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田水利建设实践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主要成效
1.1立项依据效益优先原则,形成了集中连片格局
末级渠系配套、小农水工程由政府部门主导,也主要由国家投资建设,在项目立项、设计阶段,多方征求项目区乡、村群众意见,以实用为先。一是末级渠系配套等农田水利项目在骨干渠道已经过节水改造、水源有保证的下级渠道进行;二是优先恢复多年中断灌溉的原灌区有效灌溉面积;三是项目承载村人均水浇地在0.067hm2以上,农民对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重视程度高;四是集中连片,建一片,成一片,严格控制半拉子工程。东干四支渠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完成的北张片节水园区,实现干支斗农四级渠系全面配套,区域内农业、林业、农发项目相继投资建设了部分田间道路、林带和管灌工程,项目区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格局。
1.2政府推进、群众认同,形成了节水灌溉习惯
末级渠系配套和小农水工程建设,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涉及占地和树木砍伐等协调工作,村委会都能够自行妥善协调解决,使工程得以顺利完成,实现当年建设,当年使用和受益。灌溉保证率的提高,保证了农民土地收入的稳定、增产,田面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项目区内土地平整,畦埝成块,灌溉季节轮灌续灌井然有序,渠系和田间水利用率分别达到0.6和0.85,节水效益明显。
2存在问题
2.1自筹资金不到位,项目不能按设计完成
末级渠系配套项目均要求市县配套和村自筹投资,项目实施多年,市县配套和村自筹资金到位率不达10%,形式部分渠道“半拉子”工程。
2.2规划设计不统一,影响项目效益
小农水工程项目投资分别通过地方水利部门、大中型灌区、财政农发部门、土地部门、农业部门下达。多渠道投资和各部门之间沟通的缺失,导致规划设计不统一,有的项目建在了上级渠道尚未配套的下级渠道上,用水保证率低,投资效益大打折扣,甚至没有效益;有的项目灌溉面积不大,却配套建设了大断面渠道,造成了国家投资的浪费。
2.3建后管护缺失,影响工程使用寿命
骨干渠道节水改造续建配套项目初期投入使用的渠道已有损坏,灌区只能对严重影响运行的渠段从水费中自筹一部分进行维修。斗农渠以下的农田水利工程,管护主体是村集体,国家投资建设后,归村集体使用,但维修养护机制没有建立。建后管护的缺失,势必影响项目工程的使用寿命。
3发展建议
3.1建立农田水利项目地方配套资金长效机制
中央投资的农田水利项目,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配套资金比例由40%降为30%,地方政府应强化农业倾斜政策,严格落实地方财政土地出让收益的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完善监督和考核制度,让广大农民群众知情,确保中央下达的农田水利项目按计划完成,如期发挥效益。
3.2建立各涉农部门农田水利投资项目协商机制
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整合和统筹多渠道项目投资,统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在项目立项阶段建立会商制度,由项目主管单位牵头,与水利业务部门进行协调沟通。建立项目后评价制度,对农田水利项目竣工验收移交使用后的效果进行后评价,以制度保证国家投资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序、高效、切合实际。
3.3建立农民群众参与和监管机制
斗农渠及其以下的农水工程建设,由不同渠道的主管部门负责,项目大多执行“四制”管理,在项目立项阶段增加征求乡、村和农民群众代表意见环节,建设阶段增加农民群众代表参与监管的环节,为项目竣工验收、移交和使用管护奠定基础。
3.4落实灌区骨干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实行管养分离
在水管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已落实公益性部分人员经费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加快落实国家所有的灌排骨干工程运行维护经费财政补助政策。在维修养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同时,灌区组建专业的维修养护机构,实行管养分离。以专业化、社会化的模式建立骨干渠道日常维修养护机制。
3.5完善农水工程建后管护机制,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农水工程竣工验收后,及时将财政投资形成的资产移交村集体,由村集体组建专业养护队进行管理,维修养护费用由村集体筹集,清淤等日常维护经费以灌溉面积分摊,从浇地水费中提取,较大的维修养护由“一事一议”筹资完成。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滞后于骨干水利工程建设的状况,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国家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投资的增加,“最后一公里”的突出问题将得到逐步解决。在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的进程中,灌区要充分发挥贴近土地、贴近农民和专业管理的行业优势,全面提高水利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为受益区内农田水利建设、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侯昕悦 单位:长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