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防洪规划论文:海河流域防洪系统的建构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防洪规划论文:海河流域防洪系统的建构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防洪规划论文:海河流域防洪系统的建构研究

本文作者:赵立坤 单位: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

“96.8”暴雨洪水的特点是暴雨强度大、历时短,洪水洪峰流量大,而洪量相对较小。洪峰流量一般相当于20年一遇左右,洪水总量为10年一遇左右。海河流域每次大水都给流域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1996年,启用6个蓄滞洪区,地质灾害6000余处,交通干线中断121h,死亡200余人,全流域洪涝水造成经济损失402亿元。

海河流域防洪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防洪体系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海河流域经过50年代、70年代初和80年代三次规划,两次大规模治理,先后修建了1900余座大中小型水库,其中山区大型水库31座,总库容256亿m3,控制山区面积的85%;修筑骨干堤防3535km(其中Ⅰ级堤防599km,Ⅱ级堤防2936km),扩建、新辟了漳卫新河、子牙新河、独流减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等骨干行洪河道,扩挖了南排河、北排河、徒骇河、马颊河等骨干排涝河道,仅海河水系的设计入海能力就达24680m3/s;规划保留了28个行蓄滞洪区,可滞蓄洪水198亿m3。按照“上蓄、中疏、下排、适当地滞”的治理方针,初步构筑了以堤防为基础,大型水库和蓄滞洪区为骨干,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有机结合的综合防洪体系,“分流入海、分区防守”的防洪格局全面形成。1998年大水后,国家加大了水利建设投资力度,1998—2010年,中央共安排海河流域防洪工程投资166.51亿元,地方匹配投资251.6亿元。截至2010年末,完成Ⅰ级堤防治理282km,占Ⅰ级堤防总长度的47%;Ⅱ级堤防治理619km,占Ⅱ级堤防总长度的21%;实施了黄壁庄、岗南、王快、于桥、大黑汀等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建了盘石头水库和永定河滞洪水库;蓄滞洪区内解决救生问题的人口增加到131万人,占蓄滞洪区总人口的25%;防洪非工程建设也得到初步加强。

2海河流域防洪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经过多次治理,海河防洪体系建设取得很大成效,但由于流域水情复杂、治理投入不足等原因,防洪减灾体系建设与新形势下的防洪保安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尚不具备抵御标准洪水的能力,洪水仍然是流域的心腹大患。

(1)防洪工程标准偏低只有永定河、子牙河、漳卫河部分河段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其余河道均未达标;山前中小河流防洪标准普遍偏低。城市防洪设施尚不健全,24座重点城市中仅北京、天津基本达标,其余城市均低于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

(2)中下游河道行洪能力严重衰减由于河道淤积严重(主要入海河道淤积总量约1.9亿m3)、尾闾不畅、阻水障碍物多、堤防高度不足(多因地下水超采引发地面沉降所致),海河流域目前总泄洪能力比原设计下降了30%。另外,部分堤防老化失修,隐患增加,流域Ⅰ级堤防有53%、Ⅱ级堤防有79%质量不达标。

(3)蓄滞洪区启用难度大蓄滞洪区人口和经济总量不断增加,而工程和安全建设严重滞后。目前区中还有近400万人没有解决安全避险问题。工程建设方面,缺乏进退洪控制性工程、围堤高度不达标、河槽淤积、泄洪能力不够,造成“小水大淹”;安全建设方面,避洪设施和撤退路不足、预警预报设施不完善和管理落后,难以适时启用。

(4)非工程措施手段落后海河流域虽地处京畿要地,人口稠密,但洪水管理手段较为落后,防汛调度信息化水平不高。水文基础设施薄弱、自动化程度低,工情和灾情信息采集、处理方式落后,防汛决策支持系统尚未全面建立,远远不能满足洪水预报、调度、预警、撤离等要求,一旦出现险情、灾情,防汛管理部门难以及时地调度指挥。

(5)治理投入极为不足由于近年来海河流域没有发生大洪水,国家的防洪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且不均衡。近15年中央对海河流域防洪工程投入166.5亿元,仅占全国的6.4%,其中骨干河道和蓄滞洪区建设投资仅为1.99%。因投入不足,流域防洪工程建设多以应急工程、年度工程实施,无法按照规划要求系统完成,总体进展极为缓慢。

海河流域防洪风险分析

众所周知,水资源严重短缺是海河流域多年来表现出的主要矛盾,而防洪问题则被大多数人所忽视,甚至认为短时期内海河流域不会再发生大洪水。事实上,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海河流域具有降水和径流时空分布不均,降雨强度大且丰枯变差大的水文特点,极易形成水旱灾害,历史上一直以来就存在年内先旱后涝,年际连旱连涝的规律。同时,流域山区平原近乎直接相交、坡陡流急的地形特点,河道成扇形分布、产流快、汇流时间短的河道特性,使防洪安全成为海河流域始终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海河流域多年平均降雨仅为535mm,但7d连续降雨量却保持着我国大陆之最。如1963年8月,河北省獐么水文站7d降雨2050mm,500mm降雨区笼罩面积4.38万km2,子牙河、大清河京广铁路以西形成了43200m3/s洪峰流量。流域受灾面积6000km2。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类活动以及下垫面的变化,仅对中小洪水产生明显影响,但对流域设防标准洪水影响很小。如1996年子牙河系冶河大水,暴雨形成12000m3/s流量,洪峰流量达到100年一遇。

根据“63.8”洪水重演结果,在现状工程条件下,海河南系的19处蓄滞洪区将被启用,多条支流漫溢、决口,山前区京广铁路两侧平原、大清河淀西、滹滏区间北部平原、滏阳河中游洼地上游支流平原,黑龙港平原,漳卫河系秤钩湾以上卫河平原,卫运河、马颊河夹道等将被淹没;海河北系永定河泛区、小清河分洪区、黄庄洼等7处蓄滞洪区及七里海临时滞洪区将全部启用,蓟运河还乡河以下堤防将漫决,受灾人口约为110万人。全流域的受灾总面积达7.43万km2(其中蓄滞洪区近0.97万km2),占平原防洪保护区面积的70.3%,直接经济损失估计将超过2000亿元。京广、京九、津浦等国家主要铁路干线,京深、京沈等高速公路以及104、106、107等多条国道将中断;区内首都北京、天津及石家庄、邯郸等10多座大中城市,胜利、华北、大港等油田,将受到严重威胁,间接损失巨大。

综上所述,海河流域现状防洪体系无法抵御大洪水的袭击。一旦发生设计洪水,洪灾损失巨大,甚至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目前,流域已近50年未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发生大洪水的几率在不断增加。同时从近年来流域降水量分析可以看出,海河流域已逐步进入丰水期,尽快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

海河流域近期防洪体系建设对策建议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突出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时期,国家将继续实施大江大河治理、江河主要支流治理,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加快蓄滞洪区建设。海河流域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坚持“上蓄、中疏、下排、适当地滞”的方针,进一步完善“分区防守、分流入海”的防洪格局,加快流域防洪薄弱环节建设,进一步巩固以河道堤防为基础、大型水库为骨干、蓄滞洪区为依托、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

1加快骨干河道及重要支流治理

按照《海河流域防洪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全面提高海河流域主要河系中下游地区防洪能力,重点安排漳卫河系、大清河系、子牙河系、北三河系、永定河系、滦河和徒骇马颊河系等干流河道和卫运河、卫河、大清河、滹沱河、蓟运河等15条主要支流治理,使骨干河道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重要支流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流域防洪减灾体系薄弱环节的突出问题得到基本缓解。

2加快推进重要蓄滞洪区建设

海河流域蓄滞洪区众多,区内人口集中、经济发达,越来越淹不得、淹不起,必须加快建设步伐,保证区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加快推进完成使用频繁、洪水风险较高、在流域防洪中作用突出的永定河泛区、小清河分洪区、白洋淀等10处重要蓄滞洪区以及启用标准低于10年一遇的卫河坡洼、黄庄洼、大黄堡洼、盛庄洼、永年洼等11处一般蓄滞洪区的围堤、分区隔堤和进退洪设施等工程建设任务,保障蓄滞洪区能适时适量运用。完成10处重要蓄滞洪区内撤退道路和重要安全区建设任务,基本解决区内人口的安全避险问题,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立和完善蓄滞洪区预警预报系统,确保洪水“分得进、蓄得住、退得出”。

3加快重点区域、重要城市防洪工程建设

大力推进天津市、河北省和山东海河黄河三角洲海堤建设工程,提高新兴经济区的防洪减灾能力。加强河口治理,实施海河口、独流减河口清淤等工程、天津市大清河尾闾(新开河—金钟河)以及漳卫新河河口治理工程,确保重点城市防洪保障能力建设。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不断完善提高重点城市防洪保障能力,重点实施河北省双峰寺水库建设工程。

4加快中小河流治理

海河流域中小河流众多且防洪工程薄弱,一旦发生洪水,极易造成洪涝灾害,出现小水大灾问题,必须充分重视,加快治理。要加快实施海河流域内列入《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和2013—2015年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的项目,优先安排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河流及河段,基本完成流域面积200~3000km2有防洪任务的重点中小河流的重要河段治理。

5加快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步伐

按照全国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安排,2012年底前,完成流域纳入《全国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的小(1)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2013年底前,基本完成纳入《全国重点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的重点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其余一般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巩固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2013年底前,完成流域新出现的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推进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基本完成列入《全国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专项规划》中的项目。

6加快山洪灾害防治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在流域有山洪地质灾害防治任务的县(市、区)基本建成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和群测群防体系。同时,因地制宜开展山洪沟治理工程试点建设。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