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论水利建设的意义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水利水电建设具有一定的政治及社会意义。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党和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水利工程的兴建具有规模大、工期长、投资多、建筑物独特性和施工复杂性等特点,与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保护相结合而形成国民经济命脉。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政治意义;社会意义;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水利水电工程自古以来便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古有大禹治水,因势利导、科学治水,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描上重重的一笔;今有三峡大坝、南水北调工程,在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方面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但三峡工程的建设在水利界和其余各界中掀起了轩然大波,部分专业人士认为三峡大坝的建成将会使国民经济步上一大层台阶,而生态专家多认为三峡大坝的建设对周边山体边坡、植被以及河床的演变均有不利影响,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所以我们在大力兴建水利工程的同时,须全面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两相权衡以达利益最大化。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政治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社会的国家之一,古往今来,中华先祖均以治水为治国安邦之本。水利关乎到农业的稳定及发展,而农业是立国之本,关系国计民生。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粮食问题尤为突出,而水利设施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给农业丰收情况提供了安全保障。“十二五”期间,在国务院批准的重点基础项目中,水利水电工程用地达23.3万公顷,占比近30%。由中央对水利水电建设的政治支持态度,可见党和国家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以及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绝对是可观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因我国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和地理条件而长期存在,而就本国国情而言人均占有量及667平方米平均占有量极少的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除此以外,兴水利除水害的任务依旧十分艰巨,是振兴中华、建设精神文明的一部分,是党和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
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社会意义
自古以来,水在人民心中的地位都是相当高的,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最好的是水,只对万物有利而不求回报。随着社会需求的改变,水利水电建设工程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水利水电工程的建成在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业发展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能有效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历史上的防洪治河可分为五阶段:避洪、限洪、防洪、调洪和用洪。古时运河上修建水柜用以蓄洪济运,后演变为现今的水库,利用一系列的水工建筑物以完成防洪、调洪和用洪的一条龙任务,从而达到消洪灾、兴洪利的作用。在发电方面,水力发电相比较于火力发电等其他传统发电模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水力发电直接利用水能,几乎没有任何污染物的排放,并且水力发电成本低,虽然水电站建设初期投资较多,但相较于火力发电后期燃料费用及污染处理费用而言,能够在资金和环境效益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除此以外,水力发电操作灵活,投入运行速度快、效率高,能在几秒钟之内完成增减负荷的任务,适应电力负荷的需求而不造成能源损失。水利建设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农田水利和航运工程的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从最初的用其所长而兴利,到后来的补其所短以除害,紧接着是变短为长、变害为利,发展成用有余补不足,到现今的全面平衡发展,都是水利事业进步与发展的产物。人工渠的开挖和渠化水平的提高,将内河航运与海运相连接,逐渐形成一个即将遍及全国的水运网。总而言之,水利事业的战略规划由简而繁,由粗而精,由点及面而扩至全局;战术上科技水平由低而高,由粗而全到分而细以至精而专。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各地区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地发展,有效地避免了用电紧张的局面,进一步降低了自然灾害对农业以及人民生活造成的伤害。
3协调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虽然水利建设带来了众多效益,但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从三峡建设之路的崎岖便可见一斑。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一个地区的微气候、土壤环境、水质水温、森林、植被均有一定的影响。土壤沼泽化、地下水位下降致使土壤沙化,水质污染程度加深,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被打破等等这些影响都是水利建设中不可避免的考虑因素。同时由于水利工程的规模一般较大,占地面积大、工程量大,那么库区附近的居民搬迁以及文物古迹的损坏均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评议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且就这些影响全面协调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刻不容缓。我们必须总结施工过程中的教训和不足,扬长避短,在完善水利工程建设体制的同时,自省解决管理体制上的不足,全面协调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充分落实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切实保护生态环境,调动一切可调动因素支持水利事业的发展,使环境保护和水利事业共同健康发展,从而到达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姚汉源.中国水利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21.
[2]汤鑫华.论水力发电的比较优势[J].中国科技论坛,2011(10):63-68.
[3]廖金泉.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生态水利工程[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16):108.
作者:霍晨玮 单位:河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