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控制要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控制要点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控制要点

摘要:文章围绕质量控制课题,提出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信息化技术手段、实行PDCA闭环管理等强化质量控制的策略,以期提高农田水利工程控制水平,保障水利工程品质达标。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质量控制;PDCA循环法

农田水利作为国家重要公益性基础设施,在保障粮食安全与保障农产品供给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文章通过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总结与分析,提出优化质量控制的策略,以期助力相关工程建设工作的推进与落实。

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

在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背景下,各地区提出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通过建造集中连片、旱涝保收且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组织开展新建与改造工程,全面提升农田的质量,发挥高标准农田的价值。做好水利工程建造的管控,认真落实建设任务,做好前期准备,严格把控工程施工与监理工作,按照高标准农田的验收标准做好验收检查。通过严格执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做好工程建造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控,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发挥水利工程的价值与作用,保障农田系统稳定运行。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实例分析

以A农田水利工程为例,灌区的水需求量情况如下:农业需求为22081.7×104m3;工业需求为2001.3×104m3;居民生活需求为1850.01×104m3,节水灌溉面积2647hm2。此工程建设结合实际需求,推行节水灌溉技术,采取全面的控制措施,打造高品质水利工程。现结合工程实践,总结质控要点

2.1工程设计

农田水利工程的品质同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和质量紧密相关,必须高度重视工程设计。上述工程的设计方案如下。

2.1.1引水渠考虑实际需求与未来发展,灌溉系统配套的渠系,要经过时间发展,最终形成高水平的渠系系统。为保证渠系设计的安全性与合理性,设计前组织开展现场勘察,确定最佳的路线方案。根据采集的放线资料和实际调查的地形资料,进行纵断面设计,保障渠道满足实际需求的同时控制造价。对于渠道横断面衬砌的处理,使用的是U型预制砼板,圆弧的半径设计为0.5m,渠道的深度为0.82m,板厚为0.045m。2.1.2沉砂池的设计建造沉砂池,发挥其沉积作用与蓄水调节作用。

2.1.3节水灌溉设施设计方案提出,首部枢纽布置在泵房内,水源首部配套卧式离心泵与压力表等,从而满足实际需求。按照设计方案,各级管路的凸起位置要配置进气阀,确保管路中空气能够有效排除,以免产生负压,保障供水正常。考虑管道安装与检修的便捷性,干管与分干管沿着现有的道路与林带布置,运用胶粘或者承插法进行连接。

2.1.4田间灌溉工程建造的工程节水灌溉面积2647hm2,共计配置30个滴灌系统。配套的滴灌带遵循一膜一管与一管二行的基本原则敷设。工程设计的滴灌系统灌溉水利用系数选择90%,月平均耗水强度为6.0mm/d,灌水器配套Φ16单翼迷宫式滴灌带。设计的滴灌系统,其首部包括泵房与过滤设备等,经过沉淀处理的水通过输水管运输到水库的下部系统首部。

2.2工程设备与材料

基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影响因素特点,实施质量控制,重点围绕工程设计与材料入手,采取适宜的方法加以防范应对,避免产生质量问题。工程建造期间严格把控设备与材料品质,杜绝使用低劣灌溉设施与材料。质控实践中采取以下措施。

2.2.1严格把控采购关明确提出灌溉设施与材料的选择要求,指导工程采购工作的开展。对采购的物资组织质检员进行检查,避免不达标材料进入工程施工现场。2.2.2做好使用环节的监督与检查灌溉设施与材料等受到存储环境与管理因素的影响,极易产生质量问题,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建造质量,因此使用前要进行检查。

2.3工艺运用

在控制质量时,工艺技术的运用管理为关键。组织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造前,按照设计的方案,分析采用的技术与工艺重、难点,组织参建人员进行培训。利用三维模拟技术等,模拟施工作业的流程,使得作业人员掌握技术的重难点,确保建造的质量达标。完成每道工序后,组织质检员和监理员等进行质量检测与检查,排查存在的质量问题与隐患,提出整改方案,并落实到工程实践中,打造高品质农田水利工程[1]。

3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策略总结

3.1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

根据农田水利工程建造管理实践总结,以往的粗放式管理模式难以实现对质量的全面把控,要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必须要完善管理模式。要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以质量影响因素为着力点,围绕材料与灌溉设施等采取全面细致的把控,减少对工程品质的影响。根据农田水利工程建造任务和要求,细化分解质量管理任务,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部门与人员,制定符合农田水利工程实际情况的质量控制制度,指导质控工作的开展。结合质量控制的特点设置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根据施工质量管控作业的落实情况与成效进行考核,评估质量管理人员的业务质量,分析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实施奖惩制度,进而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把关工程建造的质量[2]。

3.2引入信息化技术手段

基于高标准农田建造要求,组织开展水利工程建造。若想适应质量管理新形势,实现对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设备等的全面把关,保障施工的品质,要积极优化质量管理的方法。实践中引入信息化技术手段,例如BIM技术与智慧工地系统等,辅助设计与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实现质量问题与隐患的事前与事中控制,以免影响工程效益。依托信息技术,管理者之间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实时掌握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情况,有效监督检查各项作业的安全性与质量。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充分利用,可以降低质量控制的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平[3]。

3.3运用PDCA循环法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品质控制,要注重循环管理。结合施工流程和各个工序的特点,提出施工计划与方案,制定质量控制措施,然后落实到施工管理实践中,对施工与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质量问题与管理问题后,采取整改措施,保障工程建造的质量与效益,形成管理闭环。实践中应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并将其应用到高标准农田建造管理实践中,打造高品质工程[4]。

4结语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控重点在于设计与施工环节的控制。文章结合实例,分析其在材料管理、工艺管理与设计等方面采取的措施,提出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信息化技术手段、运用PDCA循环法等措施。总体来说,水利工程建造的质量控制面临很多挑战,需结合实际采取适宜的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1]罗茂泉.浅析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与灌溉技术[J].智能城市,2020,6(14):166-167.

[2]王飞.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风,2020(18):203.[3]王晓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8):289+291.

[4]杜庆山.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对策与建议[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0):198-199.

[5]崔艳勇.基层水利管理问题研究[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9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9:3.

[6]姜开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编制县级农村水利保障规划的思考[A].陕西金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国家部委系统智库机构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新时代学刊2018年第1辑(总第1卷)[C].陕西金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国家部委系统智库机构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新时代学刊》编辑部,2018:2.

[7]范美师.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沾益区小农水发展研究[A].云南省水利学会.云南省水利学会2018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云南省水利学会: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8:6.

作者:邢汕 单位:民乐县童子坝河水利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