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水利建筑行业工程类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水利建筑行业工程类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水利建筑行业工程类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

“国际化”作为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无法避免的世界潮流和大趋势,是现代高校人才培养道路的必然选择。“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环境的主要特征,全球经济与水利建筑工程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密切。我国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投资目的地重要的投资国,特别是我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得到世界上多国积极响应,各国间多元交往日益频繁,加快了沿线国家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促使各国开展了一大批水利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为此时代环境与实际需求对水利建筑行业工程类人员的国际化水平的要求与需求空前高涨。

1引进水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手段,促进国际间交流

实现水利建筑工程类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核心之一是按照国际标准培养人才。在水利建筑工程行业,水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这一方法因为益于提高工程效益、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质量和综合收益这些优势已经得到国内外水利建筑工程领域广泛认可和推崇。项目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通过在水利建筑建设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水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已经成为水利建筑工程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理论知识也是从事工程建设领域相关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项目管理学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项重大创新管理手段。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其早期主要应用于国防和军事项目。到20世纪60年代末国际上开始将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水利建筑工程领域。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水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的专业就在高校开设。1980年,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我国与世界银行合作的一个项目建设,当时,世界银行和一些国际金融机构要求建设过程中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组织实施水利建筑工程项目,项目管理这一方法开始被引入中国并逐步应用于国内的建设项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涉及领域越来越复杂。这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采用的传统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的工程项目。水利建筑工程项目的国际化管理手段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引进水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手段为加速我国工程建设管理现代化步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水利工程管理与施工技术》一书中提出推动水利建筑行业整体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就是加强管理模式的创新,该书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即有关水利工程的管理内容,如水利工程招投标、工程合同、施工安全、风险与信息等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有助于水利工程项目的科学规划,对水利工程周围的自然生态、人文民生、经济发展等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规划;项目管理有助于水利工程项目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规范建设过程中包括质量控制、施工成本、人员保障等多方面环节与要素;项目管理有利于水利工程项目的业务流程制定,完善的流程是对项目建设进度与施工质量把控的重要保障。

2破除项目管理模式困局,重建新型接轨方式

经过高校水利建筑行业工程类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我国水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已经进入国际化和规范化发展时期。但管理模式完全与国际接轨,道阻且长。以业务为例,目前我国的建设承包商的目光局限在了项目与施工的承包的本身,然而全球其他发达国家的水利建筑施工承包商并不仅仅是这两部分,还能够涉及其他多方面的内容,其综合承包能力远远超过我国的企业。在我国建设管理模式上,施工与设计互不相干并且各自为战;国家对于项目管理模式的相关法规和法律依然不健全,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章制度和项目管理办法不完善,从而造成了水利建筑市场不能有序规范地进行相关管理。在高校水利建筑行业工程类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教育大国。工科教育,特别是具有行业特色高等工程教育院校是最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但是为了实现更好发展,需要总结出世界各国工程类学科发展现状,集聚国内外资源,加快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作为我国工程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全球化接轨的必要战略。高校水利建筑工程教育国际化需要回归工程本身,其中《水利工程管理与施工技术》注重管理与技术践相结合,其充分考虑了我国水利建筑行业的情况,针对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好地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3明确清晰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代共同发展

《水利工程管理与施工技术》第二大部分是关于水利工程的各种施工技术。主要讲解如何保持水利工程的设备和水利建筑物的安全,保障其良好的运行状况;讲解如何正确运用水利工程设备,以便充分发挥其在供水、灌溉、防洪、排水、发电、航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效益。其中具体施工技术还包含堤防施工、水闸施工、土石方施工、混凝土施工、钢筋施工等诸多技术手段。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普遍存在培养目标模糊,没有按照技能型、应用型、研发型、复合型、国际化等标准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而是培养目标趋同,教学大纲相近。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大学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虽然通过高校扩招以及提升教学质量,满足了中国当前大部分企业对中、低端人才的需求,但无法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大部分高校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设置保证其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专业课程更多地注重教授科学原理、专业技术知识,而未能把工程的综合、系统思维融入课堂,且缺乏工程教育实践。高校培养水利建筑行业工程类国际化人才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能力,国际化能力既包括专业技师能力,也包括学生的国际视野等。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信息的全球化,工程师所面临的不仅仅是当地或区域性问题,还需要考虑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水利建筑工程行业人才培养需要增加适当的内容,让学生能理解到全球气候问题、人口问题、城市问题、污染问题,水资源问题等。学生们通过参加国外工程项目、留学交流项目通过学习国际化相关课程来提高国际化能力。只有拥有国际化能力的人才做到与世界各国工程师同行融合相处,有效沟通,共同解决、攻克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世界工程难题。伴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接轨,企业对具有国际化视野及国际化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加强。

4完善高等工程教育认证体系,拓宽国际交流渠道

高校水利建筑行业工程类国际化人才培养,即要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国际标准既要考虑跨国企业所需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要参考国际工程认证组织制定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水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学科建设取得一定成绩,进一步完善高等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并推进其与国际接轨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的另一重要内容。职业能力认证作为世界工程教育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必选之路。2016年6月,我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的第18个成员国,这很好地说明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意味着我国工程教育认证的结果会得到其他成员认可,提升了我国培养的人才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走向国际化一个新的起点。进一步推进水利建筑工程教育国际化,还需要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专业类认证委员会、高等院校、企业参与到国际认证工作之中,共同努力提高认证工作的质量,从而保证我国工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高校水利建筑行业工程类国际化人才培养进程中既要“国际化”发展,同时也要兼顾“本土化”。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全搭建起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我国特色的高等水利建筑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且还有一部分处于被动国际化阶段。其中“本土化”是指要符合国情,不能简单照搬照抄,既要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也需要传承本土的优质教育经验与资源,并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不断创新高校水利建筑工程领域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高校水利建筑行业工程类国际化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学生国际化、教师国际化、标准国际化,应有机结合在一起。目前,西南交通大学与国外大学建立的战略伙伴关系,给水利建筑行业工程类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一个鲜活样本,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并明确国际合作经费,为学生、教授提供了一个参与国际合作的平台。教授和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通过工程教育的国际化合作项目,充分做到了师生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教学方法的国际化,将国际化教育项目与国际合作工程相互融合,做到国际化与本土化相互融合。我国高等水利建筑工程国际化教育面临很多困境,但同时也面临着最好的历史机遇。国际间工程项目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空前频繁,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国开放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也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尤其是我国教育部批准的一系列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高我国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在国际化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合作项目与世界各国交流,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也将会得到全面的提升。自2010年起,由我国教育部等部委制定的“卓越工程师计划”为我国高校水利建筑行业工程类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国工程企业在国内外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所积累的工程经验也为我国水利建筑行业工程类国际化人才水平提高提供了强大后劲。

作者:张雨雪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