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水利技师学院水文化生态校园建设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水利技师学院水文化生态校园建设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水利技师学院水文化生态校园建设实践

【摘要】山东水利技师学院开发利用校区内萌源河,创建水利工程专业实体教学基地,发挥校园河域生态优势,致力于打造水文化生态校园,丰富校园文化。

【关键词】河道治理;水文化;生态建设;校园文化

水是生命之源,纵横大地,滋养万物。人类逐水而居,沿河散落,世界四大文明都是以江河为中心诞生,所以水也是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之源,承载人类文明,涵盖并演绎了人类文明史。水文化,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的一脉,一切与水有关联的文化行为,都是从水文化脱胎、衍生、演绎而来。水文化的发展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和感化作用。衍生至今的水文化,可以是一个区域的代表,一座城市的形象,一所学校的形象。近年来,山东水利技师学院以校园内萌源河为中心,致力于打造人水和谐自然的生态校园形象,取得了显著效果。

1打造专业教学实体基地,突出水利特色

1.1开发利用校园得天独厚的河域自然生态环境

校园良好的生态环境离不开水,一所学校打造绿色校园、生态校园、山水校园、景观校园、文化校园,都是在水的基础上建造其理水亲水特色。山东水利技师学院作为山东省水利厅下设的一所高技能人才培养院校,创建于1958年,2007年从淄博市张店区搬迁至淄川新校区,校园内有一条横贯东西的河流,北依萌山,是孝妇河的一个支脉,西入文昌湖,故命名为萌源河。其河道宽阔,校区内绵长近两公里,河水潺缓,苇草丛生,具有原生态湿地状貌。近年来,为保护校园环境,学院在保留萌源河原生态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拓宽河道,修建桥梁,发挥水利工程专业优势,设计创建了校园水利专业实体教学基地和水文化教育基地。

1.2设桥建坝堰渠槽泵房,打造专业实体教学基地

作为水利专业特色学院,山东水利技师学院借助校园流经河道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在河道上设立水利工程专业技术实体教学基地,用一条河把水利工程的多种实体设施囊括进来。根据河势就势设坝,截流蓄洪,由学院水利工程专业教师进行考察设计,先后建设了4座挡水坝、3座桥、2个泵房和三角量水堰、浆砌石水渠、小渡槽各1处,4座挡水坝自上而下呈阶梯状排列,依次是混凝土重力坝、迷宫堰土石坝、三连单曲拱坝和浆砌石重力坝,4座坝把水流分成5段,河水呈东高西低流势,水坝储水丰富,成为实体水工教学支撑建筑。2019年8月台风“利奇马”经过山东,萌源河的4座水坝发挥了泄洪溢流的功能,稳建地疏导水势,为师生上了一堂水利工程直观课。用一条河把专业特色发挥出来,把校园的生态和文化打造出来,是学院创设的新思路。

1.3建设泵站技术训练中心,开拓人才培养渠道

为更好地发挥生态与专业的融合,学院通过调研论证在萌源河以南的园丁林地建设新水利工程项目———泵站技术训练中心,在萌源河上游建设泵站实习基地。引黄济青工程四级泵站(寿光宋庄、昌邑王襦、平度亭口、胶州棘洪滩)在改扩建中替换下来的旧设备,包括卧式混流泵、立工导叶混流泵、液压全调节立式轴流泵等多种类机组。在学校建设泵站实训中心,一方面可以发挥教学功能,增加萌源河实体水利工程教学实训的技术含量和功能,为省内引黄济青、胶东调水和南水北调等大型水利工程泵站输送大量水泵安装维护及泵站运行监测人员等专业人才,为行业发展担当履责。另一方面,学院将泵站训练中心建设成景观式泵站,打造成一处水文化风景秀丽之地,不仅用于教学实训,同样可以用于参观、休闲娱乐,成为水文化生态校园建设的一部分。

2打造水文化教育基地,构建生态校园

2.1依托河域自然环境,生态与文化共建

学院将萌源河两岸绵长近2km的河岸,打造成水文化教育基地,传播水文化源源流长的历史。萌源河的两岸自然景观秀丽,3座造型不同的白色大理石桥,同济桥、陶然桥和观澜桥,将河道分隔成多段,每段根据不同的形状和流式,以水的不同样式命名,赋予雅意深蕴,分别为青荷塘、龙津潭、芙蓉浦、一鉴池和涵月湾。河两岸花草树木繁茂,风光旖旎,有牡丹园、月季园、石园、论水先贤亭、羲和台、望舒台、陶然台、双鱼广场和地图广场等景观成为休闲娱乐的重要场地。由于生态良好,河中常年水鸡、野鸭寄居,灰鹭、白鹭悠游,一派天趣,生机盎然。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令人身心舒爽惬意。

2.2发挥水利专业优势,集合水利文化景观

学院利用萌源河天然的水道环境,结合学院水利工程专业特色,集中开发和建设以萌源河为中心的水文化主题教育基地。作为水利行业的一所特色专业学院,培养水利人才,打造水利专业和传播水文化是学院的本职。学院有责任和义务在专业优势的基础上向社会普及水文化,把专业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使其成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一个专业级水文化教育基地,向社会普及水情、水务、水利知识,把与学校密切相关的水,做成一个动态的文化作品,呈现给社会。不仅用于行业培训参观,还可用于大中小学水文化知识普及,全面系统地展示水文化特色,增强爱国、爱水意识。以水的品格和水利精神感染激发参观者,达到文化的渗透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萌源河两岸及周边规划建设一条独特的水文化长河,也是水利长河,系统全面地展现水文化的历史与现状。水文化基地与萌源河北岸拟建的山东省水文化博物馆相呼应,水文化博物馆是学院一项重大项目,可以作为水文化历史图文解读之地,与萌源河实体景观相呼应,一个围拢空间,一个开放空间,相呼应相补充,全面呈现水文化和水利文化。以文化长廊的形式,在两岸建立水知识图文宣传栏、标示牌、说明牌。以雕刻的方式,造景设景,石雕或木刻形式,诗词名句刻录;以浮雕方式,展现故事和人物主要表现场景;以圆雕形式宣传主要人物和事件。以实体模拟(模型缩小)方式,建立大型水坝,在原有水坝的基础上继续开发,把国家重点大坝模型引入如三峡大坝和都江堰等);以电子屏的方式在两岸播放水文化资料或音画,真实生动,视听并行。利用展板和石刻,将《水赋》《水院赋》刻石不朽。宣传栏上萌源河简介、世界水系、中国水系图片、山东和淄博水资源简介。在发挥传统功能的基础上,成为集人文性、观赏性、休闲性于一体的靓丽文化景点,成为水文化的物质精品。学院水文化建设,同时可以衍生出丰富的水文化产品。进一步以水文化为主题,开发、生产文学、艺术、影视、科普、纪念品等文化产品,形成新的水文化产业,带动学院的整体发展。

3结语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水利部提出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思路;培养具有更高思想境界和创新精神、掌握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的高水平的人才,以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山东水利技师学院水文化生态校园在不断升级打造过程中,将呈现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作者:李华 单位:山东水利技师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