原因,是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的经营者与管理者的投资意识缺失,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这一传统体育产业“只进不出”,耗费了地方大量财力物力,甚至出现了严重亏损的迹象。
第三,对无形资产审计重视不够。
在对传统体育无形资产进行审计的计划环节,由于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较少借助了解程序得到审计对象无形资产方面的有价值的信息,而在制定审计计划环节,较少考虑无形资产的价值。同时,由于缺少针对无形资产进行审计的特定程序,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任务时无法认识到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的价值;在审计评估环节,较少针对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开展专业的风险评估,无法准确预知其中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更为重要的是,CPA在给出审计意见的过程中,通常不考虑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审计的后续效果,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审计质量。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是因为我国对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的审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家力量,而在国家层面上,对传统体育无形资产进行的审计一般集中在宏观方面,比如对传统体育资金的管理、人事调度安排等。在地方层面上,由于依靠当地政府的主导,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经常受到政府的干预,这不但会限制传统体育产业的能动性,限制其创新能力的提升,还由于市场主动性缺失,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的审计监督工作往往流于形式。
第四,缺乏有针对性的测试程序。
截至目前,我国尚未能对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审计给出具体的操作准则,有针对性的测试程序还十分缺乏。在形式上,传统体育有形资产审计与无形资产审计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为了区分传统体育有形资产审计与无形资产审计,要在本质上加以考察。比如,在对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开展审计时,一般只是对在会计账簿中记录之无形资产予以价值和数量方面的审查,对资产负债表中的无形资产、会计账簿内的无形资产进行对比,看其是否相符,同时考察总账无形资产和明细账无形资产之间是否对应等。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发达国家,针对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的审计已远远超过对有形资产的关注,当地政府认为这是体育产业组织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相关行业都应注重对传统无形资产的审计监督工作,尤其在测试程序方面更应做出更多的努力。但是,在我国,由于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管理的中介机构发展进程较慢,有针对性的测试工作未能有效进行。比如,在传统体育中的龙狮运动项目中,一般要借助当地的体育职能部门推动,而体育职能部门是管理机关,并不具备对龙狮赛事无形资产进行审计监督的专业知识,也无法在此方面投入更多精力。这样一来,就无法将赛事主办者从商业事务中解放出来,专心开展本职工作,也无法让赛事市场资源和这一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得到合理配置,各方利益诉求也无法得到保证。
三、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审计的路径
(一)加强对体育无形资产审计理论研究与相关制度建设
为了提升传统体育无形资产资源开发的效果,强化审计绩效,需要加强对审计理论的研究,并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对传统体育无形资产进行研究,对实际操作过程加以改进,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5]。在这一过程中,还应注重传统体育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规范建设,搭建起有利于传统体育无形资产权利保障的审计监督体系,让这类资产的开发和使用获得充足的前进动力与利益保证。同时,我国需要设立专门的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审计机构,改变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审计严重滞后、无形资产流失严重、开发利用无序和各自为战的状态。比如,在传统体育竞赛市场,要对原有的管理工作进行规范,严格执行竞赛规程。比如,在龙舟赛当中,为了提升竞技水平和观赏性,就需要对这一传统体育无形资产进行深度开发,并在这一过程中对经营开发的收益进行全程跟踪审计。通过加强理论研究和相关制度建设,让这些收益能够真正用到有形资产的运营当中,防止出现对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的短视和短期行为,让龙舟体育无形资产的经营开发和审计监督得以持续推进。再以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外机构抢注“少林”商标为例,为了加强对少林寺这一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的管理,1998年7月,少林寺投资成立了“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对少林(少林寺)无形资产开始了系统性的保护与管理,同时先后注册了超过30个大类100余个商标。按照这一思路,在对传统体育无形资产进行审计的过程中,有必要建立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审计委员会、传统体育项目协会或者其他可以管理、保护和合理开发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的机构,在正确行使相关权利和进行深度开发的同时,借助审计监督工作的介入防止出现无形资产被滥用情况的出现,在出现侵权问题时能够有合适的主体对其予以监管与保护。
(二)树立为审计对象服务的审计意识
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开发需要和相关的优惠政策相配合,最大限度地借助体育产业政策等相关杠杆,尽量吸收社会资金,引导传统体育消费,以此促进传统体育产业的进步。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实现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开发进入良性循环,需要提升发展绩效。为此,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开发就应在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中树立为审计对象服务的整体意识,为后者提供优质服务。借助高品质的服务,强化和审计对象之间的关联,引导其最大限度地释放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的价值。比如,在对传统体育无形资产投融资体系监管方面,需要全面借助当地政府的力量,使之能够正确树立起为审计对象服务的审计意识。其中,可以集中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借助特定手段把这些资金注入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进程中,特别是在无形资产的开发与管理方面,更应该以大局为重,以传统体育为重,不断拓宽资金的来源途径。借此构建起具有较多层次的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债券市场体系,借助现代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建设起全新的柜台交易系统,以便解决我国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债券流通的问题。与此同时,还应全面培育机构投资者,提升传统体育产业内债券数量与品种的数量。而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审计服务水平,还应充分借鉴国内外传统体育无形资产运作成功范例和经验,让审计机构、政府和会计师事务所(包括注册会计师)都应持续提升对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的认识。在实践操作中,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和较强的运作能力,还应在审计专业团队的作用下,注重审计人员在体育学、经济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知识积累。唯有如此,才能在推广过程中持续深化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底蕴,提高审计监督的水平。
(三)进一步加强审计人才培养
上级主管部门需要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方法,促进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比如,需要设置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相关的活动或者竞赛,抑或是在全社会开设与传统体育无形资产有关的培训和讲座,以此提升从事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的专业针对性与实践科学性。同时,应鼓励审计人员持续扩展自己的审计视角,积极和传统体育人才开展沟通与交流活动,在分享传统体育经营管理经验和心得体会的过程中,让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开发管理和审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而按照经验,为了让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审计监督工作能够更好地提升社会生产力,最大限度地挖掘资源潜力,推动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的升值和增值,除要对传统体育无形资产进行商品化经营外,还应借此强化对广大审计工作者的文化性劳动的肯定和尊重,能够在多个层面对这一群体的文化性劳动予以保障与补偿,引导并激励其以创造性的思维开展审计监督工作,最大限度地促进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的生产与再生产。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传统体育无形资产要以体育职能单位与个人业绩为前提,缺少了“人”这一基础,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开发与利用、审计与监督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所以,要进一步挖掘审计人员的潜力,注重对审计人才的培养,使之能够更好地发挥对传统体育无形资产进行“经济免疫”的职能。
(四)合理确定无形资产价值
对传统体育无形资产进行审计的过程中,为提升其资源开发的绩效,有必要合理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并对自创无形资产审点进行重新确认,检查其研究开发费用的处理模式是否依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进行,同时要验证传统体育无形资产之公允价值,看其是否可以正确地表达资产的形式,是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传统体育无形资产核算的准确性等。在实际操作中,2016年年底,我国某地区针对区内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开展了审计工作,重点就是审查传统体育无形资产的确认情况。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传统体育无形资产没有实物形态,难以进行实物盘点,所以在审计过程中将无形资产的确认视作审点。审计人员针对所有传统体育无形资产来进行验证,核对了几乎所有有价值的文件资料,确定了所有权的归属问题以及受控于审计对象问题[6]。对其中存在的不当之处,查明了原因,最后提请审计对象进行调整和整改,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按照需要把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出租、转让、投资和出售、报废时,部分情况难以促使无形资产价值降低,倘若出租某项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单纯增加相关业务收入,并不影响无形资产之价值,但如果出售投资转出无形资产,就会降低价值,此时,审计人员就会按照特定处置方式对传统体育无形资产予以适当审计。(2)审计人员要取得和核对所有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增加与减少的授权批准文件,借此确定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增减业务之合法性。(3)不同来源的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其计价方法存在差异。审计人员审计过程中,特别注意区分不同来源取得的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借此确定无形资产成本是否正确。此外,尤其关注审查对象存在的虚列和多列传统体育无形资产价值的情况,借此强化所有者权益。
参考文献:
[1]李明,叶亚云.关于体育无形资产的特征的再认识[J].湖北体育科技,2003(2):146—147.
[2]苑泽明.现代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管理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雷军蓉,张继生,莫兰.舞龙舞狮赛事无形资产开发现状初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11):53—57.
[4]徐现峰.中原民族传统体育无形资产开发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7):68—71.
[5]赫金鸣.体育无形资产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探析——立足于经济学视角[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7(9):1—3.
[6]李忠.体育无形资产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4(1):9—10、4
作者:蒋浩 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