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中生态水利工程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中生态水利工程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中生态水利工程实践

摘要:目前,我国多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资源匮乏现象,部分地区还出现水资源污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人们开始积极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有效保护水资源。与传统的水利工程不同,生态水利工程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其在泄洪、抗旱等方面表现出积极作用。生态水利工程的核心是水资源的科学化利用,其目的是保障水资源的持续性发展。本文以水力资源保护为切入点,总结了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内涵并分析了潍坊市水资源状况,提出了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中的实施策略,确保潍坊市水资源的科学使用。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综合利用

生态保护与水资源保护关系密切,属于国家的重点项目。水资源保护既提高了水能的利用率,又改善了水质条件,符合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理念,为人们的正常饮水提供了基础保障[1-2]。要想实现水资源的保护,人们应该从生态水利建设角度入手,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生态水利工程的目标是确保水资源的生态性,即要求水利工程建设既符合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又满足人们的生活饮水要求,最大程度地实现水资源的合理控制,起到科学泄洪、抗旱等作用。传统水利工程过于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忽视了生态资源的保护,久而久之引发严重的水污染,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在这种背景下,生态水利工程应运而生。生态水利工程从本质上解决了传统水利工程存在水资源污染的问题,有助于水资源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也确保了水利工程项目的运行。生态水利工程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模式,而是将传统的水利工程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创造出全新的水利工程模式。生态水利工程实现了功能的多样化,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维持了水资源的平衡性,确保了水资源发展的可持续性,是当前研究的重点课题[3-5]。

1潍坊市水资源状况

潍坊市位于山东省的内陆腹地,被视为山东半岛的咽喉,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基础较好。当前,潍坊市水资源比较匮乏,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水资源总量不足;农林种植消耗大量水资源;地下水污染严重;水资源浪费现象突出。

1.1水资源总量不足

由表1可知,潍坊市水资源处于匮乏状态,其主要的水源是过境水,无法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另外,水资源总量每年均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潍坊市需要提前做好水资源的储备和管理。

1.2农林种植消耗大量水资源

潍坊市是农业和工业大市,其农林种植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如果不进行合理的生态管理,必将会引发河流污染问题,如表1所示。

1.3地下水污染严重

潍坊市农业活动频繁,近年来又大力发展工业,使得地下水污染严重。另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不足,大量未达标的污水被用于农业灌溉,既降低了农产品质量,又引发了农产品污染问题,威胁食品安全。

1.4水资源浪费现象突出

潍坊市的水利工程建设集中在“十一五”时期,存在显著的布局缺陷,再加上工程建设工艺落后,使得相关设备陈旧不堪,这本身就存在着安全隐患。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多方面的不足,潍坊市水资源浪费现象突出,不利于水资源的持续发展。

2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中的实施策略

面对潍坊市水资源现状,相关部门提出了生态水利工程方案,并从六个角度实施。一是改善水资源的自我修复能力;二是降低水资源的流失速度;三是确保水资源内部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四是提高水资源的纯净度;五是促进水资源的调节和保持;六是保证水资源系统的完整性。科学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潍坊市经济发展。

2.1改善水资源的自我修复能力

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培养水资源保护意识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当前,最有效的水资源保护技术是强化水资源系统的修复能力。一般来说,水资源系统修复能力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水资源的适应能力;二是水资源的自主运行能力。水资源系统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自主选择和淘汰生物,建立完善的生态系统。因此,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时,潍坊市必须注意水资源的保护,确保水资源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资源的自我修复能力。

2.2降低水资源的流失速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系统平衡被人们打破。当前,随意砍伐树木的现象比较普遍,致使自然环境受到破坏,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极大地束缚了经济的发展。为此,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时,潍坊市要注重生态建设,必要时借助科技手段去降低水资源的流失速度,如建立人工护坡工程、鼓励退耕还林等。科学的水利工程建设降低了水资源浪费,确保了水系统的稳定性。近年来,潍坊市每年夏季遭受洪涝灾害,使得农作物产量骤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相关部门要予以重视。

2.3增强水资源内部的生物多样性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必须因地制宜,要考虑河流因素,设计最佳的实施方案。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必须确保水资源内部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尽可能维持水资源的原始状态,把对微生物的损害降到最低。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前,技术人员要评估整个实施过程的危害,然后针对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期间可能遇到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借助多个渠道实现生态水利工程的效益最大化。要想实现生态水利工程的生物系统保护,人们就需要重点研究空间异质性原理。空间异质性属于一种特殊的水利工程形态,它是由沼泽、河流、森林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水资源内部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与水资源的空间异质性成正比,水资源的空间异质性越强,生物种类越多,其所处的环境也就越稳定。潍坊市气候适宜,植物生长茂盛,物种繁衍迅速,但环境污染使得生物种类日益减少。建设生态水利工程,能够挽救濒危物种,实现物种繁衍。

2.4提高水资源的纯净度

潍坊市属于水资源匮乏地区,同时部分地区水污染严重。尽管水资源对人们的生活至关重要,但仍有部分地区出现各式各样的水污染行为。鉴于此,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需要重视环境治理,通过多个渠道来提高水资源的纯净度。简单来说,水资源纯净度的提高与其特有的自我净化能力密切相关。需要注意的是,水中污染物的自然降解可以改善水质,为水中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水中污染物的降解需要消耗氧气,所以,潍坊市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增设流速带,为水体自我净化提供充足的氧气。

2.5合理调节水资源

沿河植物在水资源保护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人们加以重视。水体内部存在多种微生物,可以改善土壤的孔隙率,增强植被的蓄水作用。因此,潍坊市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运用连通器技术,在地下增设储水设备,它具备一定的水资源调节功能。一旦遇到大范围的降水,它就会将雨水收集起来,既解决了雨季的洪涝问题,又解决了旱季的缺水问题。

2.6完善水资源系统

一般来说,水利工程建设将造成大面积的景观破坏,不利于水资源的保护。所以,人们要考虑建设周期短、破坏程度小的水利工程建设模式。例如,将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与原有景观相结合,尽可能维持景观原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要考虑地域属性,向人们展示地域特色;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要做到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衔接,将对水资源系统的破坏降到最低。潍坊市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充分考虑历史文化、气候、地势和经济等因素,挑选最适宜的秋季进行工程建设,极大地保证了水资源系统的完整性。与此同时,潍坊市生态水利工程还增设了护河林,既降低了水土流失,又改善了区域小气候,提高了水资源系统的稳定性。

3结语

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生态环境问题依然比较严重。就潍坊市来说,其经常遭受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因此水资源保护显得格外重要。未来,潍坊市要以水资源保护为核心,大力建设生态水利工程,为后代创造舒适的生态环境,同时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走良.基于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智能城市,2020,6(7):163-164.

2代新年.中国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0,(7):174.

3窦莉.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研究的若干问题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4):12-13.

4范怀心,黄静.对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1):13.

5石凤英.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山西农经,2019,(23):88.

作者:郭嘉宝 单位: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潍坊分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